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俗,您可能有些不知道的

中国地盘大,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

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添丁进口,每个地方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

老话说的好: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也许在你这里总在用这个方式表达喜庆,在另一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办丧事呢。

所以说,所谓的习俗可以遵循,当做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继承,但是千万不要陷入迷信的泥潭。

关于习俗,您可能有些不知道的

比如说,开封通许县,家里不幸有人作古,所有街坊四邻全都要无偿帮忙,个别地方甚至都不管饭。亲朋好友来吊唁的,只能吃大锅乱炖的菜,而且这些菜基本上都是亲朋们带来摆供的,给驾鹤西游的以及周围看热闹的看完后直接进了厨房由师傅们做熟了给所有人吃。

同样是开封,离通许区区二三十公里的祥符区靠近开封一带,以及商丘亳州等地又不一样,人家那里的丧事一样的大排延宴,流水席鸡鸭鱼肉随到随用。哪怕你只是一个过客,只要花两块钱买份烧纸拿过来就可以随时享用丰盛大餐。说实话,你让吃大锅菜地方的人看到了,说不上是丧事还是喜事。知道是丧事了,还以为庆祝爹妈早登极乐呢!

关于习俗,您可能有些不知道的

同样是入土为安,各地的朝向也不一样。豫东大部分都是头北脚南,但是到登封洛阳,很多却是头西脚东。也还有西藏部分地方把爹妈扔湖里河里,还有某个民族要把人剁吧剁吧喂鸟或者狼,你能说这些人都下地狱了吗!

说点高兴的吧,结婚大部分都是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没错吧。中国大部分地区结婚都讲究不能过午,特别是中原地带,说是下午晚上娶媳妇娶的是寡妇。更有地方说晚上是老鼠嫁闺女的。

不过呢,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娶媳妇都是在天将傍晚时候男方吹吹打打往女方家走,人家也是几千几百年的过来了,也没听说这么办事的就家门不幸。

更有甚者,搞对象也被赋予了很多神秘兮兮的东西,什么这个属相跟那个不合,这个八字和那个不对等等不一而足,有时候生生将俩人拆散。

关于习俗,您可能有些不知道的

有些地方甚至编成顺口溜:女大三抱金砖。但是有人按这个模式去找,家里照样一贫如洗,这怎么解释呢?

要编这样的顺口溜其实很容易的,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抱金块;女大四,生儿子;女大五,金如土;女大六,钱生锈;女大七,老有依。。。。。。女大万,生一片。。。。。。

所谓的习俗,其实也就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一种习惯,大家都按这样去做就是了。假如某个人特类独行,就被别人视为另类叛逆。

关于习俗,您可能有些不知道的

据说浙江某些地方,父母在世没见怎么孝顺,下世后的坟墓修的一个比一个豪华,有些家底薄的甚至为这个负债累累。(浙江的朋友请谅解,小编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所见,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风俗习惯,可以有继承,但是不能什么都一味照搬,种种实例说明,所谓的风俗也仅限于习惯而已。想让家业兴旺儿孙满堂,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待父母,体恤家人,关照朋友。

归根结底其实也就一句话:还是良心最重要!

欢迎您的批评指正,更期待您的关注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