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在涼山作報告,還有一位四川人,來看看他們說了啥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侯衝 何勤華 攝影 侯衝)“賺農民的錢不算本事,幫農民賺到錢才是真本事”“我把輸液瓶拿到工地掛在樹上,邊輸液邊指揮,輸完液接著幹”……

10月22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在涼山州西昌市舉行。會上,湖北先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聞彬軍、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等7位先進人物作的精彩報告,引發現場陣陣掌聲。

本次巡迴報告會現場共有800多人參加,涼山州17縣(市)、鄉(鎮)、村(組)5萬多人同步收看電視直播。報告會還將在全省其它20市州進行錄播。

記者摘錄了7位先進人物所作報告的片段,通過這些隻言片語,可以一窺他們努力奮鬥、不勝不休的拼搏精神,獨樹一幟、敢闖敢拼的創新理念以及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務實作風。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湖北先穠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聞彬軍: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我回鄉創業後,建立了度假山莊,招收了一批員工。她們任勞任怨,但就是見了生人卻不敢抬頭、不敢說話。度假村和山莊要接待南來北往客人的,這一個個悶葫蘆似的員工可怎麼做好接待的工作?

既然她們不敢說話,我就得逼著她們說話。天黑了我把她們帶到我家老街上,讓她們拿著大喇叭,對著街兩邊的房子歇斯底里地喊:“我叫什麼名字,我一定會成功的!你們起來給我做個證吧!”

培訓方法看似奇葩,可扶志治愚確實管用。今天,我們的員工是拿起抹布能擦桌子,拎起手帕能跳舞,握住話筒能唱歌。下臺是服務員,上車是導遊,到臺上就是演員!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上任後,我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週五召開一次支委會,每月5日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月上旬和下旬至少各召開1次黨小組會,每季度最後一個月的25日講一次黨課。

2012年3月5日,我帶領全體黨員到革命聖地西柏坡重溫入黨誓詞,在鮮紅的黨旗下,舉手宣誓,查找不足。從此,每年3月5日,就成了我們車谷砣村的主題黨日。

緊接著,我又組織黨員和村民代表、戶代表到平山、阜平、正定等地學習考察,解放思想,探索發展。通過這些舉措,全村父老鄉親的勁擰在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參與、共同謀劃、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16字發展目標,點燃了村民心中的希望,往日沉默的車谷砣又沸騰起來了。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福建省閩侯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縣委常委、人民政府副縣長樊學雙: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隆德縣產業底子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下婦女照看老人和孩子。我想,既然他們離不開家,那就把生產車間建到老百姓家門口,送崗上門。

就在我盤算著這一個車間能幫五六十戶穩定增收脫貧時,老鄉們卻給我潑了一瓢冷水:他們寧願靠著牆根曬太陽,都不願意到車間來賺錢。

後來我們瞭解到,原來老鄉們是擔心幹了活拿不到工資。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組織老鄉們到縣城人造花總廠進行參觀,他們看到那麼大的廠房那麼多的機器,心裡的顧慮頓時打消了一半。回來後,有十幾個大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到車間幹活。第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我們特意搞了個發放會,一位大姐捧著1600元的工資,臉上笑開了花。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獲得者、河南省蘭考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李明俊: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為引進富士康助力全縣脫貧攻堅,我們在一週內為企業辦理了行政審批、一週內完成了土地徵遷、一週內拿出瞭解決職工上下班交通問題的方案,並主動承擔了供職前員工的培訓。

富士康的高層說,蘭考這麼用心在做事,在這肯定能幹成事。最終富士康自己拿地、自己建廠,也不再要求稅收優惠,蘭考成為富士康第一個重資產入駐地。

面對華潤集團1個億的無償捐款我們並沒有動心,而是努力尋找雙方的產業契合點,利用我縣豐富的秸稈資源,投資1.5元合作建設了萬頭黑毛驢項目,既解決了他們控股的東阿阿膠公司原材料緊張的問題,也帶動了我縣3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貴州娘娘山高原溼地生態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正學: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依託娘娘山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年均19.7℃的氣候優勢、濃郁的民族文化和珍貴的高原溼地資源,我們於2013年成立了貴州娘娘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充分把大生態、大旅遊、大健康和大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力求打造農旅一體化發展的國際大健康旅遊度假目的地,讓鄉親們徹底“拔掉窮根”。

在3個民族村寨的打造建設中,涉及到625戶村民房屋改造,但大家拿不出錢來,又沒有資產到銀行作抵押,我就用自己的資產為他們擔保貸了5000萬元,3750份貸款合同,7500多次簽章,我一份一份地簽字,一個一個地按手印,整整花了三天多時間,手都磨破了皮,但看到村寨變美了,我無比欣慰。

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獲得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膽外科二中心副主任朱震宇: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如果說在高原上,需要我們翻越的是地理氣候上的“生命禁區”,那麼在無影燈下,需要我們攻克的是技術上“高難險阻”。我們深深感到:每次與“蟲癌”的遭遇戰都是在挑戰不可能。既然要在刀尖上起舞,就要舞出不一樣的精彩。

包蟲大多長在肝臟上,少的一兩個,多的幾十個,大都挨著重要血管,手術中稍不注意,就容易擴散感染,風險特別大。一直以來,藏區醫院由於技術原因,普遍採取相對簡單的內囊摘除手術來治療,但極易復發,不僅給患者身體上帶來多次損傷,而且也是一些群眾因病致貧的重要原因。

為解決這個技術難題,我們專門成立攻關小組,多次派人外出學習,並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最終形成了以整體剝離為核心的一整套根治性治療方案。

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

7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在凉山作报告,还有一位四川人,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2014年3月,我們村成功開展了第一次“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活動。來了10多個企業,50多個愛心家庭,現場認購了56萬多元的農產品,這下可在我們縣炸開了鍋。家家戶戶的雞鴨豬、米麵油蔬菜等農產品以高於市場價30%以上的價格賣了出去。

後來,我們又陸續組織中國建設銀行、啟陽集團、中國大唐等單位到村開展“遠山結親”活動達到10餘次。兩年多的時間,結對認購的城市家庭達到1200多個。“以購代捐”不僅讓我們的捐助者有了回報,也讓我們受助者更有尊嚴。

今天的岫雲村,已實現整村脫貧,成為省級四好村,264戶人家,153戶有了小汽車;今天的岫雲村,走出了一條以村為品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今天的岫雲村,每天都有專人指導生產,收購產品,每個老百姓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