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老財黃世仁的歷史原型是誰?真有《白毛女》當中這麼不堪嗎?

渋匯仁


現在網上流傳的各種為黃世仁翻案的段子基本上都是假語村言。

比如黃世仁是河北平山縣人,是個慈善家和楊白勞是盟兄弟;黃世仁是嶧縣人,後來終老於金陵;而寨山的奶奶廟就是白毛女的藏身之所云云。最有權威性的是說四川省宜賓縣有個叫羅昌秀的女子,據說是白毛女的原型。但問題是羅昌秀據說直到1956年還在山中,而歌劇《白毛女》是在1945年寫成的。所以從時間順序上來講羅昌秀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異說雖然不少,但是沒有一個真正具有說服力。因為黃世仁根本就是個藝術上虛構的人物,沒有生活中的原型。

具體還要從《白毛女》創作過程的來龍去脈說起。

第一個發掘“白毛女”題材的是小說家李滿天先生(本名春芳,甘肅臨洮人)。 抗日戰爭時,李滿天在《晉察冀日報》和《冀晉日報》擔任編輯、記者,經常深入太行山一帶進行採風,根據當地古老的傳說寫了一篇報告文學《白毛仙姑》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後又寫成短篇小說《白毛女人》發表。1944年,李滿天擔任應縣宣傳部部長時,便把這部小說託人交到上方周揚處審閱。

周揚看到後認為這個故事既有宣傳作用,又有教育意義,於是交邵子南、賀敬之、丁毅等人先後執筆改編為歌劇。

時年賀敬之年方弱冠,自己本身就有父親遭逼債去世,弟弟夭折的慘淡經歷,於是心有所感,以八天完成了創作。

其實在中國的北方一直以來就流傳著毛女的傳說。據魏晉之際託名前漢劉向所撰的《列仙傳》記載:

“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獵師世世見之。形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也,秦壞,流亡入山避難,遇道士谷春,教食松葉,遂不飢寒,身輕如飛,百七十餘年。所居巖中有鼓琴聲雲。

婉孌玉姜,

與時遁逸。

真人授方,

餐松秀實。

因敗獲成,

延命深吉。

得意巖岫,

寄歡琴瑟。”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所有毛女傳說的鼻祖,不僅完整的情節,而且也考證出了毛女的名字。甚至故事中的很多細節都影響到了《白毛女》的創作。

比如毛女相貌美麗,獵人們都見過毛女的仙容道貌;毛女身體也輕便,行走如飛;而那位救了毛女的道士谷春也和白毛女的戀人“大春”同名;而且毛女和白毛女一樣,都在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後獲得了幸福。

故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李滿天先生

華山毛女洞

毛女洞前的說明


陳大舍


《白毛女》這部話劇,是賀敬之等革命作家,集體創作的一部,反應舊社會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


在網絡裡經常有人提出,那黃世仁的原型是誰?白毛女的原型是誰?

還真就有人回答說,黃世仁是個好人,楊白勞是個無賴,借了黃世仁的 錢去賭博,輸個一乾二淨,最後黃世仁把他的女兒養了起來,故事編得有鼻子有眼, 編這故事的人,並不是他不瞭解舊中國的現狀,而是有意的顛倒黑白。

甚至還有人提出,沒有地主,窮人就得餓死。

如果地主階級真的被他們說的那麼好,哪裡會有窮苦百姓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推翻地主階級呢?


網絡裡為地主嗚寃叫聲一片。

在當時的社會里,地主階級,就是窮苦農民革命的對象,不把地主階級打倒,大多數的窮苦百姓就不會翻身解放,因為當時土地的生產資料,以高度的集中在地主階級的手中,大多數的農民只能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生活,在經濟上,首地主階級的盤剝,在政治上,受主階級的壓迫。

劇中的楊白勞,白毛女的悲慘遭遇,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那麼楊白勞為什麼會出現向地主借貸呢?在中國,有拉饑荒一詞,所說的饑荒,這是大災之年,土地的荒蕪而顆粒無收,於是農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向地主借糧。

楊白勞欠下的並不是單純的借貸,而是欠下的地租錢,大災之年非但沒有減租,反而變本加厲的催繳地租,而且還要計複利,也就是當時流行的驢打滾兒債務,也就是今天的高利貸,況且,比你今天的高利貸還有惡毒。

在當今,不少人談債色變,的確,高利貸坑人不淺,你借下他一百元,一年後,到期不還恐怕就要變成一千元,在當今的社會里,這種高利貸是違法的。

而在舊社會是受法律保護的。


因為當時的統治階級,代表的就是地主階級的利益,同時,保護的也是地主階級的利益,暴力催債是合法的,拉欠債人家的老婆孩子去頂帳也是合法的,在當今的社會,你敢拉欠債人的媳婦兒去你家嗎?

