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友邦人寿全数裁撤业务员 互联网冲击线下渠道

2017年12月8日,保险业传来一则重磅消息: 台湾友邦人寿将解散个人代理渠道,业务员转任至锭嵂保险经纪人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友邦人寿全数裁撤业务员 互联网冲击线下渠道

(台湾分公司公告)

从友邦人寿台湾分公司的公告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参酌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情形后,为了协助本公司业务人员顺利转型为独立财务顾问,因此决定于明年2月1日起,正式终止与所有业务人员的契约关系。

紧接着又补充说明了这些即将被解约的业务人员的未来去向,将转任至锭嵂保险经纪人股份有限公司。

锭嵂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公司创立于1985年,是台湾少数大型规模保险经纪人公司之一,现阶段拥有超过2000位专业从业人员。为全台湾投保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专业服务,落实保险经纪人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的中介角色。

随后,又有相关新闻发布在了12月13日的台湾经济日报中:

台湾友邦人寿全数裁撤业务员 互联网冲击线下渠道

(台湾经济日报相关报道)

结合开篇的公告,小诺为大家摘列出了关于这则消息的5个关键点

1 裁撤业务员的友邦人寿,并非退出台湾,而是将专心于经营直销通路;

2 友邦人寿800多个业务员对初年度保费(FYP)贡献约12%左右;

3 尽管外商寿险在台湾频频面临挑战,但友邦人寿并非第一家撤除业务员的寿险公司;

4 AI时代来临,外商保险公司提前因应新潮流,这样的而决定反而有可能走在时代的先端;

5 国外成熟市场业务员皆发展独立的财务顾问(IFA)。

而以上这五点可以总结为3个实际问题

1 保险公司与保经公司的较量?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友邦人寿800多个业务员对初年度保费(FYP)贡献约12%左右”,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剩余88%的年度保费来自于保险的直销通路(保经公司、银行通路及电销)。

这样比较看来,业务员的实际效益其实很低,需要遵循的成本却越来越高,支出与回报两者成反比,因此需要更换一种更为有效的经营策略。被友邦削减的业务员,转任到了保经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原本占据效益高点的保经公司岂不是更充实了羽翼。

面对独立中介机构的崛起,专属代理人是否正在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反观效益占据总数近半壁江山的国内专属代理人渠道,独大的局面还能持续多久?是否是提前敲响了警钟。

2 线上与线下的较量?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已经逐渐渗入到各个领域,以往线下销售保单的方式,正在被线上的虚拟网络销售方式所替代。就像小诺目前正在做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以客观公立的角度为消费者介绍最适合的产品。

而保险公司中的保险业务员只了解和推荐所代理公司的产品,对于客户来说,资源可能过于片面,与线上力量相比,结合AI技术的线上服务方式更为全面、公立。

3 外商与内地的较量?

友邦作为首家进入内地的外资保险公司,也是迄今为止仍为唯一的独资企业,而外资企业最为独到或者说领先于国内企业的地方在于通常具备更灵敏的触角。

因此,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削减业务员或许只是友邦的一步棋,人家的目的是要标榜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由此可见,将业务员发展为独立的财务顾问(IFA)或将成为新的市场机会。

台湾友邦人寿全数裁撤业务员 互联网冲击线下渠道

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有想咨询的产品

官微:灵智优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