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快樂的大學」增負也要給「玩命的中學」減壓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對加強本科教育再次“加碼”。《通知》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據9月5日《新京報》)

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議中就曾指出:“本科不牢,地動山搖”,要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此次教育部印發通知,是對6月份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明確了給大學生合理“增負”的教育改革方向。

“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這一說法相當形象。一方面,我們基本形成了一個主觀印象,那就是如今大學生的日子可謂相當好過,即便每天只是吃飯睡覺打遊戲,拿到學位也不難。另一方面,客觀數據顯示,“嚴進寬出”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現實。廈門大學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全國820所高校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分別平均達到了97.75%和96.90%;而可以對比的數據是,美國排在前50名高校六年畢業率平均只有89.7%,排在51至100名高校六年畢業率平均只有56.2%。

大學為何如此好混?“水課”與“清考”應該負很大的責任。所謂“水課”,通常是上課不點名、考試容易過、學分好拿到的課程。這樣的課程,老師不累,學生輕鬆,簡直是“雙贏”。反而是一些要求嚴格的老師,遭到學生們的吐槽甚至抵制,以致有大學老師發博文《大學教學之兩難:把關還是放水!》,揭示對學生嚴格要求反而不討好的尷尬現實。所謂“清考”,就是無論掛科多少,畢業再給一次集中考試機會,很多老師甚至還給劃重點,只要學生“清考”通過就發文憑。這實際上是縱容了學生平時不學習、臨時抱佛腳。那些通過“清考”的學生,很多其實並沒有學到知識,也根本達不到畢業的要求。

淘汰“水課”、取消“清考”,實際上不是簡單的做減法,還要從根本上完善對老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比如從機制上獎勵把心思放在課堂上的教師,讓不好好給本科生上課的教師在評職稱、晉升等方面受到限制;加強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評估,倒逼教師強化把關,讓學生臨考突擊難以奏效等等。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學增負不是孤立命題,“快樂的大學”與“玩命的中學”其實是一體兩面。很多學生到了大學報復性放縱,與中學時學習負擔過重有密切關係。很多中學老師習慣用“現在拼命學,到大學拼命玩”來為高考學子鼓勁,也給很多學子發出了錯誤的信號。其實,從教育客觀規律來說,人的年齡越大,越能夠承受壓力與負擔,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多一些快樂,從而培養學習的興趣;到了高等教育階段,則應該加大課業強度和通過難度,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或者進入社會打下牢固基礎。給“快樂的大學”增負,也要給“玩命的中學”減壓,惟其如此,才能構建健康的教育生態。

段思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