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養老:每月領60元,流著淚說滿意……

這是2015年的一條新聞:

新聞

在《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顯示,在農村60%的老人沒有存款、三成老人生活上需要得到照料的背景之下,仍有將近八成農村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表示滿意,甚至有每月領取60元勞保的老人感慨“從沒想過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中國農村養老:每月領60元,流著淚說滿意……

但即便在今天,農民養老仍是難題。

半路老人守空巢,有的村狗比人還多

“空巢村”這個詞一度成了社會輿論熱點。年輕人因為在農村收入太低,沒什麼發展,於是都到城市去打工。於是很多村子裡沒有了年輕人,有的甚至連小孩子都很少,剩下的就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在那裡默默生活,每天都期盼著兒女們能常回家看看。這些老人,很多都無人照料,有了病也得不到及時治療,壓抑情緒無法及時排解。“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就是“空巢村”老人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而浙江有一個小村子,原來還有幾十戶人家,到後來卻只剩下10來個人,卻有12條看門狗,狗在不斷繁殖,人卻越來越少,到現在已經成了“狗村”。

中國老齡化難點在農村

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已經達到15.4%,比全國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個百分點,高於城市老齡化程度。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農村整體老齡化程度,比城市高出3%。

而養老現狀差距更大:城鎮人住現代化小區,老年人住破磚瓦房,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鮮明對比。《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顯示,28.9%的城鎮老年人感覺養老目前沒有困難,而農村則低於城鎮13個百分點。47%的農村老人認為錢不夠花,42.3%認為病痛較多,均高於城鎮超10個百分點。甚至超過50%的農村老人還在從事農業勞作。

農村養老,如何不再“流著淚說滿意”?

農村養老困境主要集中在3個問題上:

1.空巢村:子孫外出打工,老人無人照料;

2.收入低:農村發展落後,經濟來源少,收入低。

3.農村配套制度等還不完善,比如醫療、保險等。

那麼,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之路就是發展現代農業。

首先,把農村產業發展起來。

年輕人為什麼要離開家鄉去打工?因為農村產業不賺錢,只能靠外出打工來掙錢養家。而現代農業就是要大力發展產業,提高產業和規模和收益,吸納越來越多的農民就業。

比如,現在國家大力鼓勵大學生等返鄉創業,提供了許多優惠的政策,就是促進知識下鄉、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第二,提高農業及農民的收入。

傳統農業效益低。原因在哪裡?還是整體農業產業的生產鏈效益及價值低。舉個例子,傳統農業從生產到銷售往往增值不高,現代農業搞規模經營,生產效率就上去了;然後發展加工業和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再比如,現在大力發展三產融合,就是將一產的農業,與二產、三產聯合發展,比如休閒農業,其產生的價值就遠比傳統的農業生產高太多了。

再說農民收入。農民增收問題其實國家年年都在提,也年年都在增漲,但增漲空間還有很大。農民收入怎麼增?

一是還得靠產業,農業產業發展起來了,自然收入也會提高,所以現在國家在大力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農企等)時,把“帶動農民增收”這項作為重點考核標準;

二是靠補貼扶持,當前農業產業還沒有發展強大,很多產業都需要資金扶持,所以國家的惠農補貼一年比一年多,比如2015年是1.6萬億,2016年則是1.8萬億,而2017年將會是多少呢?農合論壇預測,只增不減。(這裡可能有些朋友又會說補貼再多架不住貪官多,國家現在的“打虎拍蠅”動作很大,這裡咱們就不多說了。)

三是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比如現在政策實施的“兩權”抵押貸款,以及農地入市等就是增加財產收入的重要措施。

第三,就是農村各項配套制度的發展。

例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國家為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廣大農村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但“新農保”仍存在項目少、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等不完善之處。

未來20年農村鉅變,該如何發展?

作為新型經營主體來說,重點是要發展產業,發揮帶動性。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以單獨發展,也可以融合發展。比如家庭農場更適宜從事規模生產,而合作社可以提供全產業鏈服務,而公司則更適宜從事一些三產融合等綜合項目。

作為農民來說,未來不是守著一畝三分地不變,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成為“職業農民”。很多人認為土地流轉出去了,自己收入來源就斷了,其實流轉土地後不僅可以獲得地租,還可以加入到合作社中共同發展,分享合作社的收益。

【農合論壇說】

農業事關國計民生,我們幹農業,不僅是為自己謀福利,也是在為農民和全社會謀福利。農合論壇長年實踐於農業一線,對現代農業經營、盈利有很獨到的方法和見識,如果您是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業公司等經營主體,或是個體農戶,只要您想順著國家政策大趨勢,把農業幹好,為農村建設出一份力,都歡迎您來參加農合論壇的現代農業運營培訓課程,將會收穫滿滿!

今年春節又快到了,老人們盼春節,因為到了春節,子女們都會回家。希望在外漂泊的子女們早日回家,帶回去的不僅是親情,還有運營農業、建設農村的方法,讓我們的農村變得更美麗,讓我們的父母老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