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之名

看到一篇新闻,新闻的内容大致是一名长相与马云相似度90%的老农民,因为长相爆红被邀请参加各种演艺活动及广告,而三年后的他又回去干他的老本行捡卖鸡枞菇去了。

这篇新闻其实没什么,但是它引出我一直以来偶尔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父系社会的传承问题。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父系社会,一开始人类的社会是以母亲作为基本单位,原始人只知其母亲是谁而不知道父亲是谁。有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男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女人进行了各种限制。

生物的三大基本特征是:能繁衍后代,新陈代谢,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对于我们人来说,我们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特征,因为社会是父系社会,对于谁是你爸爸人们更加关心,对于你的母亲是谁人们从社会层面会不那么重视。

我们从一个家庭长大,基因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来自于父母的传承,很难去改变它们。但我们的性格和意志更多的来自于后天养成,从生物学来说,将好的基因传承下去是生物的本能,但人作为地球上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又有复杂的社会体系,是基因的传承更重要,还是意志的传承更为重要。

你的父亲是谁?这样的问法似乎更倾向于问你的生父是谁。

你的爸爸是谁?这样的问法更倾向于问教养你的人是谁。

这两个角色对于大部分人是一个人,但是对于离异的家庭、重组的家庭、一些特殊原因的家庭他们也许就不是同一个人。对于这些特殊的案例,我们如何界定和判断他的父亲是谁呢?

今年的世界杯梅西与蒙牛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从社会认同来说,我们更加认同后天培养,每个人都不觉得命该如此,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是自己的命,命运都是由自己主宰,与生俱来的只是父母的基因。

以父之名,我认为是父亲的意志在人们身上的体现,不是基因的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