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如何在巨頭圍剿下獲取新商機?

AI時代,如何在巨頭圍剿下獲取新商機?

AI商業化導讀:互聯網的爆發,在全球商業版圖上誕生谷歌、IBM、蘋果等巨頭,在中國則有BAT,他們擁有大數據優勢。那是不是AI的商機被這些巨頭瓜分完了呢?對白手起家的新公司,未來又該如何突出重圍?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

我們先思考三個問題

  • 什麼是AI多維工作原理?

  • 新技術商業化價值創造的規律是什麼?

  • AI的價值規律中有哪三個重要關係?

什麼是AI多維工作原理

在AI時代找到商業機會,我們先明白從技術到商業,AI運行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用一家新秀AI公司對巨頭髮起的挑戰案,來尋找答案吧。

從用搜索音樂,到獵盡一切

斯坦福大學語音識別工程的博士生科伊文,希望用AI人機通信技術改變世界。幾乎是十年前,他想從概念到應用,最後延伸到了用語音識別和自然語音結合的方式,創造一種用戶更輕鬆、自然提問的方式,以此解決問題。

但是…那時候的投資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也不理解他的技術,最後告訴科伊文,你去做一個語音搜音樂的吧,哼哼調子就能出來我想要的歌曲那種。

於是, 科伊文研發了一款基於AI語音搜音樂的APP,沒想到的是,上線不到三個月,Hound(獵犬APP)的用戶超過了1000萬!不過,小科同志說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的野心,是用AI獵一切!

三年後,Hound(獵犬APP)發佈了Houndify(獵一切)商業應用方案正式上線,除了音樂,它還能搞定你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用戶只需要動動嘴,就能立刻獲得想要的答案。

為了未來能廣泛地與行業應用結合,Hound又推出了一個類似谷歌的API,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能添加基於語音會話的界面接口。隨之又進入了酒店、航班、全球天氣、體育綜合數據、全球股票市場等應用的領域。

今天,Hound已經積累了3億用戶。我們來拆解下,Hound為何發展如此迅猛,我們從中找到兩個關鍵點。

AI時代,如何在巨頭圍剿下獲取新商機?

Hound產品界面

首先,Hound的AI能更深度地解決了客戶的需求痛點——AI能懂我,併為我解決問題!與上一代AI語音識別技術相比,Hound進行了突破,AI將語音直接轉發語意,整個交互過程又快又準!

要知道,即使是蘋果、亞馬遜、谷歌,他們的AI面對用戶問題時,也會經常說出:“對不起,我沒有理解你說的”這類回答。對於用戶來講,慢和錯,都是不可容忍的。而Hound用技術突破了。

其次,Hound的AI能更深度解決企業運營的問題,過去,從客戶需求到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都是相對獨立運營的模塊,大多數時候,整體效率要靠KPI才能勉強協同工作,因此效率極低。

而Hound應用AI,他們不需要廣告、運營推廣,它的AI系統也能讓用戶自動實現口碑病毒式傳播,等於用一個AI代替了整個人類銷售團隊。

不過,Hound目前也面臨巨頭們到來的競爭壓力,要實現AI商業化成功,需要強大的技術和海量數據儲備,提供AI學習,支持AI不斷進化,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就必須懂得借力AI生態,與引領者共創共贏。

在Hound從技術到商業的創新中,我們找到了 AI多維工作原理的答案:

其中有三個核心要素:

1、AI懂用戶,能解決用戶痛點

2、AI懂公司,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3、AI懂生態,解決生態協同懂點

新技術商業化價值創造規律是什麼?

如果說掌握AI多維工作原理是技術商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那麼、讓技術實現創造商業價值的規律又是什麼呢?

《未來地圖》中所闡述的“TOP-A”價值體系告訴了我們答案

“TOP—A“的英文字面意思為“頂級”

·T代表New Technology(新技術),如計算機。互聯網,AI等,解決用戶痛點、提升商業運營效率的利器。

·O代表Existing Operation System(現有操作系統),如安卓、IOS等,作用為決定技術如何工作,是連接商業生態網絡平臺的工具和方式。

·P代表Customer Pain(用戶和客戶的痛點),如人類的健康,沒時間、被詐騙、 不公平等。

·A代表Competitive Advantage(競爭優勢)。指因利用技術和現有技術系統,解決多維痛點,與商業完美結合,而獲得的競爭優勢。一般可以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切入。

AI時代,如何在巨頭圍剿下獲取新商機?

這個TOP-A框架是創業和企業轉型,建立AI競爭優勢的核心內容。它揭示了新技術商業化的內在邏輯,裡面最核心的兩個關鍵,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只有深諳戰略的決策者,才能領悟其中的本質,

眾所周知的任正非,就是其中一個。

AI的價值規律中的三個重要關係

在TOP-A價值體系中,可以梳理出三個重要的關係

  • AI技術與客戶痛點的關係

  • AI技術與現有技術操作系統的關係

  • 現有技術系統與客戶痛點的關係

這三個關係中,有兩個層次的運轉規律

第一個層次的運轉規律:展現了AI的多維工作原理,既懂用戶,懂企業,懂生態

第二個層次的運轉規律:“舊操作系統“向”新操作系統”遷移,被吳教授稱為“換道超車”

任何一個技術驅動的新商業,新產業,新經濟的誕生,都必須經歷一個從舊技術到新技術,從舊系統到新系統的遷移過程或升級過程,AI也不例外。

例如,從現在到未來,技術系統就有一個進化過程——從4G到5G,安卓到AI操作系統,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軟件即服務(SaaS)到AI即服務(AIaaS)的雲計算。。。

雖然,目前還處於前期發開和碎片化的階段,但AI君和各位朋友一樣,非常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定逐步實現。當時代之窗打開,那些準備好了的企業就能騰飛,唯有創新勇士,才能抓住機會。

今天分享到此,各位小夥伴們有不一樣想法的,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一起交流,下一期一起研究下,金融業怎樣和人工智能撞出火花。我是AI君,每天5分鐘,學習AI商業化。讓新技術為我們的商業賦能,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