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艾蓓)插花是老祖宗遺給我們的念想,我們離插花很近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春天百花爭相盛開之際,走到哪裡都是花的香味。走過田野路邊,採幾枝野花,親手精心修剪,插入瓶中,置於室內,頓時有把大自然帶回家的感覺。人與自然同在,自然與家同在,這或許就是愛美的人們一種自覺與不自覺的自然清修。

溫飽是愛美的前提,但人之愛美又實在與溫飽關聯不大。因為愛美是人的天性,但溫飽之後,人們更加看重精神的慰藉,這更是人的天性,甚至是宿命。走出家門,超越塵世之煩,把大自然帶回家,這條審美之路,幾乎成為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的一個共通的審美路線。沉心、靜氣、暫別浮躁,這樣的自然審美追求,只有插花這種形式,最能滿足人們的內心,因此,在大自然中,也許只有形態各樣的美麗的花,才與有著共通的語言,我們稱之為“花語”。

插花,就是人與花的一種約會,一次談心,插花對人的日常生活的介入,則使人相信自己正在或者已然成了大自然的一分子、一部分,每天面對插花,就是面對自己的內心。

插花是老祖宗給我們的遺念,我們離插花並不遠。早在詩經時代,就有了花語與人唸的相息相生,在最早出土的春秋器物上,花已正式成為象徵意味極強的飾紋,也成為士大夫身上的佩物。秦漢及南北朝之後,插花進入興起,隋唐時代則進入興旺,而到了唐代,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的“花朝節”則成為當時盛大的節日,這一天傳說是百花之神誕生的日子,人們走入大自然,祈求花神的護佑,讓生活更美,讓人更美。

唐以後,假花出現,這影響一直到今天。假花的出現,說明當時對於時鮮之花需求量大,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唐同時代的人造絹花,製作已是十分精良,仿真度很高。就算生活最困難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國人記憶中的“插花”也沒有因為生活的艱苦,而消逝。相反那時的家家戶戶,都有插花的擺設,儘管絕大多數是塑料花。

地處亞熱帶、南北地理交接線上的安康,大自然賦予了她盛開百花的優勢,在安康,幾乎可以生長和看到北方和南方最主要的花木。安康就是百花的故鄉。這些年來,安康的新經濟在轉型,特別是農村新經濟中,花語經濟已然成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結合農旅經濟發展,其發展的勢頭不可限量。很多鄉村已然成為花世界、花的村莊,這給“安康”以更多的花的祝福、花的寄望。

因此,插花這些年在安康城市興起,成為一種三產服務形態,規模和品質越來越提升,從業者的層次也越來越高,從鮮花店到花藝店,從禮品花到家居花,這些變化都反映著安康人的精神生活層次的提升。安康城有條件,也有群眾基礎成為花樣的城市,無論從家庭,還是到街區,讓花與安康城相伴相擁,讓安康擁有的“水城”、“山城”、“綠城”名字之外,再多一個“花城”,讓插花與安康花語為安康文明城市再多幾個發音,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城市文明創建中,應當有的積極的可以大規模推進的選項。

每一盆插花都有一個特別詩意而藝術的主題,主題插花是生命力所在

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生活好了,在一切莊嚴或活潑的公共聚會場合,花的裝飾與點綴早已是一種常見的場景。而插花,往往是這樣的場合的主角,大家不會隨便擺幾盆綠植湊湊樣子的,什麼樣的場合擺什麼樣的花。

提起插花,細心的市民就會發現,這些年隨著熱愛插花藝術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大街小巷經營鮮花和高仿花的店面也越來越多。這些店鋪從最初分佈於城區大橋路和安悅街的不到十家店,發展到遍佈金州路、育才路 、解放路、文昌路等全市各大商業旺地的大街小巷。

從花藝層次來看,既有普通的鮮花店,也有在鮮花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花藝店,更有從一開始就是以插花藝術為獨特賣點的專業花藝店。

記者發現,集中在繁華街面的,都是這類專業花藝店。像花芯語花藝生活館、向日葵花藝店、茉莉花開花藝店等都集中在這一區域。特別是花芯語花藝生活館更是安康花藝店的品牌代表。

