国庆长假哈尔滨接待游客174万人次

转自:哈尔滨日报

“十一”黄金周结束了,从哈尔滨市旅游委获悉,国庆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74万人次,同比增长42.7%;收入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8.2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7.8%;接待一日游游客125.8万人次,同比增长55.4%,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58.3%。在最美的秋季里,登五花山、泡温泉、赏湿地庄园成为冰城游的主要方式。

省外游客吉林、辽宁较多

按客源地划分,省内游客占50%,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吉林(7.3%)、辽宁(7.2%)、山东(5.1%)、河北(3.1%)、北京(2.4%)、广东(2.3%)、江苏(2.3%)等地。

据统计,太阳岛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长32.7%;极地馆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6%;东北虎林园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57.4%;波塞冬海洋王国接待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21.8%;万达城接待游客9.7万人次;伏尔加庄园接待游客2.6万人次;二龙山英杰景区接待游客1.6万人次。

三大交通部门累计旅客吞吐量295万人次。民航起降航班2864架次,运送旅客41万人次;铁路累计发车1876列次,运送旅客202万人次;公路累计发车22456班次,运送旅客52万人次。

冰城之秋火了“五花山”

国庆长假哈尔滨接待游客174万人次

红色、黄色、绿色……连绵起伏的群山,浓墨重彩地画下层林尽染的美景。“十一”黄金周火了周边的“五花山”,登山赏秋季美景成了很多市民的选择。

张先生一家三口和几位朋友组成了自驾游团队,1日一大早就从哈尔滨市区出发。他表示,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也要上学,趁“十一”假期全家来个“一日游”,缓解一下平日里工作压力,陪陪家人孩子。10月2日,金龙山风景区接待的游客最早6点就到了,就想拍下最美的红叶。

根据“十一”黄金周季节特点,哈尔滨市旅游委围绕一日、两日短途游整合旅游精品,以亲子游、自驾游、登山游、休闲游为重点,相继推出森林生态体验之旅、休闲度假养生之旅、音乐艺术浪漫之旅和乡村田园观光之旅四大主题23条秋季旅游线路。

中高端酒店入住率达85%

与往年多雨天气相比,今年进入“十一”假期以来,天气持续晴好,尤其是3日、4日最高气温达到20℃以上,激发了游客出游意愿。

宾县英杰温泉游客量连日攀升,4日下午已超过3000人次。除了温泉,湿地游也非常受青睐。呼兰河口湿地在4日14时游客量已达到5000人次,蓝天、秋风、沙滩、湿地绘成了一幅秋日美景。

此外,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导致出境游性价比降低、国内游性价比提高,具有较强旅游购买力的高、中端客源显著增多。10月2日至5日,以中央大街为代表的各大商业街区周边,宾馆酒店客房入住率普遍超过85%。香格里拉大酒店、马迭尔宾馆、万达假日酒店、金谷大厦、民航大厦等高、中档宾馆酒店,客房入住率居高不下,高峰时多家宾馆客房入住率超过95%。

哈佳高铁开通推动自助游

国庆长假哈尔滨接待游客174万人次

9月30日开通的哈佳高铁,将哈尔滨与三江平原腹地中心城市佳木斯高效串联,结束了哈尔滨市周边依兰、宾县、方正三县不通火车的历史,“折叠”时间、“压缩”空间,延伸了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也为沿线更多邻近地区的旅游、农业等资源开启了加速通道。假日期间,我市一日游、二日游游客量大幅增长,一湖三岛、各大主题公园等开放景区热闹非凡,亲子游、家庭游特征更加突出,自助游占据主流。根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提供的抽样调查结果,自助游比率达到60%。

依兰的五国头城景区见证了高铁带来的火爆,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而今年则达到2万人次。以前从哈尔滨开车到依兰要3个多小时,而现在乘高铁只需1个半小时。

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哈尔滨市旅游委启动假日值班机制,确保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部署了假期专项旅游市场秩序巡查行动,由哈尔滨市委领导轮流带队,多次赴中央大街、太阳岛等旅游热点区域开展巡查,确保假日旅游安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至10月7日14时,哈尔滨市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哈尔滨市旅游质监所开通24小时旅游投诉热线电话,至10月7日14时,哈尔滨市旅游质监所累计受理投诉19件,同比下降14%。抽样调查显示,假日期间游客满意度超过90%。

位于中央大街的哈尔滨市游客中心,经提升改造,增设了VR、AR智能设备,假日期间,哈尔滨市游客中心日均接待游客咨询量超过300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