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后代都发展的怎么样?

嘎达梅林777


林则徐家族为福州望族,称文峰林氏,始迁祖林高德,宋代进士,由莆田徙居福清岑兜,清初徙福州。第十九世正澄,即林则徐祖父,有四子,第四子为林天翰,亦名宾日,即林则徐父,生三子八女,长子鸣鹤早殇,次子即林则徐,三子霈霖(出嗣其三哥林天策。其家族字派为“学启肇孔孟,元享利贞,大道之祥;教孜颂功德,仁义礼智,厚泽必昌。”林则徐为元字派。

林天翰,嘉庆岁贡生,妻子陈帙,岁贡生陈圣灵第五女,系出平阳陈氏,亦是官宦世家。陈圣灵父陈芳植为清雍正乙卯科举人,其三子陈文华亦为举人,四子陈兰泰一支亦是名人辈出。陈兰泰长子一支,有曾孙钦铭为进士;次子超陵及孙守璿均为举人;三子鸣昌为举人,鸣昌子翼谋亦为举人,翼谋孙即为陈世英(季良),为民国时期海军名将。

林天翰次子林则徐,事迹不多述及,夫人郑淑卿,系清乾隆进士郑大谟之女

,郑氏亦是名门。有四子四女,其中次子秋柏早殇,次女林金鸾早卒。

林则徐

长子林汝舟,道光十八年二甲进士。其一生官场不得志,后裔多隐居,其子林洄淑、孙林黻桢、曾孙林百川、玄孙林鸿汉。

三子林聪彝,妻叶氏,亦系福建望族。有四子,长子贺峒,同治癸酉举人;次子庆祺,光绪丙子优贡,夫人李氏,为地方望族;三子钧泽,光绪乙酉举人;四子炜焜,光绪戊子举人;五子燕愉,附生,官知州;长女、次女均配刘齐衔长子刘学慰孙辈有林翊,光绪甲午举人;炳章(钧泽子),光绪甲午进士;炳勋,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大任(庆祺子),光绪壬寅举人;蔚章,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法政科举人;翔(庆祺子),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博士,民国十六年任中华民国最高法院院长,民国二十二年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夫人沈氏,为沈葆桢的侄孙女沈元应;恩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民国时期任福建省建设厅长;洛仙,燕愉次女,丈夫为刘崇伟,系进士刘齐衔孙。

四子林拱枢,举人衔,历署兵科掌印给事中,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其子有毓良,附生;蕴涟;寿鼎,同治庚午科举人;岐铙,光绪乙酉科举人。孙辈有焕霄,光绪癸巳科举人;灏深,光绪甲午科进士;玉铭,光绪乙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骏庠,附生;步随,光绪癸卯科进士,翰林院检讨;韡移,光绪癸卯科举人。

长女林尘谭,丈夫为刘齐衔,清道光年间与兄同榜进士。刘氏亦为福建望族,刘齐衔生有七子,长子刘崇伟为清光绪二十年举人;次子刘崇伟,被称为“电光刘”;三子刘崇杰为著名外交家;五子刘崇伦、六子刘崇侃均为事业家,称“电光五”、“电光六”。

三女林普晴,丈夫沈葆桢,历官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氏也是福建望族,沈葆桢有七子七女。其第六子沈瑶庆,娶刘齐衔的女儿;七子沈琬庆娶林聪彝五女步荀。沈瑜庆长子沈成鹄,配林则徐曾孙女林锦嘉。

四女没有名字记载,丈夫为郑葆中。其女嫁沈葆桢四子沈瑜庆,沈瑜庆官至贵州巡抚。

林天翰三子林霈霖,清道光乙酉科举人,夫人李氏,系乾隆丙午举人李鸿诗女。有一子八女。其孙林泰曾、曾孙林遵,均为民国时期的海军名将。

林天翰女林蕙芳嫁沈廷枫,即沈葆桢之父

综上,林则徐后代还是出了不少举人、进士,在民国时期,也有不少成为国民政府高官,及至现代,仍然有不少活跃在政界、商界等。从上面分析可知,林则徐家族联姻对象也多是地方望族,如林天翰妻子陈氏所在的平阳陈氏,尤其是林则徐四舅陈兰泰一支,陈兰泰也是林则徐的启蒙者;林则徐妻子所在的郑氏;林聪彝妻子所在的叶氏、林尘谭丈夫所在的刘氏、林普晴丈夫所在的沈氏。尤其是林氏、刘氏、沈氏之间的联姻,其大致的关系如下:

林氏与沈氏

林则徐妹妹林蕙芳,嫁沈廷枫,即沈葆桢之父;

林则徐三女林普晴,丈夫沈葆桢;

林则徐孙女、林聪彝五女步荀,嫁沈葆桢第七子沈琬庆;

林则徐外孙女、第四女与郑葆中的女儿,嫁沈葆桢四子沈瑜庆;

林则徐曾孙女、林拱枢孙女林锦嘉,嫁沈葆桢孙、沈瑜庆长子沈成鹄;

林则徐曾孙、林聪彝孙翔,娶沈葆桢的侄孙女沈元应。

林氏与刘氏

林则徐长女林尘谭,丈夫为刘齐衔;

林则徐孙女、林聪彝长女以及次女均配刘齐衔长子刘学慰;

林则徐曾孙女、林聪彝五子燕愉次女林洛仙,嫁刘齐衔孙、刘学恂之子刘崇伟。

沈氏与刘氏

沈葆桢第六子沈瑶庆,娶刘齐衔的女儿刘拾云。


楚邾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而扬名,但之后等待他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晚年的宦海沉浮。

林则徐一共生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分别是:

长子林汝舟、次子林聪彝、三子林拱枢;长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三女林普睛,四女林金銮。其中次女林金鸾夭折,林则徐儿女中长大成人的儿女一共是六个。

长子林汝州也许有感于父亲晚年的遭遇,没有涉足政坛,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翰林,专心研究历史,其后人大多也没有涉及政坛。

林汝舟一脉人丁并不算多,在这一脉中有一个后人,名叫林鸿汉,是林则徐的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出生于1941年,是著名的禁毒人士,2005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2006年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

次子林聪彝倒是和大哥不一样,对于从政十分感兴趣,先后担任过内阁中书、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补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备道等职。

这一脉人丁兴盛,占据了林则徐后人总人口的2/3。林聪彝有一个孙子,名叫林炳章,在官场也是风声水起,在光绪时期担任过钦差大臣,在民国时期担任过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也算是显赫一时。

除此之外,这一脉好像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

三子林拱枢也是活跃在晚清政坛,先后担任兵科掌印给事中,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

林拱枢这一脉,在之后的政坛上也是相当的活跃。林拱枢的孙子林步随是清末的最后一批翰林之一,曾去美国担任过留学生总督。从美国归来后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官员,但来弃官从商,结果在军阀混战时期血本无归,最终穷困潦倒。

林部随有子女六人,其中5人先后加入了我党,为祖国建功立业。

长子林曾同曾化名李良,是著名的孤单英雄,从事情报工作;次子林兴曾是解放军的侦查科长;三子林墨卿(后改名为凌青)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驻联合国大使,是出色的外交官;次女林子国在抗战时期从事宣传工作,建国后曾在地质部工作;三女林子东参加过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凌青和夫人)

在林拱枢的第六代后裔中,有一个叫做林记的小姑凉,是一个二次元漫画家,代表作《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创作了郭斯特这一形象。

林则徐的女儿和女婿们,在此不再详细说了(找资料太累了)。


胡史乱翔


林则徐在道光19年,1839年的广州虎门,将2万余箱,鸦片当众销毁。这20多天的硝烟运动,震惊世界。林则徐也一直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看到很多问答达人对于林则徐的后代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一一陈述。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位特殊的林则徐后人。他就是林则徐的侄孙林遵,福建福州人,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林遵出生于1905年,19岁的他满怀振兴海军的志气进入了烟台海军学校学习。五年以后,他考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皇军海军学院他又经历了五年的学习生涯回到了国内。回国后他历任国民党海军枪炮员,航海官等职务。1937年,他又到德国用两年时间学习海军潜艇技术。回国后在国民党海军担任要职。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第五游击布雷大队与日军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前夕,林遵在郭寿生的建议一下,举行起义,配合解放军渡江。林遵准备起义后,隐退还乡。毛泽东对这一支起义海军部队的信任和对建设海军人才的希望使得林遵放弃了这一想法,决定为建设人民海军而贡献终生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林遵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等职务为新中国海军的建立和海军部队,官兵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977年,林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林遵在上海病逝,去世前他仍然念念不忘海洋,舰队和海军。他的遗言就是埋骨东海,死得其所。林遵去世后,他的骨灰撒入了广袤的蓝色东海。


