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1、张文顺(1938.10.17-2009.02.16)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郭德纲 张文顺

张文顺先生是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叶德霖先生学习滑稽大鼓。

张文顺是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德云社最开始就是郭德纲、张文顺、李菁三个人所创。郭德纲经常和张文顺先生搭档,老先生生前也特别支持郭德纲,给了郭德纲很多的鼓励和帮助。

老爷子有一个徒弟叫徐(德)亮,徐(德)亮退出德云社以后,老爷子声明只是口盟,并收回了他的“德”字。

2、李文山(1938.08.04-2017.03.4)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郭德纲 李文山

李文山的师父是相声前辈王世臣,先生20世纪80年代曾与郝爱民合作,并调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至退休。

后加入德云社和张文顺、邢文昭、王文林并称“德云四老”,他的代表作有《杂谈空城计》、《南来北往》、《女英雄》、《一比吓一跳》等等。

3、邢文昭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邢文昭

邢文昭先生师承单口大王刘宝瑞,擅长捧哏、单口,1959年加入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学员班,专攻相声表演。

20世纪50年代曾与马季、李文华、李国盛等在北京工人艺术团工作。20世纪60年代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并在全国工会曲艺汇演中获表演奖。2001年在全国小品比赛中参演的《四个老头》获一等奖。

4、王文林(1947——)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徐(德)亮 王文林

王文林先生1947年生于北京,原名王惠林,师从相声大师刘宝瑞,相声前辈王长友之子。

他自幼学艺,12岁正式登台。曾加入北京青年曲艺队,后来文革中剧团解散。之后又加入北京德云社,成为德云四老之一。

可惜的是2008年和搭档徐(德)亮一起退出了德云社,当时也是第一次有演员退出德云社。

5、金文声(1930—2017.05.25)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金文声(左二)

金老爷子是著名山东快书、评书演员。

文革期间,金老先生辗转到上海,说评书糊口。当时,因为不让说那些传统的评书段子,金老先生就把《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三剑客》等世界名著改编成长篇评书,到上海的大学里表演,很多学生和教授都拿着书去听。

2006年12月20日在津举行隆重盛大的拜师仪式,同时收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为徒。2008年,金文声以78岁高龄再次登台,在北京德云书馆演说《火烧金光寺》《张广泰出世》《五鼠闹东京》《白玉雪》等书目。

6、范振钰(1927—2008.11.17)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郭德纲 范振钰

范振钰也是德云社的一位相声前辈,他和高英培先生当年是一对黄金搭档,表演了很多经典的相声作品。

高峰就是范振钰先生的徒弟,范振钰的师父是班德贵,班德贵是马三立的徒弟,所以现在高峰的表演风格深受马氏相声的影响。

范振钰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钓鱼》、《跟谁对着干》、《不正之风》、《教训》、《皆大欢喜》、《一对沙发》、《大家研究》等等。

7、谢天顺(1946—2018.10.05)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高峰 谢天顺

谢天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学艺,后拜郭荣起为师,擅长捧哏。

谢天顺是相声界“宝”字辈演员,是郭德纲师爷辈的老先生。他早年与同为“宝”字辈的少马爷(马志明)一起合作表演了《报菜名》、《夜来麻将声》等很多马氏相声作品。

后来与马志明裂穴,退休后和儿子谢金都在北京德云社工作。2018年10月5日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

谢天顺后来与高峰也合说过一段《报菜名》,我觉得是我看过的最像当年少马爷和谢天顺那段的。

8、杨宝璋(1925——)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杨宝璋 师胜杰

杨宝璋也是“宝”字辈演员,是河南相声的旗帜性人物。他不是在德云社工作,但是在2016年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的时候,他受邀捧场为德云社庆生。

百科里有这样一段话:旧社会的相声,有不少“荤口活”(即低俗不健康的段子),杨先生说他从学徒时起就不爱演这类相声。拿自己和别人的家人抓哏逗乐,等同于“骂大会”。但是这类相声的手法很高明,也有可取之处。要借鉴这类相声的手法,去粗存精,为新相声的创作而用。

9、刘文步(1936—2018.09.21)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刘文步 郑福山

刘文步是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被称为“中国双簧第一人”,外号刘坏水。

他也曾经加入德云社演出,后来因不满演出费而退出,还和郭德纲闹得很不愉快。他年轻的时候生活作风上出过一些问题,因为“沾花惹草”三次进监狱劳改,后来郭德纲也用这件事讽刺过他。

但是客观地说刘文步功底还是不错的,他的作品也常有“荤口”,但是台风火爆,尤其在双簧表演上可以说是一位代表性人物。

盘点:德云社的几位老先生

这些老艺人当中很多都已经离我们而去,在世的相声前辈越来越少,后辈当中很难再找出那种从小学艺、真那相声当命看的演员,很少。

因为时代变了,不说相声也饿不死,也不用撂地卖艺。那些从旧社会经历过来的老前辈对相声的掌握程度是很多后辈所不能及的。

希望今后的相声界能才人辈出,继续给广大听众、观众带来欢笑,带来经典的作品,让相声继续发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