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爲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建言獻策

10月21日,“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實踐與探索——兩院院士走近山西”活動在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胡正寰、譚建榮以及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五位院士為我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問診把脈,建言獻策。本次活動以“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智造未來”為主題,當天舉行了主旨演講、圓桌對話、考察調研、座談會等活動,旨在搭建“政產學研資媒”對話、交流、合作的平臺,為助力我省轉型發展、創新驅動貢獻智慧力量。

專家、院士助力經濟發展

我省是創造璀璨文化的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是鍛造出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的紅色土地,是正在進行具有開創性示範性意義的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主戰場。此時的我們迫切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幫助,更需要廣大院士專家們的智慧力量。“希望各位院士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支持山西,進一步把目光集中到山西、把資源放到山西、把項目落位到山西,讓大家的智慧結晶在山西延伸延續、落地生根。”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謝紅表示。

率先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是我省的一項重大使命。履行好這一使命,我們力求在紮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重大進展,在煤炭“減”“優”“綠”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上有大的推進,在發展新型產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上有大作為,堅決實現工業的結構性反轉和構建多元產業支撐,如期完成國家賦予我省的資源型地區轉型目標任務。為加快深化綜改,省委、省政府在2016年11月正式組建了省綜改示範區,推進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為全省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綜改試驗區建設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人才的保障。多年來,我省注重把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及其創新團隊“柔性引入”企業,與企業研發團隊聯合進行技術研發、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我省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共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91個,覆蓋煤炭、信息技術、環保、能源、農林、生物醫藥、臨床醫學、3D打印、食品等多領域。引進院士103名,其中科學院、工程院雙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80名,科學院院士1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名,美國科學院院士1名,外籍專家1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引進院士專家團隊450餘人。院士專家工作站覆蓋全省9個市,包括太原市、晉中市、大同市、臨汾市、呂梁市、運城市、長治市、忻州市以及陽泉市。全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在突破關鍵技術、培育創新團隊、集聚創新資源、搭建創新載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更高層次上推動了產學研合作,有效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

鄧中翰:

培養高、精、尖、綠色產業

今年我省公安廳八大重點工作中明確要求要堅持把深化公安改革作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堅定不移走改革之路,要大力實施公安大數據、著力提升公安核心戰鬥力,要大力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提升公安機關的核心戰鬥力。與省政府、省公安廳商榷之後,中星微電子集團將與省公安廳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規範性文件的制定和執行技術之道、聯合組建、公共安全結構化重點實驗室,在安防監控系統以國家標準為核心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應用標準體系,在省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中應用保障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

鄧中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專家,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星微集團首席科學家。對我省開展大數據創新運用,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持續提升對人工智能視頻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視頻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及產業化不僅對山西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助推價值,同時也為保障公共安全、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山西轉型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領域。

第二,建議在推動芯片、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發展中,實行“跟跑、領跑、並跑”的發展,在成熟技術路線上跟跑,追趕國際巨頭,與國際巨頭並跑,爭取彎道超車。

第三是需要換道超車的思維,來自主創新,制定標準,打造新動能、新模式、新產業鏈在前沿的無人地帶領跑。生態的融合,不僅要做到自主、原創,更要堅持和全球化技術生態的融合與兼容。星光工程從最開始研發芯片,在自主原創規避國外專利,保持了國際接軌,從而實現全球化的信息技術生態。

第四,建議處於產業轉型歷史大潮中的山西,培養高、精、尖、綠色產業,保持本土科技人才與國際前沿的密切交流,合力為山西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結構升級打造一批頂尖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朱健康:

利用優勢發展特色農業

我省除了是一個能源工業的大省之外其實在其他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中國的雜糧都在山西,朱健康是國際的農業專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他為何選擇在我省落地研究項目,他介紹,大家都在談創新、轉型,對於創新,我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點,比如說做農業方面,研究雜糧、穀物、藜麥等,到山西來,是自然的選擇。所以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優勢,我們同時發現人才,去支持,通過一些政策、資金支持,去做大做強,去引領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追求咱們的生活質量,吃得好是我們生活質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吃得好,現在就需要吃山西特色的小雜糧。山西其實不算是農業大省,所以水稻肯定比不上湖北、湖南,小麥比不上河北、河南。但是咱們有特別的小米、燕麥、小麥、綠豆等。吃不飽的時候,都喜歡吃些大米白麵,不想吃雜糧,但是現在我們吃得飽了,我們開始喜歡吃雜糧,雜糧的好處很多,有各種營養的特質,營養的多樣性,營養的均衡性,再加上雜糧對化肥、農藥等資源的消耗比較少。他覺得這不光是山西,也是很多地方都面臨的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怎麼在資源緊張的條件下去做好農業,儘量去減少對環境的壓力,生產出營養更豐富、更安全的食品,其實是我們整個農業的發展方向。從這方面說,他覺得山西已經走在前面了。

朱健康來山西跟山西合作其實是跟這個有關係的。山西不光有小雜糧,還有一種新作物,就是藜麥,藜麥是南美的一種作物,玉米、西紅柿、辣椒等都產於南美,但是他認為最好的東西是藜麥。藜麥之所以讓他們感興趣,是因為它有耐力。朱健康和他的研究團隊就是專門研究植物是怎麼在惡劣的環境下去生長,怎麼能夠長得更好。藜麥是原生植物,特別耐寒。藜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個全營養食品,它的蛋白質含量種類很多,人體只吃藜麥就可以提供所有的營養。當年選擇宇航員要吃什麼食物的時候,就選擇了藜麥。

山西是十多年前就開始種植藜麥,是國家最早的,所以在山西就有比較成規模的種植。因為我們對植物很感興趣,所謂選擇在藜麥上做深入的研究,比方說在世界上首次做到了雜交,還收集了各地的2000多種資源,所以現在山西有世界上最多的藜麥品種資源,這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藜麥適合乾旱地區,營養又好,但是現的產量比較低,所以我們在研究如何通過新的技術提高產量、提高品質。現在,藜麥連個雜糧也算不上,但是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它會成為一個主糧,藜麥能夠從南美引進來,從山西能夠走出去,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不光是咱們山西,讓全世界、全中國的人都受益。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說的就是世界雜糧看中國,中國藜麥看山西,希望那一天,藜麥能夠真正造福於大家,讓大家吃得更健康。

胡正寰:

跟企業結合,真正把產業化變成效益

今年84歲高齡的胡正寰院士現為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從事軸類零件軋製(楔橫軋與斜軋)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工作,他為我國這項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這項技術公認的主要開創人。

60年前,胡正寰就來到太原太鋼實習,那時候他就對太原產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此後他的工作、研究一直和山西有著合作、聯繫。

“我這個團隊應該這樣說,不光搞研究開發,是要把它產業化,真正把產業化變成效益,一定要跟企業結合,不是在學校裡面完成的,因此我這個團隊是跟企業長期合作來取得這些成果的,這些成果的取得是離不開企業的,而且企業也在這方面不斷地做著貢獻,雖然目前我們推廣了300多個生產線,也在不斷的進步中,但要做到效率更高,材料更節約,環保綠色,這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我非常有幸跟太重軌道交通合作,太重軌道交通是山西省的重要企業,它做車軸有很多的條件。太重本身是重型裝備業內很有名的企業,因此,我覺得跟太重合作至少在我們這個項目上,還要實現創新,怎麼做到更自動化、更信息化,這點我想是和太重的合作得到了完善。”胡正寰介紹,今天他們和太重的合作,成果的取得決不是靠學校,跟山西的合作是關係密切的。

高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