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國家每年都在提“減負”,本質上講給學生減負的方向是正確的,迴歸教育本質的戰略是正確的,但效果欠佳,是因為給學生減負是一個持久戰,諸多矛盾亟待解決。

“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現在普遍有個怪現象,在學校里老師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給孩子的作業少了,那麼家長就開始說學校的老師不負責任,沒有水平,加之如果學生的測驗成績不好,不如其他班級的學生,那麼這個老師不僅會被學校訓導也會被家長抱怨;但如果老師換了方法,給學生布置了較多作業,孩子有時候花在家庭作業的時間長了,家長又不幹了,開始拿“減負”說事兒,責備老師作業佈置得太多。

“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這樣就形成了矛盾,老師也左右為難,不知道作業佈置多少為宜。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作業佈置的量適中,但是孩子如果想要提高成績的話,家長就需要給孩子額外買一些教輔書籍去進行課後學習。

站在老師角度上講,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為教育部早已明文規定教師不允許推薦學生購買教輔材料,但往往整個社會,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評價孩子培養得是否優秀都會落到孩子學習成績上面,而如果沒有教輔資料的支撐,學生的成績又很難拔高。所以說,老師給孩子推薦一些優秀的教輔材料也實屬無奈之舉,這也是教輔材料一直能夠暢銷的重要原因。

“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作為普通家庭的家長,其實大都是想要孩子靠著讀書這條路從而改變命運。因此,很多家長從內心深處是希望孩子能夠學習成績優秀並取得高分的。孩子怎樣才能取得高分呢?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學多練。既然要多學、多練,那麼孩子的學習負擔肯定就不輕。而學校每年都要考核老師,最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學生的成績。但凡有點追求的老師,都會要求孩子多學多練

“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學校名義上提倡給孩子“減負”,實際上孩子們該做的練習一樣都沒落下。減負只是個偽命題,學習壓力從來就不可能小,該做的練習也不可能少。

“減負”聲音此起彼伏,老師卻在給學生指定買教輔書籍?

而有那麼些家長會天真地認為,學校老師應該“佈置的家庭作業少,但孩子考試成績又很好

”。這對於天資十分聰穎的孩子來說可能問題不大,但對於資質一般的普通孩子來講,學習本身就要有練習的過程,如果沒有做課後習題作為補充、總結,日後取得高分也只能是痴人說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