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很多家長都困惑,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方法的書,也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講座,卻發現還是不會管自己家的孩子,還是管不好,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和期望?

為什麼呢?因為任何一個專家的觀點,包括任何一本書上介紹的方法,我們都不能簡單的拿來就用,一定要和自己孩子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因為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個孩子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不能按照書上那種統一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請您先走入我的內心,請先了解我!

教育孩子請先從瞭解孩子開始,這是作為教育最基本的原則,不瞭解孩子就無法教育孩子。這是孫雲曉教授提出的教育觀點。他指雖然孩子是千差萬別的,但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甚至每一個孩子他都是一個課題,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

但是我們現在犯的錯誤恰恰就在這裡,為什麼我們的家庭教育困難重重呢?就是因為我們用一種模式化的方法,去要求千差萬別的孩子。

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成長的特點。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因為你不一定能記住很多家庭教育的道理,但是你很容易記得住故事。

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一個長的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多才多藝,鋼琴六級,會跳芭蕾,還會作曲,歌唱的也很好,大家都誇她唱歌像歌星一樣,就這樣一個女孩子,卻走向了輕生的道路,原因是為什麼呢?

就是在她初中畢業的時候,她想報考幼兒師範,雖然她多才多藝,但是文化課不好,他就想報考個幼兒師範,當一名音樂老師啊,或者舞蹈老師啊,能夠快樂一生,但是他父母一聽反問她都什麼年代了,還不上大學?不上大學怎麼會有大出息呢?

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而上個好大學的竅門就是上個重點高中,所以就千方百計的把孩子送上了一個重點高中,對於這種文化課基礎差的孩子,把她送去重點高中,真是如坐針氈哪!因為強手如林啊!她雖然在文藝上很有才華,但是她的功課就跟不上,到高二會考的時候兩門課不及格,然後這個孩子一下子就絕望了,認為高考沒有希望了,上大學也沒有希望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她最後在絕望中選擇了開煤氣自殺。父母當時很痛苦!可世間哪有賣後悔藥的?

大家知道原因的都在議論這件事情,都說她今後憑藉任何一種才能都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她父母對她過高的期望毀了她。

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差異性,瞭解他們所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找到他們的優缺點,再進行揚長補短。

就像有的父母就非常的開明啊,懂得健康快樂,幸福感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就算他的孩子文化課基礎不好,他也絕不會逼著孩子沒日沒夜的學習啊,補課啊,就為去上重點高中、考名牌大學。

他們假如嘗試過這條路走不通,就會與孩子共同選擇另一條適合孩子的路,從而讓孩子人生的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幸福!而不會像前一個故事當中的父母,逼著自己的孩子走向了絕路!

為什麼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時卻不太管用?

什麼才是成功呢?孫教授對素質教育成功的宣言就是:成功就是發展,成功就是選擇,成功就是和諧。也就是一個人,他在某方面比過去的自己有提高就是成功;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也才能成功。

天才就是選擇了最適合他們的那條路去走的,而蠢才就是選擇了不適合他們的道路去走的。

成功絕不是意味著總是第一,成功意味著一種和諧的狀態,比如跟自己的身心發展,跟別人的關係,跟自然,跟社會和諧相處,才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