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中國的地位怎麼樣?

歷史的過錯


很多人認為延安的重要性,源於七八十年前的那段輝煌歷史,之前的延安只是個默默無聞的邊塞小城。邊塞不假,但延安在歷史上可不是小城,那是事關歷代朝廷安危的軍事重鎮。

秦昭襄王(秦始皇曾祖)時,延安設有高奴縣,治所就在市區。延安位於秦都咸陽以北,而延安以北過了上郡(榆林境內),就是匈奴。對秦朝來說,守住高奴(延安),進可攻匈奴,退可守咸陽。

西漢和秦差不多,延安也是防禦匈奴的重鎮。漢朝人口較多,朝廷有能力往延安等地輸送大量移民,在此屯兵,有備無患。東漢定都洛陽,延安就失去了屏藩國都的作用,幾乎被“遺棄”。東漢末年,諸侯在中原打打殺殺,就沒人關注延安,成了羌胡人的樂園。

五胡十六國,群雄在西北片場逐鹿,延安的重要性突顯起來。都知道梟雄赫連勃勃吧,他在未發跡前投靠後秦皇帝姚興。姚興很欣賞強壯的勃勃,差點沒認作乾兒子。為了壯大勃勃的勢力,姚興把三城等地的3萬兵馬交給勃勃管理。

三城,就是延安。

勃勃反咬姚興一口時,三城成了後秦與勃勃大夏國交界的重鎮,雙方在此爭來爭去。後秦國都在長安,勃勃騎兵攻下三城,姚光就需要考慮去哪要飯了。

西魏是後秦的翻版,三城又成了長安門戶。入隋後,延安郡設立,唐朝時沒啥變化,延安郡又稱延州,依然為國都長安北面的重要門戶。唐朝早就把突厥打個半死,北方基本沒有什麼威脅。到了宋朝,由於西夏的出現,延安成了北宋防禦西夏的軍事重鎮。公元1040年,西夏皇帝李元昊取得三川口大捷後,就差點攻破延州(延安)。而只要拿下延安,李元夏有就足夠的把握吃掉關中。

北宋西陲危急!一代名臣范仲淹主動請纓,出知延州,對付李元昊。范仲淹到任後,用雷霆手段改變軍隊積習,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宋軍。雖然和西夏軍互有勝負,但至少能挺住李元昊針對延安的三板斧了。延安成了北宋防禦西夏的定海神針,再加上有范仲淹坐鎮,西夏人認慫。他們有一句話,說我們從沒有對延州有非分之想,何況現在有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有數萬甲兵,惹不起。

西夏怎麼可能對延安沒想法呢。北宋控制延安,只要再向西北推進數百里,就是西夏國都興府(寧夏銀川)。北宋控制延安一天,西夏就吃不香睡不著。反之也一樣,萬一讓西夏攻佔延安,延安是長安的門戶,延安要丟了,整個陝北守不住不說,關中也保不住。關中要丟了,往東過潼關就是北宋的西京洛陽、東京汴梁……

延安事關北宋西線的安危,地位類似南北朝時的壽陽(安徽淮南)之於建康(江蘇南京),誰丟誰就陷入被動。

北宋對延安的重視,從區劃級別上可以看出來。延安一直叫延州,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延安由州升格為府。當時北宋的永興軍路只有兩個府,一個是漢唐舊都長安京兆府,一個就是延安府。慶州後來升為慶陽府,但已是公元1125年,北宋滅亡前夕。北宋的重點是和強勢崛起的金朝扯牛皮,誰還管西夏惦記延安府呢。

延安府的重要性,在小說《水滸傳》有所體現。第一回就是《王教頭私走延安府》,教頭王進得罪太尉高俅,帶著老孃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王進辭行時對史進說:我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際,足能讓我安身立命。得罪高俅不怕,只要去延安從戎,高俅就不敢把他怎麼樣。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應了延安在北宋軍事上的重要性,即使是高俅,也不敢在延安玩火。

金朝時的延安還是延安府,元朝稱延安路,明清兩朝稱延安府。不過到了明末,延安府出了兩個著名的反王:高迎祥(安塞人)、李自成(米脂人,一說是橫山人)。張獻忠不是延安人,但他年輕時曾在延安府衙門當過捕快,後被革了職,差點被砍頭。

這幾位和延安有關的江湖草莽英雄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地圖帝


從歷史意義來說,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陝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十三年間,這裡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這段歷史決定了延安在新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1941年-1942年,由於國民黨的封鎖和包圍,我黨我軍處於極度困難之中,有時甚至到了難以生存的地步。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毛澤東同志於1939年2月在黨中央召開的生產動員幹部大會上向大家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嚴峻的形勢迫使我們黨和軍隊不得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困難。延安廣大軍民是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基本達到了豐衣足食,為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寶塔山下的守望者


向延安致敬!