花芯語花藝生活館一開始就將目光瞄準了安康高端花藝市場。與其他花藝店不同的是,這家店主要以乾花、絹花、金屬花以及一些天然花材為原料,鮮花在這裡反而變成了“配角”。 它是目前安康市場經營規模最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最高的一家插花藝術精品專賣店。

花芯語花藝生活館的每一盆(籃)插花都有一個特別詩意而藝術的主題。比如像“一簾幽夢”、“荷塘月色”、“粉牆”等。記者發現,作品“粉牆”竟取材於清人沈復自傳體散文 《浮生六記》“月夜色頗佳,蘭影上粉牆”之意境,頓感創作者高妙的藝術修養和獨到的感悟力。《浮生六記》是清以來的暢銷書,能讀懂他的人很多,因為這本書好讀,更主要的是這本書有中國普通人至善至純的情致,就像花木之於凡常的生活,這本書講的是普通生活故事,以此為立意做花藝設計,體現主人的匠心和獨有的情趣。

根據創作的難易程度和花材用量的多少,這裡的花藝作品從一兩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呈現出較大的價格梯度。但各種價位的作品都會有買家,因為這已是一個消費多元化的時代了。

已有十幾年插花經驗的花芯語花藝生活館經營人鄒晨告訴記者,一個好的插花作品,應該能夠表現中國人的精神。表現的方式方法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如畫畫,有人喜歡重墨,有人喜歡淡彩。她的插花風格是“清”,其中包括多層意義,一是立意要清,所表達的創作意圖要清新自然,而不是矯揉造作。二是選材要清,花材越少越好,能用一枝花材表達意圖,就不再用第二支,以少勝多,正如中國畫中的留白,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受太多人的影響,而失去自己的風格。三是作品的佈局要清,清逸有致。四是色彩要清,清雅妍麗。花最初是有型的,到後來也就沒有固定的型了。型是入門的方式與工具,但一直停留在型上,雖然插得很熟了,到頭來只能是個“匠”而已,不能達到藝術的境界。

西式插花VS東方式插花,一形一意境,重要的是個性化表達

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在古代,最為時尚的休閒方式當屬插花、掛畫、點茶、燃香,統稱為“生活四藝”。到了宋代,插花更是成為生活中的賞心樂事。

古人云:“一草一木總關情。”傳統的中國文人善於借草木抒發心志,以花枝表達情韻,從一花一木中體會世間萬態。張謙德在《瓶花譜》中發出“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的感嘆說的也就是這韻味。

“這裡說的插花,是東方式插花,講究意境,賞花者能從中讀出插花者當時的心境。”鄒晨十幾歲時接觸插花,也許命中真與花木有緣,從此一“插”不可收拾,用她自己話說“越陷越深”,直至一手創立了自己的花藝品牌。

在鄒晨看來,東方式插花猶如古詩詞,與西式插花一樣雖然都是花朵與枝條的拼湊,但是東方式插花通過修剪、彎曲或嫁接構思出造型,在花藝師手中重新搭配,產生新的審美,從而形成了新的意境。以畫意促使人感官產生愉悅,一件體現藝術美兼自然美的花卉藝術品才算成功。東式插花與西式插花,正如西洋油畫與中國水墨畫,雖然都是落彩畫紙畫布之上,但審美情趣則相去甚多。這些年,鄒晨走的就是中國水墨藝術的插花之路。

“東方式插花講究的先是意境,意境達到了再去講究它的形狀和色彩,西式插花恰恰相反,作品基於花材本身而不是插花者內心的想法。”鄒晨說。

隨即,鄒晨拿出兩個作品向記者介紹。

循著鄒晨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個由粉色、白色花朵插成的作品,花朵上下交錯,空間感十足,一旁還有一根枝條恣意向外延伸。

“這是東方式插花。”鄒晨解釋說,這個作品的主旨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少女,對於愛情的渴望和憧憬。花色在粉紅和白色間,如同一個懵懂的、處於花季的少女。綠色枝條陪襯,環繞四周,猶如一些傳遞愛意的少年郎。意境先於形和色,就是東方式插花。

