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歲歲重陽,今有重陽。今天有幸在美麗的文登,登上了道教名山--聖經山。

聖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文登西北20公里處,昆嵛山前懷,方圓近8平方公里。區內有天然老子頭像和《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聖人與聖經同時出現在這裡,神秘莫測,似有天意,玄之又玄,故名“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聖經山歷來被道家視為大化仙境。金元時期,王重陽收邱處機等“北七真人”為徒在此傳佈道,創立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陽也因此得成正果,成了全真派開山鼻祖。道教全真派在此發祥後,迅速傳播,成為元、明兩朝的正統教派,倍受推崇,盛極一時。因此,聖經山又是一座天然的道教博物館,山上道教遺址遍佈。如“天然老子頭像”,“聖經摩崖石刻”、“混元殿”、“臥仙石”、“眾仙墳”、“聚仙台”、“會仙橋”、“老君廟”、“玉皇閣”、“東華宮”、“三清殿”等等,景點達46處之多,可謂滿山皆神話,無處不天機,自古便被譽為人間仙境,遊人不絕,留下了數不清的詩文墨跡。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紫府洞天--東華宮,原名“東華觀”,位於風景秀麗的聖經山紫金峰前,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道教全真派第一祖師王玄甫曾在此處結草菴,額稱“東華觀”。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東華宮以三凊殿、太乙殿、五祖殿、三官殿、山門殿為正殿,東、西十個側殿和兩個跨院等仿古建築組成(建築面積5780平方米),該建築群均為全木質結構,方磚鋪地,按清代官式建築彩畫中的旋子彩畫樣式繪製。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三清殿”為東華宮12個單體建築之首。殿內供奉著道教“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合謂三清。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東華宮全景圖。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東華宮是聖經山景區的重要宮觀,與紫霞宮、老子文化廣場、全真觀、契遇奄、長春觀、混元殿、朝陽洞、東華洞、玉皇閣、老君廟、《道德經》摩崖石刻等組成了集道教全真文化與聖經山生態養生於一體的高質量、高品位的旅遊勝地。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道士李道元於紫金峰前開石洞,稱“東華洞”,鑿五祖七真等法身像。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天門”這兩個字是歷史留下來的。它是紫金峰又一奇景。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登著“天梯”,踏上“天台”,再鼓勁往上數十步,就是天成塔,亦叫道塔。塔高5米,17層,取“七上”之意。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紫金峰頂東側的廟宇,即老君廟。廟內供奉著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道教尊為祖師,稱太上老君。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紫金峰鳥瞰。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聖經山全景圖。

重陽節喜登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

1991年5月,中國道教協會、中國旅遊文化學會、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及海內外道家學者140餘人在文登舉行研討會,公認此地為“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

每年5月20日至22日,聖經山都舉行文登昆嵛山會,推出民間藝術表演、道教全真尋根遊、書法石刻文化研修、經貿洽談等活動,每年都吸引數百名日本、韓國、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來賓參加盛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