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 爐火應爲先

開門七件事 爐火應為先

蜂窩煤爐子

前些天,在北京規劃博物館看到老崇文區,也就是現下的東城區舊城改造沙盤上展示了前門一帶老商業街和舊居民區一些四合院、大雜院改建後的模型,很漂亮、很現代,也很舒適,起碼,不似舊時的民居平房,每天燒水、做飯離不開爐子,春夏秋三季要防備爐火熄滅,飲食無著。寒冬臘月取暖要在室內安爐子、架煙囪、窗戶上頭還要安上風斗。俗語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這七件事的基礎就是爐子,離開它,七件事一事無成,火,真的是生命之源。

開門七件事 爐火應為先

也就是二十來年前,北京城裡使用煤氣天然氣還不是十分普遍,無論是居家過日子,還是企事業單位,取暖大都是燒鑄鐵煤爐子,飲水燒飯當然也是以燒煤為主。近年來,為了藍天保衛戰的勝利,燒煤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爐子也變作古董。可是回憶起當年點火生爐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是一所從小學到高中一貫制的學校,它建立在北京先農壇的一隅,每年冬天,從11月15日到來年的3月15日,教室的取暖就是個大工程,雖說中間有個寒假,可需要生爐子的時間也是不短呢。幾百間教室和教師辦公室裡就是幾百只爐子需要點燃。老師辦公室和小學低年級教室由教工負責,從小學三年級以上、直到高三,所有的爐子點燃和放學後的熄滅爐火都由學生自己解決,學校只負責提供煤塊,引火用的廢紙、木柴則由各個班級自理。學生們用手推車從學校的堆煤場按配額,把煤塊推回教室,堆在一角,班裡學生則分成若干小組輪流值班,每天早上負責生火點爐子。當年的孩子們動手能力都很強,即使有個別差點的學生,讓手巧的孩子帶帶,有幾次也就能把爐子點燃了。輪到值日生爐子的時候,值日生就得記住自己要從家裡帶來廢紙和木柴,否則,面對著大大小小的煤塊,是不可能點燃的。偶爾遇到這種情形,高年級的學生會去巧取豪奪,低年級的孩子們就慘嘍。每年冬天,因為生爐子都會在學生中發生摩擦,甚至釀成流血事件。當年的學生也奇怪,不論是好學生還是頑劣之徒,對待輪流值日生爐子這件事情,似乎都是十分擔當的。

當年,我家住在南城的一個院落,現而今,這個院子早已隨著舊城改造蕩然無存,代之以花團錦簇的大片綠地。某日,舊地重遊,我曾經對朋友戲謔說,完嘍!以後我一旦發達了,想建個久居之地的紀念館都沒戲啦!朋友嗤之以鼻曰:就是不拆,你這輩子也是沒戲!

開門七件事 爐火應為先

煤球

過去京城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火爐子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物資,燒水、做飯、取暖都離不開它,特別是冬天,每天晚上封火,就是個麻煩事。起先燒的是煤球,晚上封火前先要添加煤球,待煤球燒一小會兒再用火蓋兒蓋好,爐子上架壺水,用餘溫使之加熱,早晨用來洗漱。此時一定要檢查煙囪與爐子結合部的爐擋是否開著,否則,中煤氣可不是鬧著玩的。還要看看下面的爐門是否開閉適當,全關上爐火會憋死,爐門開大了,火會著荒了、燒乏了,寒冬臘月裡,挨凍可不是滋味,第二天早上就得重新點火生爐子,生爐子是個技術活,弄不好,搞得到處濃煙滾滾、爐子也生不著。以後改燒蜂窩煤,南方也有地方稱之為藕煤,這個稱呼更形象,而且又有詩意。雖然蜂窩煤存放起來比煤球省地方,操作也簡單了一些,但是與現在的天然氣相比仍舊麻煩。梁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中說,他家

舊時在爐子上長年坐一個水汆兒,水汆兒裡煮著濃得發苦的茶滷,想喝茶時用茶滷兌上開水,這段舊時京華風俗的描寫,會引發不少人的悠長回味。外頭寒風凜冽、天乾物燥,掀開門口的棉門簾進得屋裡,爐子上坐著的水壺滋潤得室內一片氤氳,混合著家居特有的混合氣味,那種溫暖是暖氣不能比擬的。

爐子一般是鑄鐵製作的,黑黢黢蹲在室內,透著敦實厚重,爐膛形狀是上小下大,上邊是或圓或方的爐臺。會過日子的人家兒會給它增加一些附件,以便發揮其最大功效。家裡有嬰兒的,會置辦一個鐵絲編就或者是竹篾編成的烘籠,架在上面烘烤洗過的小衣服、尿褯子,到一個人家不用看是不是有嬰兒,只要用鼻子一嗅,就能知道,因為滿屋子都瀰漫著小孩子特有的奶味和尿騷味的混合。爐膛上一般會安裝一圈烘烤用的鐵架子,這東西沒處可買,只能自己做,從中也能看出主人是否手巧,我家的當然很漂亮了,因為家父有一雙巧手。烤個饅頭、窩頭片類的食物,很是方便。土豆、紅薯切片放在上面,有半天也就烘烤熟了。

開門七件事 爐火應為先

記得那時逢年過節才有憑副食簿供應的帶魚,又寬又好的是一斤0.38元。物以希為貴,孩子們輕易嘗不到葷腥,得來不易的帶魚,一定要使其價值最大化,我們連魚刺也不會放過。吃過帶魚以後,我和妹妹會爭著把桌子上的魚刺收集起來,洗淨後放在爐臺上,烤得又酥又脆,將魚刺夾在烤得焦黃的窩頭片裡,就是一道珍饈,而且補鈣,遠比現下的什麼三明治、漢堡包、肉夾饃好吃。我們兄妹就像三隻小貓盯著魚一樣的盯著自己烤的魚刺,我常常會乘機偷妹妹的勞動果實,引得妹妹哭哭啼啼,引得家長一通責罵。我們也曾經用其他魚刺試過,但是效果都沒有帶魚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