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 炉火应为先

开门七件事 炉火应为先

蜂窝煤炉子

前些天,在北京规划博物馆看到老崇文区,也就是现下的东城区旧城改造沙盘上展示了前门一带老商业街和旧居民区一些四合院、大杂院改建后的模型,很漂亮、很现代,也很舒适,起码,不似旧时的民居平房,每天烧水、做饭离不开炉子,春夏秋三季要防备炉火熄灭,饮食无着。寒冬腊月取暖要在室内安炉子、架烟囱、窗户上头还要安上风斗。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这七件事的基础就是炉子,离开它,七件事一事无成,火,真的是生命之源。

开门七件事 炉火应为先

也就是二十来年前,北京城里使用煤气天然气还不是十分普遍,无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企事业单位,取暖大都是烧铸铁煤炉子,饮水烧饭当然也是以烧煤为主。近年来,为了蓝天保卫战的胜利,烧煤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炉子也变作古董。可是回忆起当年点火生炉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一贯制的学校,它建立在北京先农坛的一隅,每年冬天,从11月15日到来年的3月15日,教室的取暖就是个大工程,虽说中间有个寒假,可需要生炉子的时间也是不短呢。几百间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里就是几百只炉子需要点燃。老师办公室和小学低年级教室由教工负责,从小学三年级以上、直到高三,所有的炉子点燃和放学后的熄灭炉火都由学生自己解决,学校只负责提供煤块,引火用的废纸、木柴则由各个班级自理。学生们用手推车从学校的堆煤场按配额,把煤块推回教室,堆在一角,班里学生则分成若干小组轮流值班,每天早上负责生火点炉子。当年的孩子们动手能力都很强,即使有个别差点的学生,让手巧的孩子带带,有几次也就能把炉子点燃了。轮到值日生炉子的时候,值日生就得记住自己要从家里带来废纸和木柴,否则,面对着大大小小的煤块,是不可能点燃的。偶尔遇到这种情形,高年级的学生会去巧取豪夺,低年级的孩子们就惨喽。每年冬天,因为生炉子都会在学生中发生摩擦,甚至酿成流血事件。当年的学生也奇怪,不论是好学生还是顽劣之徒,对待轮流值日生炉子这件事情,似乎都是十分担当的。

当年,我家住在南城的一个院落,现而今,这个院子早已随着旧城改造荡然无存,代之以花团锦簇的大片绿地。某日,旧地重游,我曾经对朋友戏谑说,完喽!以后我一旦发达了,想建个久居之地的纪念馆都没戏啦!朋友嗤之以鼻曰:就是不拆,你这辈子也是没戏!

开门七件事 炉火应为先

煤球

过去京城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火炉子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物资,烧水、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它,特别是冬天,每天晚上封火,就是个麻烦事。起先烧的是煤球,晚上封火前先要添加煤球,待煤球烧一小会儿再用火盖儿盖好,炉子上架壶水,用余温使之加热,早晨用来洗漱。此时一定要检查烟囱与炉子结合部的炉挡是否开着,否则,中煤气可不是闹着玩的。还要看看下面的炉门是否开闭适当,全关上炉火会憋死,炉门开大了,火会着荒了、烧乏了,寒冬腊月里,挨冻可不是滋味,第二天早上就得重新点火生炉子,生炉子是个技术活,弄不好,搞得到处浓烟滚滚、炉子也生不着。以后改烧蜂窝煤,南方也有地方称之为藕煤,这个称呼更形象,而且又有诗意。虽然蜂窝煤存放起来比煤球省地方,操作也简单了一些,但是与现在的天然气相比仍旧麻烦。梁实秋先生在《雅舍小品》中说,他家

旧时在炉子上长年坐一个水汆儿,水汆儿里煮着浓得发苦的茶卤,想喝茶时用茶卤兑上开水,这段旧时京华风俗的描写,会引发不少人的悠长回味。外头寒风凛冽、天干物燥,掀开门口的棉门帘进得屋里,炉子上坐着的水壶滋润得室内一片氤氲,混合着家居特有的混合气味,那种温暖是暖气不能比拟的。

炉子一般是铸铁制作的,黑黢黢蹲在室内,透着敦实厚重,炉膛形状是上小下大,上边是或圆或方的炉台。会过日子的人家儿会给它增加一些附件,以便发挥其最大功效。家里有婴儿的,会置办一个铁丝编就或者是竹篾编成的烘笼,架在上面烘烤洗过的小衣服、尿褯子,到一个人家不用看是不是有婴儿,只要用鼻子一嗅,就能知道,因为满屋子都弥漫着小孩子特有的奶味和尿骚味的混合。炉膛上一般会安装一圈烘烤用的铁架子,这东西没处可买,只能自己做,从中也能看出主人是否手巧,我家的当然很漂亮了,因为家父有一双巧手。烤个馒头、窝头片类的食物,很是方便。土豆、红薯切片放在上面,有半天也就烘烤熟了。

开门七件事 炉火应为先

记得那时逢年过节才有凭副食簿供应的带鱼,又宽又好的是一斤0.38元。物以希为贵,孩子们轻易尝不到荤腥,得来不易的带鱼,一定要使其价值最大化,我们连鱼刺也不会放过。吃过带鱼以后,我和妹妹会争着把桌子上的鱼刺收集起来,洗净后放在炉台上,烤得又酥又脆,将鱼刺夹在烤得焦黄的窝头片里,就是一道珍馐,而且补钙,远比现下的什么三明治、汉堡包、肉夹馍好吃。我们兄妹就像三只小猫盯着鱼一样的盯着自己烤的鱼刺,我常常会乘机偷妹妹的劳动果实,引得妹妹哭哭啼啼,引得家长一通责骂。我们也曾经用其他鱼刺试过,但是效果都没有带鱼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