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如果要盤點去年的大熱綜藝,《演員的誕生》絕對榜上有名。從播出開始,這檔節目就賺足了眼球。導師席上,有常年征戰大熒幕的“國際章”章子怡、兒子諾一比自己還要火的火華社社長劉燁,以及陪著我們長大的劉星媽媽宋丹丹老師。嘉賓名單上,有鄭爽、歐陽娜娜這樣頗具爭議的流量擔當,有藍盈瑩、週一圍、翟天臨這樣不被觀眾熟知但卻業務能力佳的優秀演員。無論是演員對劇本的表演,還是導師對演員的評價,這些都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一時間《演員的誕生》風頭無二。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但節目的熱度高並不代表了節目的質量佳。

《演員的誕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它通過一場場節目潛移默化的引導,把體現演技的方式定死為嘶吼和嚎哭。同時,在追求劇本的矛盾衝突時,忽略了劇本創作作為藝術審美的本身該有的美感和邏輯,造成了非常不好的觀看體驗。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今年,《演員的誕生》第二季改名為《我就是演員》,在9月8日正式播出第一期。到目前為止已經播出7期。這一季在導師的選擇上更偏愛大叔款,除章子怡外的其餘兩位導師是“山爭哥哥”徐崢和雅痞系大叔吳秀波。在賽制上,本季節目分為挑戰賽和晉級賽兩大部分,每一場挑戰賽都會請來一位飛行大導演,大導演每場會挑選一名演員挑戰導師,攝製七部精品短片。看起來跟上一季相比,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在最新一期中,節目呈現了三組表演,第一組是林鵬、劉歡、李晟表演的《深夜食堂》,請來了惠英紅助陣,講父女之間的愛。第二組是杜若溪和沈春陽表演的《過年》,沈春陽的丈夫小瀋陽真的趕來扮演了她戲中的丈夫,《甄嬛傳》中扮演蘇培盛的李天柱老師飾演了二人的父親,講的是一個大家庭中兄妹妯娌之間的感情。第三組是張萌、房子斌、江鎧同、檀健次、孫堅、範湉湉表演的《北京愛情故事》,看名字就知道講的是愛情。

三組表演,父女之情、兄妹之情、戀人之愛都有了,為觀眾提供了一條龍溫情大放送。但是很奇怪,明明同一主題的三組表演其實是兩場比賽拼湊而成。在剪輯上,《我就是演員》的後期依然保留了第一季的迷之畫風,偏愛孤兒剪輯和攔腰截斷,試圖營造懸念但只會讓觀眾更想罵娘。

對於劇本的改編,這一季仍算不上成功,劇本要有鋪墊有轉折有高潮,表演時間又太短,很容易造成銜接的生硬,出現邏輯上的漏洞。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拋卻剪輯和劇本的問題不談,我更想問上一句:《我就是演員》到底是個什麼神奇的節目,為什麼每個演員到了這個舞臺上都會忍不住留下幾行眼淚?感動的、自憐的、委屈的、激動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

就拿最新一期來說,劉歡因為表演失誤隱忍地哭了,李晟因為被誤會委屈地哭了,江鎧同有感而發哭了,範湉湉回憶起往事哭了,檀健次得到了認可哭了,吳秀波因為檀健次被誇也差點哭了……之前幾期同樣如此,被誇要哭,失誤要哭,委屈是要哭,開心也要哭。下次真的可以考慮讓演員邊哭邊唱“西湖的水我的淚~”。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2012年《中國好聲音》播出,選手自述身世讓導師淚崩,六年過去,浙江衛視還在玩“賣慘”這一套,只不過草根選手變成了演員和明星,內容卻還是一成不變,訴說自己有多不容易,套路換湯不換藥。

頻繁地賣慘我們真的累了。觀眾需要知道演員有多不容易嗎?不需要啊。節目是來展現演員演技呈現作品的,不是用來召開記者發佈會的。觀眾不需要你花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努力,不需要知道你們為了準備一個小舞臺浪費了多少時間有過多少爭執,那些都是一個演員應該要做到的。觀眾要看的,就只是十幾分鐘的表演而已。

做出一檔好節目的前提是,製作組首先要理解節目的定位和主題。如果總是遊離於節目之外找話題,完全搞錯努力的方向,那就像第一季《演員的誕生》被戲稱為《戲精的誕生》一樣,《我就是演員》也可以改名為《我不是演員》了。

都2018了,《我就是演員》竟還在玩哭戲這一套?章子怡都拯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