红雨说历史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因编纂《四洲志》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又因主持“虎门硝烟”被称为民族英雄。1850年逝世于赴任广西途中。林则徐家族繁盛,他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而且后世香火甚旺,现在已经传至九代。

长子林汝舟

林汝舟(1814年-1861年),戊戌科进士,殿试第六名,授任翰林院编修,1861年去世。林汝舟一脉比较著名的人物是他的重孙林鸿汉,担任南京金陵石化职工大学教师、校长,获“南京好市民”称号。

次子林聪彝

林聪彝(1824-1878),历任六部主事、衢州知府、署浙江按察使等职。故居福州市现宫巷24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约2/3。

三子林拱枢

林拱枢(1827-1880),1842年林则徐遣戍新疆,林拱枢一同随往。补任内阁中书,在刑部工作十余年。后调任广西道,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林拱枢一脉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不乏革命烈士。

林曾同,化名李良,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46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地下工作,在解放战争中多次深入虎穴,获取重要情报。60年代受到冲击,1969去世。1977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林兴,李良的弟弟。生于1919年,就读于辅仁大学,1945年参加了解放军,是一名出色的解放军战士。解放后在安徽大学工作,后受到冲击,于1993年病逝。

凌青(原名林墨卿),李良幼弟,生于1923年,是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参加革命,后经晋察冀根据地到延安从事英语翻译工作,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他现场翻译的。20世纪80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联合国备案的。

林子东,李良的妹妹,新四军老战士,先后在省出版社、社科院、社科联任领导工作。她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林则徐的四个女儿

长女林尘谭,嫁给了河南布政使刘齐衔;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嫁给了两江总督沈葆桢;小女林金銮,嫁给了秀才郑葆中。


石头说历史


林则徐一生清廉、刚正不阿,在4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一丝不苟的完成了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因此为后世人民所敬仰,获得了“林青天”的美誉。在1839年主持了虎门销烟活动,展现除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决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旷古烁今的壮举。



林则徐在从政40多年后的1850年11月22日病逝于广东普宁县城,享年66岁。

一生共计育有3个儿子个4个女儿。

长子林汝舟;

林汝舟既是林则徐的长子也是嫡子。所以从小的贫寒生活也锻炼了林汝舟的意志。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汝舟考中戊戌科进士,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六名。但是看到了父亲一生并未施展人生抱负,所以一生也做了翰林编修,负责编纂文史。

其后代大部分归隐,并未投身政治。



次子林聪彝;

林聪彝在林则徐去世后扶灵回到了福州老家,守孝三年期满,被清廷应召入京,赏举人、补内阁中书职务,其后历任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补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备道等职。在镇压太平军和兴修水利工程方面成绩显著。

林聪彝的后代也占据了林则徐后人中的三分之二。



三子林拱枢;

守孝期满后,随二哥入京,赏举人,补内阁中书。之后屡有升迁,光绪元年(1875年)被简放为山西汾州府知府。后因病回到了老家福州。

林拱枢后人中比较出名的有凌青,原名林墨卿,新中国外交元老。林子东,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林圣观,与科隆大学教授卡尔·秉格结为夫妇。




长女林尘谭;

嫁给了河南布政使刘齐衔

次女林金鸾;早夭

三女林普晴;

嫁给了时任两江总督的沈葆桢,在太平天国攻打上饶时,林普晴率领城中妇女登上城头,为守卫上饶的清兵送水送饭。而且在其后的守卫战中立下了大功。

四女林金銮;

嫁给了一个普通秀才郑葆中



林则徐死后虽然身无余财,但是其事迹和家教依然激励着后代奋发图强,所以其后代书香不断、人才辈出,至今有三百多后世子孙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是越关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林则徐出生在清贫的读书人家,“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靠着父亲在私塾教书勉强维持生计。虽然如此,但是父母还是非常重视林则徐的教育的。据林则徐自己回忆,幼年的时候,他父亲早上到私塾去教书,晚上回家,兄弟们则在一边读书,母亲和姊妹则在旁边坐针线活。