這就是舊社會人吃人的社會。

這也是在封建社會里,幾千年來農民革命的 焦點,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就是因為土地這個生產資料高度集中在了少數的地主階級的手裡,也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在網絡裡的農民朋友,你們現在的承包的士地,就是當年從地主階級手裡奪來的。

至於黃世仁的原型,並非針對的某一個人,而是整個地主階級的代表。

楊白勞和喜兒的原型就是廣大勞苦群眾的代表人物。

而這種人吃人的現象,就是舊社會的縮影。

這個答題我回答完畢。


趙志軍00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專業人士來回答了。

第一,《白毛女》只是文藝創作。

也就是,世上沒有白毛女這個人。

至於白毛女的原形,疑似兩人。

一個是華北農村傳說的白毛仙姑,這是一個神仙,和人沒有關係。

另一個是四川宜賓的婦女,他的丈夫是個土匪,被仇家殺死。這個婦女唯恐被仇家追殺,被迫逃到山上,風餐露宿多年,過著野人的生活,頭髮花白。

第二,民國政府明文制止高利貸。

和這個文藝作品不同,早在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佈的《中華民國民法》明文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二十的,就算是高利貸,借款人對超出部分沒有請求權。

也就是說,國家只承認百分之二十之內的利息,再高就不合法,不能通過法律手段合法解決。

換句話說,借錢人最多隻需要承擔每年百分十二十的利息,比今天對於高利貸的認定標準還要低(百分之二十四)。

同時,國家一再出臺法律,對於放高利貸且強行索要的,給予嚴懲。

以陝西為例,1935年出臺法律依法嚴懲高利貸強行索要者。

第三,民國時期,高利貸普遍但並非很嚴重

極左時代文藝作品的誇大而已。

實際上,民國時期,由於不存在今天的銀行金融業,農民借貸的對象多是地主,還有富商。

因為地主、富商基本都是個體商人,其實不具備很強的要債能力,對於借錢是比較謹慎的。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一些地方願意借錢的地主、富商很少,自然利息會高一些。

但即便如此,也不存在特別驚人的高利貸。

根據統計,以1934年的全國調查數據。

浙江省的借貸,年利率在百分之十以下的42%,在百分之十到二十的57%,剩下僅有1%在百分二十到三十。

浙江省鄰省福建,也差不多,年利率在百分之十以下的31%,在百分之十到二十的65%,僅有4%在百分二十到三十。

自然,也有利息較高的省份,主要是一些特別貧窮的地區。

比如《白毛女》的產地河北,在百分二十到三十利息的高達43%,在全國排行第三。

一般認為,這基本都是天災有關係,當年河北經常發生大水災。

第四,國民政府以致力於解決高利貸問題

除了出臺各種法律禁止,政府還有很多手段。

比如銀行發現低息貸款、建立地方農業合作基金、設立倉庫(可以藉口糧給農民救急)。

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效果。

遺憾的是,實施的時間,基本都在抗戰爆發前後。

隨著抗戰和內戰爆發,全國陷入大規模戰爭,國家金融幾乎崩潰,這些措施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小。

第五,白毛女文藝作品不合理的地方。

通過薩沙上面的東西,大家應該發現了作品很多地方不合理。

比如,楊白勞借了黃世仁的利滾利,根據民國法律是不需要承擔超過百分之二十部分的。


同時,除非楊白勞主動願意,否則也不允許讓楊白勞自己或者女兒喜兒做工來還債。這是違法行為,完全可以通過法律解決,救回喜兒,為什麼莫名其妙的自殺?除非,楊白勞和《駱駝祥子》裡面的垃圾父親二強子一樣,將女兒主動賣給黃世仁做妾。


還有,黃世仁姦汙喜兒,同高利貸無關,是黃世仁本人的犯罪行為。喜兒可以去司法機關告狀,黃世仁不但會被嚴懲,更在地方無法抬頭。要知道,當年的鄉紳不是有錢就行了,還特別主要鄉間的名聲。因為這裡,你不是住一代,而是十代八代。


最後,高利貸是不應該還,但是利息在百分之二十之內的欠債還是需要還的。

大家都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黃世仁的種種暴行是他的犯罪,應該受到嚴懲,但不代表楊白勞賺了點錢買白麵、頭繩、門神而不還錢就是對的。

