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如何学习隶书?当代隶书创作存在什么问题?且听仇高驰一一道来。

问题一: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核心体现在哪些地方?学习时应如何把握和表现?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仇高驰:隶书成熟于西汉,在东汉达到高峰。伴随着竹木简牍的大量出土,今人得以目睹汉人的墨迹,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汉隶的用笔,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但依然要以汉碑为主,这是因为汉简隶书的字太小,大字与小字在笔法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虽然在现代印刷技术下可以影印放大,但也不适合作为大字隶书来临习。

另外,也由于简牍隶书地域性风格强烈,使得我们只有对汉碑的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汲取其灵活多变的用笔和结字,来丰富我们的创作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隶书的朴茂和高古。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仇高驰 节临《礼器碑》册页(局部)

问题二:习隶者众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原因何在?

仇高驰:汉代以后,应用书体进入到了楷书时代,人们学习隶书会不自觉地将楷书的提按笔法带到隶书中来。在隶书中,楷书的提按笔法成分越多,朴茂之气就会越少。

魏晋以后的人们对篆书笔法日渐陌生,不能用篆书用笔来书写隶书也是造成隶书不能高古的重要原因所在,唐以后隶书之失即在于此。

隶书和篆书一样同属于平正书体,因此在学习和创作中不可夸张变形过甚,一旦夸张变形超出了它所能容纳的“度”,隶书的“古雅”之气就会受到破坏。习隶者对隶书过度的夸张变形,也是造成隶书不具高格的原因之一。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问题三: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关联?

仇高驰:由于隶书所处的“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结体、用笔上和篆书、楷书的联系,我认为学习隶书,进可穷篆书之流变,篆隶笔意相通,退可得楷书之笔法,隶楷体势互用。

隶书和篆、楷书,在笔法上都要以中锋为主,结体存在篆长、隶扁、楷方之别。具体分析篆书是中锋裹毫,其线条特征为圆浑、酣畅;结体多取修长之势,回环、婉转,笔画之间有较多的连结,且保留着古文字的象形意味。隶书也以中锋为主,但兼之以侧锋,其线条特征既放逸、韧劲又险峻、浑厚,结体多以扁方为主的横势为主,左右开张,较之篆书则化圆为方,化繁为简,化连为断,且有着明显的波磔和钩挑。楷书则以中锋提按为主,行笔时较多运用上下的跳跃笔法,线条变化极为精妙,结体多取谨严的方势,篆意完全不复存在。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仇高驰 隶书杨花条幅

问题四: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仇高驰:学习隶书首先要从经典汉碑入手,博瞻约取。在汉代典范铭石隶书中择己所好者,先由形入,以期步入正途,待娴熟之后,务求笔力和骨势。所谓遍临百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一定要多看,见多识广,才能有所比较,有所取舍。

再者,因隶书去篆书不远,在用笔和结字上还保留着篆书的遗意,因此,在学习隶书的同时,最好要涉猎篆法,一个不谙篆法的人,是很难得到隶书三昧的。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问题五:当前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仇高驰:当前的隶书创作,审美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在取法的广泛性和探索的多元性方面已远远超越前代,在作品的趣味和视觉形式上得到高度重视和极大提升。换言之,当前隶书创作,在结字和章法的变化与快感方面已超越前贤。

然而,当前隶书创作中所存在的俗弊与浮躁亦是前所未有的,最为突出的是对隶书笔法的漠视,而致使作品的内涵大大降低。当代隶书创作,过度追求趣味,在小处刻意经营,加之过多地把行草笔意移到隶书中,从而导致作品格局不大,格调不高。

那么,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平心而论,隶书和篆书一样,其学习与创作的难度都要大于其他书体,加之又难以变化和形成个性化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隶书的学习和创作就无路可走了。

我认为,研习隶书,先要从各种风格的汉碑中抽绎出具有共性的成分,同时再从竹木简牍、铜器铭刻中汲取营养,取法乎上,取意乎下,予以取舍和改造;第二,要在篆书和古文字方面多下功夫,以厚其源;第三,在隶书临习和创作的同时努力增加学养,以广识见和胸次,从而提升作品的古雅成分,庶几可形成一己隶书之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当前隶书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笔法的漠视——专家教你学隶书

仇高驰 现为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篆刻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