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白金标,服务好大众跑者的马拉松才值得炫耀!

今年国内马拉松兴起一股“金标”热潮,不单要是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还要再拿个国际田径联合会金标赛事,是为“双金”。

目前国内有8个“双金”赛事,其他一些赛事都以此为目标,欲打造名头更响亮的是城市马拉松。

国内的金牌赛事相对容易,在2017年马拉松年会上,田协评出了44个。国际上的金标相对难点,中国的8个已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多的了,除此之外,尚有4个银标,2个铜标。

就在国内很多马拉松赛事“双金”梦正酣时,国际田联又出新规了,据国内马拉松竞赛管理培训机构“橙光线”崔英善老师对2019年国际田联路跑标牌赛事新政解读中透露,从2020年起,国际田联将增设“白金标”级别。

这对国际田联、对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金标白金标,服务好大众跑者的马拉松才值得炫耀!

北马毫无疑问将是白金标赛事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增容了

据悉从2020年起,国际田联路跑标牌赛事将增设白金标级别,这样以后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级别就变为:白金标、金标、银标和铜标。

新增设的白金标,是比金标还高一级别,自然有门槛:只有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金标资格的赛事,才可以申请在2020年升级为白金标赛事,且需要在2019年赛事日期的60天前联络国际田联安排评估。

白金标的难度还体现在年限上,就是一项新的赛事,要举办两年才能向国际田联申请标牌赛事,第一次申请必须从铜标开始。待你拿到金标后,连续三年,才有机会晋级白金标。

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始于2008年,当时只有金标和银标,那一年共评出49个标牌赛事,其中金标12个,国内北马和厦门均入围。

两年后的2010年,国际田联增设了铜标赛事,标牌赛事也达到了57场。从这以后,就形成了金银铜三级标牌赛事,无论是其中顶尖的金标赛事,还是整个标牌赛事数量,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到2017年,标牌赛事总额突破100,达到103场,金标赛事则基本保持在接近整个标牌赛事一半的水平,像这一年便是50场金标。

今年国际田联共有114场标牌赛事,其中金标56个,银标26个,铜标32个。分布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0个,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金标白金标,服务好大众跑者的马拉松才值得炫耀!

今年银标的太原马拉松,明年能否晋升为金标?

此次增容与中国马拉松有关?

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大型运动会上金牌最多的项目,可是论起这一项目的商业化,是远远无法与自身地位相趁的。田径也不是没有观赏性,只是无法常态化。百米竞争绝对刺激、精彩,你让博尔特他们一年比一两次可以,隔三差五地跑,就没有可操作性了。

以前国际田联有黄金联赛,后来升级为钻石联赛,也只是小规模地、为一些精英运动员提供赚取奖金的机会。

相比之下,马拉松路跑,可能是国际田联旗下参与度最广泛、商业基础最好的项目了。十来年间,标牌赛事从49个增加到114个,金牌赛事从12个增加到56个,证明了全世界范围内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

金标白金标,服务好大众跑者的马拉松才值得炫耀!

香港马拉松从2016年起,已连续三届荣膺金标荣耀。

很多事情,当中国开始重视并发展起来时,往往会对总体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国际田联此次增容,肯定不能说是因为中国马拉松近两年的火爆造成的,但毋庸讳言,中国马拉松的活跃以及对国际标牌赛事的迫切需求,对国际田联的增容产生了推动作用。

像全球两个马拉松赛事开展得更好的美国和日本,在标牌赛事上一直维系着一种稳定和平衡。在2008年标牌赛事初创时,美国有5个比赛在列,日本则高达10个,今年的标牌赛事中,这两个数字都没有变,当然赛事发生了变化。

美国的5个标牌赛事,有3个是六大满贯之列:波士顿、芝加哥和纽约马拉松。另外两个是休斯敦同一天举行的两个比赛,半马金标,全马银标。

换言之,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他们的标牌赛事需求并不强烈。尤其在日本,马拉松比赛多如牛毛,有些比赛并不是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可是一样办得很规范,在跑者中口碑甚佳。

中国马拉松运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直接体现在对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需求上。从2008年起到2012年,国内金标赛事一直是北马和厦马,扬州半马在后两年当选为银标。

2013年是个转折点,国内一下有了4个金标,随后,一些赛事也加入到铜标系列。2016年增加到5金1银3铜,2017年为5金3银4铜,突破了10个。

今年再度实现高速增长,8金4银2铜。更关键的是,很多新办的赛事以及一些老牌赛事,都公开表达了对国际金标的诉求。

国际田联对标牌赛事的增容,与国内马拉松的需求相契合。

金标白金标,服务好大众跑者的马拉松才值得炫耀!

国际田联新的排名规则,能促使像基普乔格这样的“大神”来中国参赛。

国内哪些马拉松能得“白金”?

国内马拉松在追求荣誉的路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不会停下步伐的。

以前最高荣誉是金标,大家就都想着办法争金标,以后有白金标了,那就再去争白金标吧!依据国际田联的规定,国内马拉松最多有5个会在2020年成为白金标,其实就是2017年的金标,2018年仍旧是,2019年大概率还是的,分别是厦马、扬州半马、东营马、北马和上马。

今年国内新晋金标赛事重庆马、兰州马和广马,则不符合规定。如果他们持续当选金标,则有望在2021年成为白金标。

在多了白金标后,尚不清楚国际田联是否有数量上的限制,还是符合条件就给这一荣誉。不管是哪一种,都挡不住国内马拉松对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的热情。

你像去年国内的3个银标,今年齐刷刷地升格为金标。而今年的4个银标,不用说,瞄准的是明年的金标。

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其核心并不是基于所有参赛者,服务大众跑者,而是给精英选手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标牌赛事,对于奖金额度有要求,邀请的精英运动员水平和数量均有相应标准。

据悉由于国际田联将推出新的排名规则,排名与标牌赛事挂钩更加紧密,会促使世界顶尖选手选择白金标和金标,而非以往习惯性地在欧美参赛。国内的这些白金标和金标,有望吸引来世界顶尖高手前来参赛,这对于提升国内马拉松的热度,大有裨益。

对于大众跑者而言,国际标牌赛事意味着一种标准,赛事各方面都有严格要求,跑起来顺心些,不会有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发生。

每个赛事都需要自己的品牌,来自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协的官方认证就是一种最好的说明。由于市场化,任何标牌赛事,在有国际田联服务于精英跑者的限制之外,做好大众跑者的服务,将是赛事品牌和影响力的关键。

希望国内马拉松赛事在追求国际标牌的路上,对于大众跑者的服务亦能日益完善,不负马拉松全民健身的功效,那就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