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方法培養發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最近,兒子的學習有些鬆懈,有些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我想利用週末的時間好好地給他鞏固一下,可孩子不願意做我給他安排的“作業”,我便對孩子說:“你不做可以,我來做,你來當老師,給我檢查作業。”兒子欣然答應了。

我把孩子經常寫錯的字和容易做錯的連加連減的數學題,故意全都做錯,然後讓兒子給我挑毛病。沒想到換了一種學習方式,卻對兒子很受用,高效率地完成了作業,還對當老師這一角色意猶未盡。

這說明教育孩子也得用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一種開放性的思維,就像一束光源向西面八方發射一樣,思考者可以從不同方向、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就有可能得出與眾不同的答案。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在這裡,我主要從孩子的角度來講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具備發散性思維的孩子專注力更持久,更聰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孩子的思維方式在1歲左右基本確立,3歲以內完成,12歲以內可以通過彌補教育改善。也就是說,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從出生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如果我們能夠從孩子一出生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效果會加倍,遺憾地是,過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並且還在促使孩子的思維變得越來越僵化。

有一位媽媽曾這樣抱怨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腦袋裡不知道裝的是什麼,整天的天馬行空,有一天,他畫了一張畫讓我看,就是簡單地幾條線,五顏六色的,他卻告訴我這是從彩虹上飄下來的彩色雨,真會胡思亂想。”

我們成人總是習慣利用自己的經驗來評判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孩子的世界你真的不懂,在他們心中原本美好的彩色雨,卻因為成人固化了的思維,被說成胡思亂想,這就是在扼殺孩子的發散思維,扼殺他的創造性,所以,請你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只要他能說得通,就是正確的、合理的,沒有對錯之分。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那麼,該如何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呢?大家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

一、利用生活中的瑣碎事件進行引導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向孩子提出發散性問題,可以引導孩子發展智慧。”他認為經常用問題引導孩子思考,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思維發散。

生活是孩子們最好的教材,跳動著快樂的音符,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一定要利用好這本活教材,隨時隨地地進行發散思維的引導,只要用心,你會發現孩子任何調皮搗蛋的行為都可以附上有意義的教育。

比如,我們在做飯時,孩子常常會到廚房搗蛋,你就可以把他的這些搗蛋稍加引導,用擇菜的葉子擺出漂亮的圖形或者小動物的樣子,讓孩子充分發揮他的想象力。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如果他擺弄洗菜盆,你可以問他:“寶貝,這個盆子是用來做什麼的呀?”他可能會說:“洗菜用的。”這時你要繼續發問,“還能做什麼呢?”讓孩子開動小腦筋,思考各種各樣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父母精心設計提問的方式才能引起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有些家長總喜歡問孩子“為什麼”,我認為這是不好的,孩子往往不能對於自己的答案給予合理的解釋,家長的這種問話方式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那麼,下一次他就恐懼回答了。不妨多采用開放式的提問,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快速地轉動起來,思維更加的活躍。

二、淡化標準答案,鼓勵孩子進行發散思維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與孩子都唯書是從,認為只要書本上說的、老師教的就是對的,否則就是錯誤的,這對於孩子的發散思維訓練是非常不利的。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有與老師、教材不同的見解,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我家大寶現在讀二年級,平時和家長聊天時,經常有家長說現在的數學題目太難了,與我們小時候學的不一樣,我們那時只要認真一些,計算準確就能拿高分,現在不一樣了,題目特別難。

為什麼難呢?因為現在的數學題目更加靈活,考察的是孩子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孩子思維僵化,出題人只要換一種說法,孩子就懵了,不會做了。另外,還經常出現一道題目要求兩種解法,這考察的就是孩子的發散思維,要求孩子從不同的路徑去解決問題。

三、打破常規、定勢思維對孩子的影響

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說過:“妨礙學習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我們都常常會受到定勢思維的影響,用已知的一些經驗來對事物做出判斷,這就容易使我們墨守成規、固步自封。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比如有這樣一道智力測驗題:在什麼情況下2大於5,按照常規的思維方式是很難想出答案的,讓很多大人都頗感頭疼,而一位幼兒園的小朋友卻不假思索地回答:“剪刀大於布”。

孩子的生活、社會經驗少,所以他們做事、思考問題的一些方式常常會令成年人耳目一新,比如成年人都習慣豎著切開蘋果,但小朋友不同,他就可能橫著切開,這樣我們就能看到一個漂亮的星星了。成年人應該意識到自己思維上的一些弱勢,不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孩子,這對孩子發散思維的訓練與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四、鼓勵孩子去質疑,大膽提問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乖一點,上課認認真真地聽講,回家規規矩矩地溫習功課,對別人的話從來不質疑,不頂嘴。這樣的乖孩子真的很好嗎?不會質疑的孩子往往創新能力較差,他們總是一板一眼地去完成別人安排的“任務”,墨守成規。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縱觀中外歷史,只要那些敢於質疑,敢於大膽向權威提出挑戰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偉業,比如我們熟悉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他從小心中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他總是問父親這樣那樣的問題,因為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才有了比薩斜塔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錯誤的落體理論。

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質疑,大膽地提問,家長要有足夠地耐心,千萬不要因為他問不完的問題而訓斥孩子,保護好他的好奇心,積極鼓勵他去質疑,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大有裨益的。

美國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可能會發出轉換作用”。

這句話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如果我們用發散思維去看待我們的孩子,不以孩子的成績論成敗,我們就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讓孩子具備了創新能力,孩子就會多了一個成功的機會。

4種方法培養髮散性思維,孩子成績好,智商高,將來更容易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