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集團兩項科研成果順利通過鑑定

由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白酒近紅外在線摘酒技術研究及應用》和《白酒品質保障綜合標準化體系的研究與應用》兩項科研成果,在北京順利通過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鑑定,兩項成果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鑑定會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處副處長劉晶晶主持,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擔任主任委員領銜組成專家團隊,鑑定專家包括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教授哈益明,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授熊正河,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彭彥昆、韓東海,中國標準出版社社長助理楊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楊躍翔,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主任王獻新。

鑑定會上,技術質量中心負責人就古井近年來的發展狀況和在科技創新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向評審專家組進行介紹。經過詳細審閱鑑定資料、現場質詢、討論和評議,鑑定委員會專家認為兩項科研項目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對成果進一步加快推廣與應用,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王延才理事長對這兩項科研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白酒行業是中國傳統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井貢酒作為中國老八大名酒,在科研投入上不斷髮力,這兩項科研成果對推動中國白酒由粗放生產向精細化控制提供了技術保障,為進一步提高白酒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古井集團近幾年的發展業界有目共睹,王延才希望,古井今後要適應市場需求,繼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分享科研創新成果,不斷為白酒行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白酒近紅外在線摘酒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首次將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應用於白酒生產的摘酒過程,實現了白酒蒸餾過程中不同品質酒體的判別區分,以及白酒主要理化指標的在線實時監控。項目技術創新性強,填補了白酒在線摘酒技術的空白,為白酒行業實現智能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白酒品質保障綜合標準化體系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綜合運用風險預警思維和標準化系統工程理論,通過建立和完善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風險系統排查監測體系、風險信息預警體系、質量標準化體系,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食品質量保障系統。該系統對影響白酒質量安全的風險因子進行成體系的排查與評估,併為制定企業內控標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該項目運用白酒全生命週期質量管控系統等質量管理工具,推動公司風險預警體系、風險系統排查體系、質量標準化體系的持續提升,實現釀酒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管控,切實保障公司產品的質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