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迎「破淨潮」 低迷之後是否會崛起?

A股又迎“破淨潮” 低迷之後是否會崛起?

9月13日,A股表現平平,雖有V型反彈,但幅度還是較小,沒有實質性的反彈行情。整體依然呈現震盪下行趨勢。有段子調侃A股:如果利空,就低開低走;如果消息面平靜,平開低走;如果出利好,就高開低走。意思就是無論怎麼看,A股都是低迷行情。

觀察上半場的A股表象,卻如其實。上證和深證兩市集體高開低走,創業板更是由漲跌平衡到創下歷史新低,眼看A股就要涼涼了。大盤的底部信號貌似顯現出來,從年初的一路下跌過程中沒有過多地掙扎。截至9月13日收盤,剔除市淨率為負後,滬深兩市3527家上市公司中,破淨的公司有265家,佔比為7.5%。

當前的A股破淨股的數量創下新高,迎來又一波破淨潮,也是自2008年以來的第四次“破淨潮”。其中*ST天馬、廈門國貿、廈門信達市淨率最低,分別為0.432、0.529和0.56。回顧過去15年A股歷次大底,當前破淨規模已經超過2013年和2016年的底部,距離2005年和2008年還有一定距離。

前兩次的A股“破淨潮”中,銀行股全身而退;而而2013年以來的三次“破淨潮”中,銀行股都有超過60%的標的破淨。TMT行業以及醫藥、食品則一般沒有大規模破淨的情況出現。

截至目前,破淨公司佔行業公司數量比重較高的行業有銀行、採掘、地產、鋼鐵和交運等。破淨股高度集中的行業明顯的共性,是重資產屬性。相比輕資產行業,這些行業PB本來就相對較低,在大盤走低、市場情緒悲觀的情況下,受到明顯的衝擊。

當投資者對資產行業的擔憂加劇,特別是金融、地產、製造業等行業,破淨潮的爆發就很有可能。從以往幾次的情況來看,卻是如此,資產多的行業越容易引發破淨的概率。海外風險因素、內部股權質押風險和信用風險仍在,市場反彈的不確定性也較大。不過,在當前的“破淨潮”下,不少基本面較好的優質標的存在被錯殺的現象。因此,可以說部分破淨個股進入了較好的投資區間。

破淨的大多都是週期股,把握的難度較大。而週期股處於盈利巔峰,出現超預期的情況並不容易。長期來看,市淨率選股掙錢概率大,但估值只是投資的依據之一,不是絕對的。破淨的企業存在相當一部分流動性差、業績不佳的標的。規模上看,市值在100億元的個股數量不多,佔比約為20%;市值30億元以下的小盤股佔比50%。反映出伴隨A股制度的日益健全。

2018年的市場調整劇烈,A股市場目前已有3只股票跌破面值。處於風險警示的個股有33只。有些個股跌破面值成交慘淡,但因此退市的案例不多。A股市場一共發生退市63起,主要退市原因是虧損和私有化。

當前大規模破淨是市場見底的信號之一,也是熊市的一大特徵,反映出市場悲觀情緒。不過,“破淨潮”中往往蘊藏著機遇。A股正朝著健康方向變化,非理性的行為也會漸漸褪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