“若以畫來比喻,東方式插花就是水墨畫,越看越有味道,並且不同的人能領略到不同的韻味。西式插花就是油畫,像照片一樣,看到的與事實相同。”

西方式插花也更容易操作,因為注重色彩的搭配,只要選好花材,適當修剪,就會是一件不錯的作品。但由於缺乏意境,看到的模樣就是它本身的模樣,而東方式插花,對插花者本身的要求更高。當然,對欣賞者事實上也在進行著選擇,看不懂不能怪花語不明確。

隨著近幾年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東方式插花也在“快餐時代”開闢出了一條路,許多業餘者在體驗西式插花後,主動要求通過系統學習東方式插花,實現東方式插花的技藝的掌握。這些年,鄒晨接觸到不少這樣的渴望學藝者。

花藝也是修行,從插花中領略禪意,讓更多安康人愛上插花

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插花是以花為主要的素材,根據一定的創作法則打造成情趣高雅的裝飾。當中,最難的是修剪中的“舍”還是“得”。鄒晨幾年來的經驗發現,許多插花初學者都不捨得修剪花枝,或不敢不大膽進行剪裁。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鄒晨說,這是中國式取捨觀,裡面有很深的哲學道理和人生道理。插花就如同修行,沉心靜氣,與手中的鮮花枝條融為一體,通過不同的創作傳達插花者內心的獨白。一件插花作品,從尋找花材到構思完成,要達到人花一體,這需要插花人具備充沛的精力、寧靜的心智和不凡的智慧。

花葉虛實相當,當唯一的花枝斜逸橫出,扭擰生姿,禪意或韻味就在最簡單的花材中醞釀而成。

不過,插花學習的道路也是學無止境,插花者的學識和眼界,都能在無形中通過花藝作品表現出來。如同“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一樣的人對於同一個作品都有不一樣的解釋。

“花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徵,不同的花適合不同的場景,所以對於花材來說,沒有不合適插的花,只有適不適合的位置。”據介紹,花材與花器的匹配,也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如何掌握花性,也是插花者的必修課之一。

在我國古代,文人常以花材寓意人格,認為花有花德,以花寓意教化。因此多用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表達人生抱負和理想。如以梅之傲雪凌霜、蘭之幽懷若谷、竹之虛心有度、菊之玉潔冰清,作為“四君子”;以傲骨的青松、亮節的綠竹、不屈的寒梅,組成“歲寒三友”,象徵文人雅士清高、孤潔的性格。在插花實踐中,中國文化是必修之課。鄒晨說,東方式插花,就是國學的實踐。

經過一個星期的提前預定,上週六晚,小袁終於成功預約上了一節插花課。

一個暗棕色的瓷盤、幾枝向日葵、幾枝粉紅色的小花,還有幾枝帶葉片不知名的枝椏和幾枝沒有葉片只有花苞的枝幹,這是小袁此次課程的花材和花器。

“一直以為插花是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裡面有那麼多門道。”兩個小時的學習裡,小袁跟著老師手把手的教學,成功完成了一束送給朋友的禮物,不過過程卻讓她糾結不已,累得夠嗆。

將花泥置於瓷盤中,再將花朵按照個人喜好插在花泥上,有何難?

“每朵花的枝幹都長得不一樣,要想擺得好看,一定要進行修剪,這個過程太難了。”小袁告訴記者,選擇的課程屬於西式插花,也就是跟著鄒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插花,比較容易,但當老師修剪枝椏時,自己就有些捨不得了。

兩個小時裡,花室裡花香不斷,但除了鄒晨老師的授課聲,室內竟聽不到其他雜音。

“插花是件用心用神的事兒,與其他的娛樂相比,這裡安靜多了。”在花芯語花藝生活館體驗了首次插花後,小袁說,下次再來時,不會再帶有功利心了。沉下心,與花朵靜距離接觸,煩心事兒都拋之腦後了,這是告別學生時代之後難得出現的心境。

一堂課,一位老師,幾位學員,這是DIY插花課或是插花速成班的標配。因為花材、花器都由老師提前設置好,還有手把手的教學,這對於學員來說非常簡單。

這樣的速成班在當前非常受歡迎,尤其是週末,更是成了閨蜜間週末約見的方式之一。每次課程的主題都不相同,選擇的都是當季的花材,一年下來,沉心靜氣,也將四季帶回了家。

傳承花藝,匠心打造花花世界,希望花成為安康人的家庭成員

安康 是否做個花樣城市?

