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始建于唐代高宗年间的广州怀仁寺

始建于唐代高宗年间的广州怀仁寺

公元758年,广州经历了一场少为人知的人间浩劫。

《旧唐书》卷十载:“癸巳,广州奏大食国、波斯国兵众攻城,刺史韦利见弃城而遁。”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载:“癸巳,广州奏:大食、波斯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

上面两段是正史对此事的记载,非常明确,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很简略。下面晨云来给大家谈谈这段尘封的历史。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大唐建立后,继承和发扬了随帝国的辉煌,唐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与当时的大食(阿拉伯帝国)成为亚洲最强大东西两大强国,丝绸之路驼铃声不断,海上贸易开始兴旺日盛,唐政府在广州开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在唐代,市舶贸易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以广州为中心,数以千计的外国侨民客商来到中国,住在中国众多城市与中国做生意,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印度人,马来人,孟加拉人,僧伽罗人,高棉人,占人,犹太人和景教基督徒和许多其他人。748年,佛教僧人简贞称广州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许多大型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国船只停靠在这里。他写道:“许多大船来自婆罗洲,波斯,Qunglun(印度尼西亚 / 爪哇)......香料,珍珠和玉石堆积起来的高山。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

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门徒4人来华传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经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州登陆,开始在中国传教。贞观元年(627年),阿布·宛葛素和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为纪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怀圣”。

阿布·宛葛素即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贤”。所谓“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在泉州”。

那时候,阿拉伯和波斯人来唐进行贸易所受到的待遇相当不错:他们在生活和营业上受到优待,在广州专门划出了蕃坊,供他们集中居住和营业。这样,使这些外国人可以各按照其本国的习俗生活,信仰其原先的宗教,并自己处理他们内部事务。同时,阿拉伯、波斯人可以在内地定居,买田置屋,娶妻生子,行旅往来不受限制,生活和营业都很自由。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大食商人在广州经商、定居的人很多

然而,和平相处的日子过了没多久,灾难悄悄降临。

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广州城内的外国人口,很可能比中国人还多,这中间,主要是大食、波斯商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著名汉学家魏斐德先生所著《大门口的陌生人》一书中记述的历史片段:“黄巢让他的部下抢掠、焚烧了这座城市。总共有12万外国人被杀,当时城内总共罹难的人也不过就20万左右,可见当时广州城内外国居民人口比例之大,广州城几乎被毁灭。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唐朝收复两京,大食兵立下不少战功

唐中期为平定“安史之乱”,曾向大食(阿拉伯帝国)借兵三千,据历史记载,为平定“安史之乱”。

唐肃宗曾调动20万汉蕃联军为其助战,其中有回纥、南蛮、大食、拔汗那等国及地区的军队,最终平定了内乱,在安史之乱期间,吐蕃趁唐朝西域、河西走廊防守空虚的机会,趁势夺取上述地区,从而截断大食兵由陆路回国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只能礼送他们到广州,然后乘大食的商船离华回国。758年,这些军士到达了广州,目睹广州的繁华和发达,对广州的财富垂涎三尺,他们停下了归国的脚步,又打起了唐朝皇帝在一年多前对他们许下的掳掠诱饵主意。

大唐帝国的屈辱史之758年大食、波斯兵广州叛乱记

大食、波斯将广州洗劫一空,然后乘船回国

在洛阳尝到甜头的大食、波斯兵对广州的财富再次动起了歪脑筋,可是此时的广州城内并无叛军,没法实施收复战斗。恰在这时,广州城内的大食、波斯商人站到了历史舞台上来,然而大食商人绝非普通的买卖人,而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商团,拥有自己的私兵和战舰,一旦遇到危险,随时可投入战斗。比如在唐高宗光宅元年(684年),广州都督路元睿就曾因掠取外国商船的货物,被“昆仑奴”击杀,这里的“昆仑奴”极可能就是被大食雇佣的黑人私兵。他们和城外的过路兵丁同宗同族,语言相通,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兵士们想要“金帛子女”又刀枪齐备,跟商人们一合计,两方马上勾结在一起。这一年,与在该城的大食商人联合攻陷城池,大肆劫掠一番,烧杀抢掠数万人,然后烧毁府库、民宅,一起乘船渡海回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