另外,也許大家不知道,民國時期做豆腐賣豆腐其實是很賺錢的行當,也是一門很好的手藝。

當年中國人不怎麼吃肉,缺乏的蛋白質主要用豆製品補充。所以任何一個地方,不管大城市還是鄉村小鎮,賣豆腐的店鋪都是不可少的,比如魯迅筆下的豆腐西施。而豆腐雖難以製作,出售價格也不低,養活父女二人是絕對沒有問題。

而文藝作品中,說楊白勞欠賬不過25塊大洋,這其實也算不了什麼,又不是250塊。。喜兒只要去大城市做個女工,一個月收入也有8到10塊大洋,除去吃喝還能存下一大半,只需要大半年就可以還清了。就算去城裡給人做小保姆,包吃包住一個月至少也有2到4塊大洋,還是不用1年就能還清。


就算喜兒一個女孩,不願意拋頭露面去吃苦。

那麼男友大春呢?一個男性壯勞力,又喜歡喜兒。大春到哪裡不能借25塊大洋,先幫喜兒還了債,然後自己夫妻兩人苦幹還債去?

就算一時找不到工作,也可以參軍啊!

當時軍閥混戰,到處都是拼命徵兵擴大部隊的。

只要你願意當兵,軍閥徵兵處先給幾十塊現大洋安家費,然後每個月也給現錢軍餉楊家。

軍餉最少的川軍,每個月也給6到7塊現大洋,比較發達地區更是給20塊到25塊現大洋(就這樣還召不到兵呢)。

還債絕對是夠了,養活喜兒甚至她老爸都沒問題。

這編的壓根就不符合邏輯啊!

引用《傻兒師長》裡面一句著名臺詞:媽的,連書都沒編圓!


薩沙


首先說明的是《白毛女》的作者之一是原文化部副部長賀敬之先生,賀先生的家鄉是現在的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鎮賀窯村(原屬薛莊鄉)人。賀窯村向東約3公里有一座山名為寨山,寨山屬江蘇省邳州市燕子埠鎮所轄,在寨山南面的山腳下有個叫黃家樓的村子,解放前村裡有個叫黃世仁的大地主,欺男霸女,為富不仁,逼死佃戶楊白勞,女兒被迫躲進寨山,解放後喜兒才被人接下山,由於她常年躲在山洞中受盡驚嚇,以致於頭髮變得雪白,故人們見了都喊她白毛女。賀敬之有親戚在黃樓村,小時侯也常有走動,後來她根據這一素材寫作了膾炙人口的《白毛女》。


禮承天下


地主老財黃世仁的歷史原型是誰?真有《白毛女》當中這麼不堪嗎?

黃世仁的原型是誰,我不知道。瞭解黃世仁,是從電影《白毛女》和樣板戲《白毛女》之中。新中國的解放,勞苦大眾翻身當家做主,《白毛女》的故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惡霸地主黃世仁,為了霸佔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用高利貸的方式逼迫喜兒給自己當小老婆。喜兒被迫躲進深山,後來是共產黨八路軍解救了喜兒,大惡霸地主黃世仁,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鬥爭,《白毛女》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家喻戶曉,不管歷史上這段故事是真是假,黃世仁有沒有原型,這段故事推動了歷史向前發展,《白毛女》的故事不能更改。


老哥劉井隆


不知道整天為什麼老是翻歷史舊賬,什麼秦檜該不該跪?什麼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把幾百年的歷史定案也要尋根刨底地置疑推翻。今天說黃世仁是一個多麼勤勞致富,心底善良的善人,徹底顛覆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普遍認知,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所進行的革命事業是一場偉大革命!汙衊為打家劫舍的痞子運動,否定了共產黨取得政權的合法性,因為今天已經有人把土地革命中沒收地主土地說成是破壞了經濟基礎。這是公開向黨向人民宣戰!剝掉這些所謂的還歷史真相的華麗外衣,旗幟鮮明與其鬥爭徹底打碎這些地富反壞妄圖反攻倒算的美夢!

階級鬥爭將長期存在!


