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慧君作品 閱讀試題詳析詳解 夢遺水鄉

提高現代文閱讀和寫作成績的金鑰匙

盧慧君作品 閱讀試題詳析詳解

夢遺水鄉

(1) 四月未央,江南已是春意闌珊,林花謝紅,一場轟轟烈烈的盛大花事在不經意間匆匆落幕。 我不顧連日的疲勞奔波,抓著春的尾巴,帶著不變的初心,敲開光陰的門楣,與你相遇。

(2)記不清第一次是在哪部影視作品裡初見平江河的景緻,但只知從此你便成了我魂牽夢縈的牽掛。猶如我們曾遇到過的某些人,只需一眼,便會深深地融入到生命中,揮之不去。恍如夢境,多少個雨敲幽窗的黃昏,月灑滿室的午夜,反覆溫習過的“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平江路,就這樣突兀地橫陳在我的眼前。

(3)都說虎丘塔是蘇州城的標誌,竊以為平江路才是蘇州城的代表。眼前的平江路遠比影視中所見的還要鮮活靈動。一條幽靜的小河從古樸雅緻的古宅街巷中穿過。房屋依河而建,有的甚至從河底拔地而起。這些枕著河流的古老建築,如江南水鄉的女子,在水的潤澤下更加婉約靈巧。粉牆黛瓦,木雕花窗,那被風雨剝蝕的牆壁,斑斑駁駁,如丹青的巨幅寫意。牆壁上四處攀爬的藤蘿蔓草,將古老的花格木窗遮掩深藏。那或開或掩的花窗,不知掩藏了經年往事裡多少平仄難服的故事啊!透過那一蓬蓬藤蔓,我努力尋找,不知那風情萬種的賽金花可否會在我不經意間,從某扇窗後探出頭來。有風輕拂,滕蔓隨風搖曳,神采飛揚。平江河兩岸,茂林修竹,斷橋煙柳,一叢幽篁,幾株素花,點綴在粉牆黛瓦之間。偶有一兩棵垂柳斜斜地倚在河面上,慵懶閒適,輕拂凌波。有戴著斗笠,著青花瓷布衣的漁家女,搖著一葉烏篷船,沿平江河逶迤而去。

(4)若三五知己,抑可獨自一人,坐在那或臨窗面水、或掩隱在花藤架下的精緻茶樓裡,品一盞明前香茗,任思緒翻飛,或者什麼都不用想,該是一種怎樣的人生享受和愜意啊!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兩株紅白薔薇,順著長長的青藤爬滿了院落。薔薇開的正為茂盛,白的似雪,紅的如霞,相互映襯,在明亮的陽光下千嬌百媚。不知栽植這兩株薔薇的人兒是怎樣的善解風情?那繁茂的花朵下是否有她細細密密的心事?恍然間,那些白的紅的薔薇,赫然幻化成一朵碩大的白玫瑰和一粒醒目的紅砂痣,懸在那裡。

(5)這幽靜的河道與這白牆青瓦的房屋、小橋、花木形成一幅長長的畫卷,與一巷之隔的車水馬龍的繁華觀前街儼然是兩個世界。

在這裡,沒了車輛的喧囂聲,更多的是如我一樣,拿著相機不斷拍攝的外來尋夢者。徜徉其間,嗅著濃濃的書香,以期能尋著經年往昔滿腹錦繡的賀鑄、范仲淹遺落的蹤跡,沾染他們身上一點淡淡的墨香。

(6)“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雖是舊街、舊景、舊物,但當年的繁華未曾減少半分。街邊商鋪林立,那些遊客就著吳儂軟語,津津有味地品嚐著極具江南特色的桂花糕、海棠糕、酒釀丸子、竹筒餈粑······這些美食,讓人看著都心生歡喜,甜到心裡,沉醉其中。

(7)而我更鐘情於旗袍,那精巧雅緻的盤扣,綰起了多少女人風情萬種的妖嬈。我在一間又一間店鋪之間流連穿梭,細細地欣賞這些華服,不時地用手輕撫摩挲,感受江南絲綢的華貴質感。

(8)此時,春尚未走遠,夏正在來的路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特別是在這充滿詩情畫意,容易惹人滋生情愫的江南,更是適合身著旗袍、戀愛著的女子和懷舊的人。我獨自坐在河岸的石凳上,聽著咿咿呀呀的崑曲,似一張發黃的舊唱片,低低地訴說著流年的繁華與憂傷。而眼裡看那些相愛著的男女十指緊扣,在眼前晃啊,晃啊······突然,我想到了《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不知為何,我總固執地認為,這段故事更應發生在蘇州河畔。於是,穿過歲月深處,依稀看見張曼玉著一襲華美的旗袍,絳點朱唇,眼波流轉,顧盼生輝,正從紙醉金迷的舊香港,一步三嘆,娉娉婷婷,款款而來。華服麗人,相得益彰,彼此輝映。就在我驚豔之餘,佳人則折身翩然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9)不知何時,太陽隱在雲後,天空飄起了細雨。這真是善解風情的雨啊!它知道,沒有見著煙雨朦朧的江南,我是會心生遺憾的。瞧,雨絲像是害怕驚擾了這古鎮的清夢,輕輕地、柔柔地······漸漸地,雨越下越大,打在青石路上,落在瓦楞上,滴在河面上······一切氤氳在黛青色的煙雨中,似一幅水墨丹青。回眸間,似有丁香般結著淡淡哀愁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從古老的青石小巷中走過。我嘴角輕揚,眉眼含笑。不羨富貴花間露,不慕微雨燕雙飛。只喜此時,我能與你重逢,讓我的心靈能抵達你的世界,獨享這靜默美好時光。

1. 讀完文章後,你認為鮮活靈動的平江路是啥樣子的?

——————————————————————————————————————————————————————————

2. “儼然是兩個世界”是哪兩個世界?

——————————————————————————————————————————————————————————

3. 《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在作者筆下是如何出現的?作者是如何寫的?

——————————————————————————————————————————————————————————

4. “只喜此時,我能與你重逢,讓我的心靈能抵達你的世界,獨享這靜默美好時光。”你的體會是什麼?

參考答案:

1. 眼前的平江路遠比影視中所見的還要鮮活靈動。一條幽靜的小河從古樸雅緻的古宅街巷中穿過。房屋依河而建,有的甚至從河底拔地而起。這些枕著河流的古老建築,如江南水鄉的女子,在水的潤澤下更加婉約靈巧。

2. 幽靜的河道與這白牆青瓦的房屋、小橋、花木形成一幅長長的畫卷,與一巷之隔的車水馬龍的繁華觀前街儼然是兩個世界。

3. 想象的《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出現在作者的眼前,依稀看見張曼玉著一襲華美的旗袍,絳點朱唇,眼波流轉,顧盼生輝,正從紙醉金迷的舊香港,一步三嘆,娉娉婷婷,款款而來。這是作者的將想象的景物與眼前的景物相結合來寫,是虛實相間的寫法。

4. “只喜此時,我能與你重逢,讓我的心靈能抵達你的世界,獨享這靜默美好時光。”流露了作者夢寐想見,又在現實中欣賞了水鄉美景的喜悅心情,心靈與水鄉的心靈息息相通,表現了對水鄉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