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王毓宝

“金嗓子”王毓宝

王毓宝1926年生于天津一个手艺人家庭,父亲王振清是油漆匠人,业余时间以演唱【靠山调】自娱。虽然是票友出身,但是却教了几个徒弟,其中以王毓宝、二毓宝、魏毓环三人最为有名(除此之外王毓珍、王毓儒等)。这三人中,以王毓宝年龄最长,艺龄最长,成就最大,且声誉最隆。自13岁登台以来,雄踞曲坛七十余年,风头始终不减,成为时调界继赵小福之后,当之无愧执牛耳者。

“金嗓子”王毓宝

王毓宝的嗓音极佳,既能上天入地,又能左右逢源,堪称是一条“金嗓子”(具有这样嗓子的演员北方曲艺界也只有骆玉笙、石慧儒、王毓宝等数人而已)。

王毓宝自幼随父学艺,上世纪60年代拜在姜二顺的名下(姜是著名的“大口【靠山调】”艺人,解放后加入了红桥区曲艺团),但是王毓宝的唱法还是私淑赵小福、卢成科开创的“小口【靠山调】”(用王毓宝的原话说:“我偷艺学得最多的是时调前辈艺人赵小福的演唱”),仅从艺术体系上看,王毓宝应该算作是“小口【靠山调】”的优秀传人,她以赵小福的唱法为基础,把时调艺术带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没有赵小福、卢成科的奠基,也就没有王毓宝后来的成绩。

“金嗓子”王毓宝

虽然王毓宝可以说是时调界留下资料最多的一位艺人了,但是相比较于她所掌握的传统节目来看,她留下来的资料无非是冰山一角而已,只有《七月七》、《喜荣归》、《放风筝》、《踢毽》、《摔西瓜》《大五更》、《风吹铁马》、《要女婿》、《叹青楼》、《青楼悲秋》以及近期录制的《渔樵耕读》等几个传统节目留下了录音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