鷹擊長空JZY


黃世仁能夠被普羅大眾所知曉,還要虧了歌劇《白毛女》的“推波助瀾”。在該歌劇當中,黃世仁作為其中最主要的反派角色,是新中國銀幕當中第一個地主形象。他作為地主老財的代表性人物,象徵著在封建地主階級社會當中,壓榨平民百姓的現象。



該歌劇講述的是在華北的偏遠山村當中,貧農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但是地主惡霸黃世仁垂涎喜兒美色,強行逼債上門,要求楊白勞把欠他的六鬥穀子,連本帶利共25塊大洋在臘月前還給他,否則就要拿他女兒來抵債。

老實巴交的楊白勞哪有這麼多錢還給他,最後東拼西湊之下只是湊得了七塊五毛的大洋,到黃世仁家中還利息。但是黃世仁偏偏讓他本息一起還,結果硬逼著楊白勞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簽字畫押。

深感對不住女兒的楊白勞,在回家的晚上就喝下鹽滷水自殺。大年初一的當天早晨,剛剛死了父親的喜兒就被黃世仁搶到了家裡,並且和她強迫發生了關係。在這中間王大春多次搭救無果,無顏繼續留在當地,最後只好投奔了紅軍。

而喜兒的二嬸當時在黃世仁家做幫工,在他的幫助下喜兒逃出生天。可是未曾想剛剛了深山老林,就發現自己懷有了身孕。在山上艱難的生下了孩子之後,孩子還沒滿月便早早去世。多重的打擊之下,讓喜兒一夜之間白了頭髮。

由於身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喜兒為了生計所迫,經常去附近的奶奶廟拿貢果和貢品維持生活。因此難免會被人看到,於是這個村子裡面就傳起了白毛仙姑的傳說。

兩年之後王大春跟隨部隊回來,開始了減租減息的活動。為了粉碎與黃世仁為首的地主階級,他們想利用白毛仙姑的傳說。於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王大春跟隨一群人潛伏在奶奶廟附近,尋找所謂的白毛仙姑。

結果喜兒當天晚上正要去找供果,因此喜兒被搭救了出來。不久之後地主也被鎮壓下來,喜兒也報了當年的仇,重新回到了原先的村子。很快與王大春過上幸福的生活,原來白的頭髮也很快黑了回去。

真實歷史上確實有黃世仁這個人物,但是他的經歷完全和電影當中的相反。幾十年來一直揹負著罵名,甚至是要比竇娥還冤。之所以會有後來的“顛倒黑白”,那是因為我們比較特殊的時代需要。

黃世仁的爺爺叫做黃運全,本來是一個比較老實本分的農民。經過半輩子的辛苦打拼,40多歲的時候買下了15畝地,成為了一個小的地主。又經過半輩子的努力,傳到他兒子黃起龍手中的時候已經有了100多畝。

黃啟龍是黃世仁老來得子,小時候稀罕的不得了。剛剛會走沒多久,就把他送到了當地最好的私塾讀書。等到黃啟龍長大成人的時候,已經是個知書達理的知識分子。等到父親去世之後,繼承下來了父親的土地。又靠著自己打拼,範圍滾到了將近千畝範圍。

他之前是父親的獨子,等到他這一輩的時候,一下子生下來了五個兒子。由於他之前受過教育,所以給兒子取名為:仁、義、禮、智、信。黃世仁則是五個兒子中的老大,等到成人之後,自然接了父親的班。兄弟幾人分了家產,黃世仁分得最多。

由於黃世仁自幼好學,甚至差點考中過當地的秀才。而且宅心仁厚,經常救濟周圍的貧苦鄰居。在當地也擁有著很好的口碑,被人稱作是黃大善人。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黃世仁作為地主,擁有者一妻七妾,兒女成群。


至於影片當中的楊白勞,則是黃世仁的發小。楊白勞的父親是楊洪業,都有著祖傳的治豆腐手藝,在當地一直賣豆腐。後來由於父親中年早逝,20多歲的楊白勞接下了父親的行當。可惜太過年輕,吃不了這份苦。很快染上了煙癮、毒癮,漸漸的豆腐行當做不下去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由於楊白勞還不起別人的賭債,甚至是越滾越大,欠到了500多塊大洋。最後只好去求這位發小,從他這裡借來了錢還清了債務。但是不改之前毛病,很快老婆就跑了。楊白勞深感無臉見人,就偷偷的喝了做豆腐的滷水自殺。

而喜兒是楊白勞的獨生女,黃世仁念在多年的情分上。不僅幫著把楊白勞下葬,而且還收養了喜兒。畢竟對於這種地主來說,多一張嘴沒什麼區別。但是後來為了需要,他的經歷則是完全變了味。


在晉察冀地區有一個流傳了幾百年的傳說,是關於白毛仙姑的故事。是說在河北省平山縣內的一座山洞,住著一位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她法力無邊化身正義的代表,為貧苦百姓懲惡揚善。所以很多人都會前去上供,結果造成在抗戰時期的動員大會無法召開。