后来,林则徐也不负众望,是中国近代开眼开世界第一人。他虎门销烟,抵抗外辱,成了清朝末年的英雄人物,深受大家敬仰。


林则徐的后裔们:目前已经繁衍到了第九代,共有300多人。

林则徐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其中儿子分布为林汝舟、林聪彝、林拱枢。

我们知道林则徐最后被发配到了新疆的伊犁,那个时候同行的还有十几岁的林聪彝和林拱枢同行。父子三人西出阳关,可谓是历尽了艰苦的流放岁月。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长子不去呢?因为那个时候他在京城翰林中担任职务,按照规定去不了。他自己倒是想去,不过父亲林则徐不让他去,毕竟子女前途也是很重要的。

林则徐虽然没有给子女留下太多的钱财,但是他良好的家风还是泽被后人的。

林汝舟是戊戌的进士,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六名。这一支目前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等地。

林聪彝做过内阁中书等官职,甚至还办过团练,镇压过太平军。这一支则主要分布在福州。

林拱枢也同样做过官。这一支则分布更加广泛,主要在北京、台湾、美国、西欧等地。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林则徐的后裔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身影。

孤单英雄李良(林曾同):与曾祖父同年同月同日生

他是三儿子林拱枢的后人,林则徐的五世孙。由于和曾祖父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取名为林曾同。他从小好学,博览全书,抗战胜利以后加入了革命,化名李良。

他机智勇敢,多次打入敌人内部,获得了敌人重要的情报,被誉为独胆英雄。

1946年,他巧妙获取了美国战略情报局援助蒋介石的白皮书。

1948年,他护送郭沫若、矛盾等二十多个爱国文化人士从香港返回大陆。

1950年,在国庆节期间,他及时破获了敌特阴谋。

优秀外交家凌青(林墨卿)

林墨卿和《亮剑》中的赵刚一样都是燕京大学毕业的。后来,他来到延安,改名为凌青。他以出众的文才和过硬的翻译能力,担任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人的英语译员。

毛主席外交中最有名的那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凌青便是这次谈话的现场翻译。

朝鲜停战谈判的时候,凌青随同李克农参加了板门店的谈判,以过人的智慧和美国人斗争。

中美建交中的“乒乓外交”,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凌青。

1980年,凌青更是成了第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常驻联合国。


革命双璧林子国、林子东

林子国、林子东是一对双胞胎,是李良的妹妹,凌青的亲姐姐。 这对姐妹花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先后离开北平参加抗战,投入到革命的队伍中。

大江之上举义旗的林遵

林遵是林则徐的近亲侄孙。抗日战争中,林遵率领海军在长江中设置水雷,立下了很多战功。1948年,林遵成了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驻防长江下游地区配合国民党陆军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


1949年,林遵率领第二舰队全体起义,带领了1271名官兵,25艘舰艇,加入革命阵营。

毛泽东、朱德发出敬电,称他们是“在南京江面的壮举”。

1949年8月28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林遵,称他“你是林则徐的侄孙,久闻大名啊!”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2015年,由著名环保公益人士叶榄发起“林则徐禁毒奖”,距今已经颁发了四年的禁毒奖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禁毒组织就跟林则徐的后人有着密切的接触。

比如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就曾两次出席该奖项的颁奖典礼。林鸿汉今年已经77岁了,他说他们长房一族的几百个人,大多数都在南京。

(2016年第二届“林则徐禁毒奖”颁奖仪式)

而在这几百个人中,除了一位因为经营企业,偶尔应酬性吸烟之外,没有一个人吸烟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个禁烟英雄,所以从来都不吸烟。

这些后人以吸烟为违背祖训,他们在心理上就和烟草产生距离与隔阂。由于从小听着林则徐的故事长大的,他们对于“烟”这个字一直都很敏感。

(林鸿汉)

而林鸿汉也谨遵祖训,并且一直走在倡导禁毒之路的前线,2005年,林鸿汉还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次年又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

林则徐共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大儿子林汝舟,二儿子林聪彝,三儿子林拱枢。大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小女林金銮。至于林鸿汉与祖上的关系是这样的:林则徐——林汝舟(长子)——林回淑——林福祯(长子)——林百川——林鸿汉。

【李良夫妇(左二、右二)与五个子女林强、林地、林武三个儿子及林萱、林英两个女儿的全家合影】

而林则徐的二儿子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三分之二,不过好像没什么比较出名的人物。林则徐的大女婿刘(齐衔)一族,现在大都生活在南京东井亭一片。

林则徐三儿子林拱枢一脉倒是出了不少名人,比如林则徐第五代(林拱枢一脉)后人林曾同、林兴、林锦双、林子东,那都是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