每天清晨,太陽照進窗戶的時候,睜開眼就看到鮮花上的陽光在跳舞,那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兒。

每天傍晚,總有一束帶有愛的鮮花在柔和的燈光下等你回來,那是多麼溫暖的事兒。

讓鮮花像牛奶這樣的日用品一樣進入到每個家庭,我想這是所有人的夢想。這也是花芯語花藝生活館鄒晨的夢想。

鄒晨掌門花芯語花藝生活館,至今小10年了,如今經營了多家花店。其中一家花店坐落在漢濱區南環東路城市風景。花館保持著多年來的一個傳統,就是總有幾束鮮花擺放在門口,通常隔著店門十幾米遠就會聞到淡淡的清香,即便是冬天,過往的路人也會享受到這種花的福利。

鄒晨的先生楊波,話不多,為人特別的敦厚。是鄒晨插花經營的幫手。鄒晨說花是聯繫她和老公情感的紐帶,說這話的她洋溢著一臉小女人的幸福。

再次遇見鄒晨,是在2018年安康首屆花藝高峰論壇上。她穿著一身黑色晚禮服,溫文爾雅,落落大方,本身就像是一件簡約而又意韻深厚的中式插花作品。她講述了主辦方“陝西花芯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舉辦本次免費交流活動初衷,邀請省內外知名花藝大師現場分享花藝如何創新、新型零銷售方法、經營花店之道和創意人體花藝秀。來自安康300多家花藝店老闆齊聚一堂。她告訴記者,通過此次論壇的舉辦,對弘揚和傳承插花技藝,促進花藝交流,普及花藝知識,提升安康花藝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瞭解,安康花芯語有專業培訓團隊,鮮花零售+批發配送團隊,各種親子課程設計和執行拓展隊伍,店面軟裝、婚慶策劃及車隊,成熟的一站式服務。觀賞她現場嫻熟的插花表演,花和人融為一體,都帶有年節的喜慶,看得出鄒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花藝師,而是往“大家”的路上行進了。

這次高峰論壇,是鄒晨向綠色產業多元發展、向文化創意與生態旅遊延伸的一次嘗試,同時也是插花藝術館與社會加強互動融合、將花藝貼近市民生活的一個新平臺。她一直在思考能否在安康成立花卉協會插花花藝分會,讓安康花藝從業者有“家”可聚,有“家”可相守相交流,她希望凝聚更多的同道力量,提升安康花藝的整體水平,讓插花成為安康消費特色之一,讓插花成為安康人家庭居室氛圍的重要元素,讓花成為安康人的家庭成員。

這麼多年的花店經營,在安康,花芯語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客戶群體,鄒晨用情懷書寫了自己對花的熱愛。在高峰論壇上,她毫不吝嗇的分享了自己的花店經營秘籍。

“服務大眾,花店不盲目擴張,在量和質之間找平衡,培養花藝師具備作品創新能力,帶領客戶線下體驗;鮮花行業不單純買花,還賣藝,把引領時尚作為目標,建立花店品牌,弘揚花店的企業文化,走出去帶進來,行業交流是花店業新鮮血液,鮮花帶給每個人的幸福是歲月的靜好,即使,鮮切花還不能像普通日用品一樣遍及每個家庭,但我願每個人的心底都有鮮花盛開。”鄒晨這樣說花店經營。

論壇間隙,記者問興致勃勃的鄒晨,作為插花藝術在安康的發展,除了行業自身努力,努力滿足人們不同消費需求,並積極引導安康人對插花的消費外,對政府支持有無想法、渴望?鄒晨笑笑不語,也許記者問得唐突,她一時還沒想好怎樣回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