為了發揚政治的需要,西北戰地服務團的一位作家,根據這個傳奇編寫了一則故事。主要是為了“破除迷信,發動群眾力量”,這只不過是《白毛女》的雛形。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延安文藝院長周楊,根據這個傳說以及河北地主的情況,創造了歌劇白毛女。

而歌劇主要的內容,則是後來一直所流傳的故事。突出的主要是舊社會的結束,以及新社會的開始。為了豐富藝術形象,在裡面修改摻雜了很多莫須有的故事。漸漸形成了一種“舊社會讓人成了鬼,新社會讓鬼成了人”的思想。


在舊社會當中,類似於歌劇當中黃世仁的地主階級有沒有?毋庸置疑的是肯定有,只不過不該把黃世仁的名字直接拿來用,冤枉了人家幾十年。而該部歌劇的大火,也看出我們當時民眾對於地主階級的痛惡,以及百姓之間的共鳴。


史之策


首先要說明白的一件事是:《白毛女》是文藝作品不是報告文學。

文藝作品當中的人物,都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提煉的代表性人物,黃世仁這個人物也不例外。

如果說黃世仁這個人物有原型的話,那肯定不是一個人,而是當時整個地主階級的代表。

白毛女也是一樣。是當時受壓迫受迫害的廣大勞動人民的代表。

《白毛女》的故事,在中國四十歲以上年紀的人當中知名度相當高,藝術表現形式也有多種:話劇,歌劇,芭蕾舞劇等等。

《白毛女》的故事並不複雜,它所表達的主題就是一個: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如今,有一股風氣,那就是“翻案”的風氣,有為大地主“劉文彩”翻案的,也有為“黃世仁”翻案的。估計正在琢磨給“南霸天”翻案呢!

試圖找一個黃世仁的原型並把這個原型打扮成“道德高尚,勤勞致富,有情有義”的大善人讚美一番,再找出一個楊白勞的原型描繪成“好逸惡勞,奸懶饞滑,吸毒敗家,欠債不還”的二賴子惡棍抨擊一番。

這樣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當時的地主階級都是“正人君子,大善人”的話,勞動人民為什麼要反抗,為什麼要去打倒地主階級?

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推翻一個腐朽,落後,醜惡的舊社會,是一場偉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的目的,就是把最廣大的勞動人民從壓迫中就放出來,把依靠剝削來壓迫和殘害勞動人民的反動階級徹底消滅。

有了這些,才有我們的今天。

這就是歷史的事實,不容歪曲的事實!


步武堂


周扒皮、黃世仁等剝削分子冷酷無情的行為,我們現代中青年人都通過影視和小說了解到的。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他們冷酷無情欺壓老百姓,但我們根據自己周邊發生的事情,相信影視中壞人行為真實存在。

農村進城在私營企業打工的人員,有不少人體會到老闆的冷酷與貪婪。有的老闆強迫員工加班卻不按規定支付工資、加班費。企業老闆自己花天酒地,卻置工人死活不管,讓工人工作在危險的環境。他們的剝削行為甚至比周扒皮還惡毒。

高利貸、校園貸用借款人鉅額債務,有人家破人亡,有人妻離子散,有人流落他鄉。高利貸或校園貸的討債者,他們討債的行為並不比黃世仁仁慈,有的行為比黃世仁惡毒多了。

本人致力於社會問題研究,願意回答社會,請關注我的頭條,歡迎評論互動,請給我多點贊。


429方寸世界


黃世仁,在《白毛女》這個戲裡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經過藝術加工的典型人物。而說他壞,那是對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榨農民的一個形象的藝術表現形式。說地主壞,不是說哪個地主壞,哪個地主好。沒有黃世仁壞,而南霸天好的一說,說的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這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剩餘勞動,具體表現為勞動力、地租、高利貸利息等等。而到具體的人,想來黃世仁、劉文采等,他們家境都比較好,都會上學讀書,就是老百姓說的識文斷字的。比一般人會更加的溫文爾雅,溫良恭儉讓。再說中國傳統,人們都希望在鄉黨中留下好的名聲,自不會去自毀清譽。現在有一些人別有用心的要為“黃世仁”、“綠世仁”的翻案,其實這些人心裡明白,靠炒作黃世仁好不好、是不是戲裡演的那樣等是辦不到,只不過騙騙不願思考的人罷了。要想給封建制度翻案,為封建地主階級招魂,累死你也是辦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