延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延安”道路定中國(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可以這樣說:沒有延安,就沒有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延安,是中國奪取革命勝利的偉大實踐,是延安創造了中國特色和特色中國,完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基力,創造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延安精神,延安道路,永放光輝。

延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文化的開創者,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文化的時代輝煌。延安,走出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創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就是延安在中國的地位,這就是延安經濟社會的偉大生產力與核心競爭力。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延安,一個對全中國解放做出巨大貢獻的城市,全國的知名度那是不用說的。這樣一個4線城市,由於延安城區出地面積少,城市發展受限制,居民還有好多居住在溝坡的窯洞,平房,所以延安市政府開山填溝建設延安新區,5年過去了,雖然有所變化,但是我感覺還是太慢,作為延安人,我希望國家多多支持,各方多多支持,加快延安棚戶區拆遷,加快延安新區建設,為廣大延安人提供一個美好的居住環境。


一直向前69858732


中國最具紅色革命價值的兩個地方:“南井岡、北延安”!

“革命搖籃”——井岡山

“革命聖地”——延安

好多人去延安旅遊,開車走走,下車停停,景點拍拍照就完事了……

但是,

有誰能夠體會在那個極度貧困的年代,它是無數仁人志士、熱血愛國之人心中的聖地?

又有誰能夠體會,在那個中華民族將要亡國滅種之際,紅色政黨挺起了民族脊樑?

延安,中華民族的“革命聖地”!


贏了吹輸了黑


延安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今主要作為一個革命聖地,很多人來到延安來了解曾經在這裡發生的故事,延安這座城市也是中國歷史的見證。在很多年前,這塊紅色的土地令很多人心馳神往,心懷同一個理想信念,許多有識之士來到延安,共築延安的輝煌、中國的輝煌。在很多有識之士的共同奮鬥下,“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延安和整個陝北紅區一道成為了黨由武裝鬥爭走向全面勝利的革命聖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延安與其他革命根據地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文化的繁榮。在當年那些穿過封鎖線來到延安的眾多平凡的年輕人中,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丁玲、冼星海、艾青這些熟識的名字。1942年5月在延安楊家嶺中共中央辦公廳外的土坡上,延安文藝座談會確定了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針,中國新文藝運動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延安本地通


延安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總部所在地,是敵後戰場的總指揮部。因此,無論從抗日戰爭,還是從當前執政黨的角度,延安都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不過從經濟角度,延安位於陝北貧瘠之地,既不通海,又少特產,更位於整體落後的西北,發展經濟是不利的。現在利用其歷史地位,打文化、歷史、紅色旅遊的經濟牌,是一種比較好的思路,但應該避免庸俗化和氾濫。


巴山夜雨涮鍋


延安位於陝北南半部,地處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屬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北接

榆林市

,南連

咸陽市

銅川市

渭南

市,東隔

黃河

與山西省

臨汾市

呂梁市

相望,西依

子午嶺

甘肅省

慶陽市為鄰。


五湖四海傷不起


延安,是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地,抗日戰爭時期敵後抗戰八路軍和新四軍等的司令部,愛國熱血青年的精神聖地,解放戰爭中前期的指揮部,“雙手摟定寶塔山”,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隨西方人斯諾,史沫特萊,白求恩,包瑞德等在西方世界的傳波,在世界抗戰史上具有了不巧的歷史意義和精神價值,不應忘記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對延安精神形成的巨大貢獻。


手機用戶4141083886


毛主席曾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十三個春秋,艱苦奮鬥,浴血奮戰,從而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延安也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政治地位獨一無二,號稱革命聖地,新中國成立後,延安人民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大力發揚延安精神,不等,不靠,不要,憑著千萬雙勞動之手,徹底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現在的延安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延安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更為億萬人民所矚目,延安正在向著新時代美好藍圖大步向前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