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穩定股市的五大「良方」

從各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來看,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就如近年來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的美股股市,其在兩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極大幅度的暴跌,當下的繁榮是以這些暴跌為經驗教育所總結出來的。中國股市的起步晚,雖然有大量的海外經驗可以借鑑,但因為國情不同效果也不一樣,因此不可照搬濫用。

A股的成熟,同樣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摸索、檢驗,才能探索出真正符合我國國情的證券市場,一方面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另一方面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服務,同時保證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在這種探索過程中,股市出現疲軟是正常的表現,為歷史問題買單是股市今年疲軟的原因之一。例如監管部門近兩年對A股監管、對違規懲治的力度不斷加強,挖出了許多蛀蟲,令不少活躍在股市中、投機倒把的資金無法在市場中興風作浪,這令A股變得健康,卻令A股的活躍程度下降、並對股價形成了打擊,還造成了市場的恐慌。

雖然起到副作用,但若不將此前的漏洞補上,只是單純想辦法漲上去,是隻顧眼前不顧長遠的行為。只是這種為歷史買單的行為導致的市場下跌,雖然懲治了一部分不法人群,但還是導致廣大股民的財產因此受到牽連,並導致監管部門的公信力下降。除此之外,雖然目前監管部門的一些措施是為了保護A股,結果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衝擊了A股,這令市場對監管部門更是不滿,因此導致的市場信心不足、情緒低迷,又給A股施加了不小壓力。

除了歷史問題,導致A股今年不斷下行的因素還有很多,譬如中美貿易之間的摩擦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也令A股大受傷害;今年國慶節之後,海外市場的整體低迷又令A股雪上加霜。無論外海市場強與弱,A股近期的表現多以疲軟為主、處於弱勢狀態之中,股指多次跌破年內新低。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相關部門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都難以起到振奮A股的作用,A股不上漲,是因為現階段的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缺少對未來的預期。

就當前環境而言,A股雖然看起來處於相當糟糕的地步,但A股整體而言並沒有太多的缺陷,如果相關部門在這個時候選擇出手救市,反而會對A股後期的運行造成不良影響,更多的應該是著眼長期,根據我國國情、戰略按部就班進行發展。建議我國需要繼續實施穩定的貨幣政策,並通過相應工具應對市場上不確定情況,使得我國經濟可以保持平穩發展;建議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建議繼續穩定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改善資本市場環境,完善證券市場制度並將監管落實到位,為企業融資、投資者投資創造可靠的環境。

在短期穩定股市方面,建議監管層從五大方面著手,提振股市投資者信心。一是加強對股市交易的監管,堅決打擊影響股市的內幕交易,增強監管機構公信力;二是鼓勵上市公司十大股東、高管、員工增持公司股票,增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A股引來增量資金以穩定市場預期,同時推進國際化;四是預備適量救市資金,在適當情況下穩定股市而非提振股市;五是要監督社會輿論尤其是自媒體,對發佈不實信息、惡意擾亂股市秩序的文章、廣告的運營者進行嚴肅懲治。這些措施的目的,並不是要推動股市快速走高,而是要穩定A股。

我們需要認識到,A股的繁榮需要經濟高質量、穩健地發展,在強有力的經濟支撐下,股市才能獲得有效的支撐。上述工作不可能一天就完成,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上述工作的落實也不可能馬上就會在A股中見效,需要市場慢慢將這些內容消化、逐漸提升市場信心,才有望改變當前的弱勢格局,令股市的表現和經濟的表現掛鉤。資本市場也需要認真服務於實體經濟,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在經濟穩健增長的環境中為股市注入積極、向上的慢牛動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經濟和股市共同健康發展。但想要市場信心馬上恢復,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需要投資者們在當前低位扛住壓力,不要因為股市的消極而自身消極,要相信在經歷多次風雨之後,我國的資本市場會為投資者們帶來真正的驚喜。

經過長時間的回調,A股大部分個股已經回調到階段低點甚至是歷史低點,已經處於估值極為“便宜”的“歷史時機”,許多已經跌怕了的資金已經對時不時就出現的階段底部感到了“恐懼”。從市場整體來看,A股還有繼續下行的可能,短期方面來看,A股依然會持續著震盪,並且會出現大起大落的“過山車”行情,並會因為各種不穩定行情繼續承壓;但就中長期方面來看,A股現在的行情是歷史又一個底部的再度確認。相信通過政府、各部門、相關機構和投資者們的共同努力,A股定能斬開迷霧,穩定向上。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