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離職演講:永遠的北大


林建華離職演講:永遠的北大


講者 | 林建華


● ● ●

尊敬的周祖翼部長、陳寶生部長、魏小東部長,

老師們、同學們、同事們,大家下午好!

剛才,周祖翼部長宣佈了中央關於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調整的決定,陳寶生部長和魏小東部長髮表了講話。我完全擁護並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在北大的工作給予的充分肯定。我相信,在邱水平書記和郝平校長的帶領下,北大一定能建設得更好。

我在北大求學和工作了整整四十年。從1998年擔任化學學院院長起,在學校擔任管理工作也已經整整二十年了。北大培育了我,北大的精神滋養了我,我熱愛北大,也感恩北大。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在這樣的重要崗位上,實實在在地為北大做一些事情。我要感謝全校師生員工和同事們,你們的寬容、信任和支持,是激勵我前行的力量。還要感謝一直關心和幫助我的老領導們,與你們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經歷。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二十年,北大的變化舉世矚目。我們當然可以用很多數據、指標、大學排名表明北大的發展和進步。比如說,我們的論文和經費的數量,在過去二十年幾乎都增長了10-15倍左右,各類大學排名都在前五十,自然指數更是進入前十。但我更看重的,還是我們在教育教學、師資隊伍、人事體制、學科佈局、治理體系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因為這些才真正代表了學校未來發展的潛力。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使命,我們任務是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人。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培養模式以及學校、院系、教師和學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廣、難度大。在長期探索的基礎上,我們推廣了元培經驗,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學部內自由選專業。同時,壓縮專業核心課,創建跨學科教育項目,鼓勵主修輔修等等。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現象:院系更加重視本科教學了,學生們有了新的學習體驗,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激發了出來。我們一直在持續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培養機制、三助體制、導師遴選等方面都形成了好的制度規範,博士生和專業碩士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當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成長體驗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真誠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一定要使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拜託大家!

建立公正、透明和高標準的教師人事體系,是學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努力,北大新的教師聘任、評價、晉升和薪酬體系基本完成,新老體系的並軌也有序展開。對於這樣一項既涉及教師利益,又關乎學校未來的重大改革,能夠平穩實施是很不容易的。我要感謝院系、部門和教師們,你們的理解與支持、擔當與悉心,是完成這項重大改革的基礎。

我們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交叉學科為重點,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推進學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我們組建了數十個由世界頂尖學者領銜的跨學科研究機構,聚集一大批優秀青年學者。我們推進北大醫學的融合發展,實施跨學部的集群聘任,促進以臨床醫學為中心的學科交叉。我們構建人文社科跨學科交流合作機制,激發學者的創造潛力。我們根據院系實際,設立院系精準建設方案,破解發展瓶頸,釋放院系潛力。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了北大學術氣氛的顯著變化,學者更加自信,在學科前沿的原創成果越來越多,承擔重大項目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大學是高度依賴個人創造力的教育和學術機構。只有當學者們擔負學術管理的責任,才能建立起既寬鬆自由、又規範嚴謹的良好氛圍,真正釋放人們創造潛力。我認為這是維護和弘揚北大學術傳統的根本途徑。我們改革學術委員會,組建以學者為主的學科建設委員會、學術道德委員會和教師紀律委員會。重組學部,加強學部協調院系的職能,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學者更多地參與學術事務管理,不僅使學校的學術決策更加符合實際和學術發展規律,也使學者們能夠真正地感受到:北大是他們的家,在這裡是最受尊重的,是可以安心教學、靜心學術的。

習近平總書記對北大的改革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在5月2日北大師生座談會上,他指出:“近年來,北大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成果豐碩,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突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令人欣慰。”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很幸運的,能夠生活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親眼目睹中國的崛起,親身經歷中國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學的變化。二十年前,我們還在為北大和個人的前途擔憂,今天,我們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在二十年前的學術會議上,我們還只是在傾聽和學習,今天,我們的學術成就已讓世界讚歎了。二十年前,我們擔憂教師隊伍的青黃不接,今天,我們的一些學者和學生已經成為世界頂尖大學的獵頭對象了。二十年前,我們的影響只在國內,今天,北大已經是全球舉足輕重的大學了。這些變化和成就,是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同時也凝聚了衷心熱愛北大的校友和朋友們的心血,他們為我們的成功而歡欣鼓舞,為我們的建設和發展慷慨捐助,也在為我們的任何不足和失誤而痛心疾首、焦慮不安。

北大有了很大進步,但實事求是地講,我們與世界最頂尖大學仍然有很大差距,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仍然很重、很艱鉅。目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很快,北大將會面臨更多新的挑戰。面向未來,我們只有堅持守正創新,保持一種積極和平和的心態,按辦學規律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把北大辦好。

三年多前,我在入職講話中曾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北大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我們在北大做事情,絕不能就事論事,更不能只考慮一己之利,一定要從國家、民族和人類文明的視角,來觀察、規劃和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要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心態,肯為他人付出,必定功不唐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培養出胸懷大志、腳踏實地能夠引領未來的人,才能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待和廣大人民的願望,把北大真正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

從今天開始,我將卸任學校的管理崗位了。我們的生命和奉獻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遠的。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所經歷的,只能是她歷史長河中的小小的漣漪,我們今天做的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也許很快被人們忘記,但正是這日日年年、點點滴滴,才匯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我想再次感謝中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領導,感謝朱善璐和郝平書記,感謝你們一直的信任和支持。我還要感謝全校的師生員工,感謝一同工作的同事,感謝熱愛北大的校友們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我相信,有了你們的厚愛和支持,北大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親人們,正是有了你們的理解和付出,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校的工作中。

祝福永遠的北大!願每一個北大人,秉承守正創新、一生平和安康!謝謝大家!

——2018年10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