(林子东)

而这四位的弟弟林墨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就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给联合国备案的。

现如今林则徐第五代(林拱枢一脉)传人中,林子东和林墨卿还尚在世上,其中林子东还在2015年大阅兵的时候,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林墨卿 张联夫妇)

现在林子东和林墨卿姐弟,分别任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和省政协副主席。而第六代(林拱枢一脉)传人林祝光,则是福州工商银行屏东储蓄所副主任,全国金融系统及省市劳动模范。

至于林则徐其他的后人,资料也就不详了,要么是没曝光过,要么也都“泯然众人”了。


魏青衣


提到晚清的屈辱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林则徐。他是反对英国鸦片出口到中国的伟人,在当时多少官员豪绅靠着鸦片发财,但是他却以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后来英国攻陷宁波、镇江,清朝被迫将他革职充军以便和英国谢罪议和。

即便如此,林则徐依旧刚正不屈,在发配去伊犁的路途之中,他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名句。他的后人继承了他的一身傲骨,在未来漫长的动乱岁月之中,也有一个人让他脸上无光,甚至出现了许多史上留名的人才。他的子孙书香不断,一直到了曾孙辈还有进士和举人。

林则徐对后人的言传身教,从他对遗产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林则徐曾说,如果我的子孙都像我这样,那么我不需要留钱财给他们,因为他们自然会赚到钱财,给他们钱只会让他们丧失斗志。如果后人们都不如我,那么留钱给他们更不行,愚蠢却钱多,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长子林汝舟在24岁就中了进士,他一生只是翰林,一心修史但不议政,大约是因为父亲的半生坎坷看透了官场。

三女儿林普晴也无愧父亲的名声,她嫁给了林则徐的外甥沈葆桢,两人应该是情投意合,因为沈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员。后来沈葆桢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两江总督,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战斗之中,林普晴率领城中妇女登上城头,为清兵送水送饭,在战斗陷入僵局之时,她凭借一封血书请来玉山镇总兵的救援。此战之后,他的丈夫沈葆桢得到升迁,她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嘉奖,但是就是在今天的江西,上饶的林普晴祠堂之中依旧香火旺盛,默默述说着人们对于这位女英雄的怀念。

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庇佑和福报,林则徐的女儿们都非常优秀而且嫁给家庭和人品都相当好的官员,一生都比较幸福。

林则徐的四代孙依旧十分出色,他们之中出了一位民国时期的最高法院副院长,还有一位是新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直到今天林则徐的数百位后代都铭记林家家训,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下一代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特别是他的家族之中几乎没有人吸烟,生怕有辱祖上颜面。


木剑温不胜


曾经写出并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发现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毅然发动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曾被魏源评论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是晚清屈辱的历史中不多的一抹亮色。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清嘉庆九年,林则徐中举后,迎娶河南永城县知县郑大谟之女郑淑卿为妻,并育有四子四女。

林则徐四子分别为林汝舟、林秋柏、林聪彝、林拱枢。四个女儿则分别为林尘潭、林金銮、林普晴、郑林氏(名字未知,因丈夫姓郑,故称郑林氏)。四子四女中,除了二女林金銮和二子林秋柏早殇外,其他都长大成人。

长子林汝舟

林汝舟,字镜枫,1814年出生,清道光18年,即公元1838年,林汝舟中了进士。也许是吸取了父亲林则徐一生官场坎坷的教训,林汝舟一生都只是翰林,只修史,不言政。林汝舟育有三子。

三子林聪彝

林聪彝,字听孙,1824年出生。林聪彝科举并不得意,只是一个庠生,连举人的身份都是被赐予的。林聪彝曾担任内阁中书六部主事、浙江衢州知府、六部员外郎等职。虽然科举场上并不得志,不过林聪彝却是真正的儿孙满堂,林聪彝有11个儿子,6个女儿。

四子林拱枢

林拱枢,字心北,1827年出生。林则徐在世时,作为幼子,林拱枢一直随侍在林则徐左右。1850年,即道光33年,林则徐病逝后,林拱枢在服丧期满后出仕,曾担任了刑部主事、员外郎、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

而林则徐的三个女儿,长女林尘谭嫁给了刘齐贤,刘齐贤曾官至河南布政使;三女林普晴则嫁给了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沈葆桢;幼女名字未知,她的丈夫为郑葆中,郑葆中只是一个秀才,并未出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