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23

十月

星期二

当国家和国家的竞争

已经变成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竞争的今天

作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大西安应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昨日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围绕西安的发展形态问题、人口问题等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

就跟着“头头”一起去看看

他是怎么说的吧!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新西安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同时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提法将城市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陆铭说,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就需要加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的规划和建设,更好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眼世界,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一线城市都已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都市圈,并且用网络状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自己与周边其他中小城市无缝连接。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

谈到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关系,陆铭提到了“虹吸效应”,就是将周边地区的人才、人口、资源、财富等都吸附到中心城市里来,随后则出现周边地区的衰落。但他认为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反而会让整个区域的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陆铭解释说,一方面因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是规模经济,而且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带来的集聚效应要超过制造业,那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会产生产业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口自由流动会带来人均GDP的平衡发展,这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是最后的平衡发展不是指均匀分布,而是区域和区域间要走向分工。一个区域,有些地方需要人多,享受规模经济,有些地方就要人少一点,关键看你发展什么产业做什么样的城市。每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不一样,这是经济学的核心观念。

科学地理解了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向核心大城市集聚的客观规律,能够帮助西安与周边中小城市更好地进行联动,也有利于那些以农业、自然资源为比较优势的地区,通过人口外迁来增加留守居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进而提高其人均收入水平。

提高城市竞争力需留住低技能劳动者

2017年西安出台“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后,通过不断降低落户门槛,为古城迎来近百万“新西安人”。陆铭说,在不少人固定思维模式里,城市要发展得高大上就不需要低技能劳动者。其实,一个城市中高收入的人越多,生产越需要有低技能劳动者配套,比如,保姆、保安、快递员等,这样才能把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降下来。

“比如,上海只有香港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均GDP,房价逼近香港。服务的价格方面,香港保姆的价格是4300港币,上海是6000到8000元人民币,这样上海就丧失了国际竞争力。”陆铭说,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来源,恰恰是在于很多的低技能劳动力来提供质量、性价比都较高的生活性服务。

如果一个城市只欢迎高端人才,不欢迎低技能劳动者,那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成本就会变得很高。假设类似的城市有一个城市生活成本高,另外的城市生活成本低,作为人才,他是会全球流动和自由选择的。当然,多数人会选择流向生活成本低的城市。所以他提议,加快速度降低落户门槛,西安“宽松”的落户政策与此不谋而合。

“全世界的公共服务都是偏向照顾穷人,而如果把这些跟户籍挂钩,变成照顾的不是最穷的人,那用不了多久城市发展就会趋缓,所以应该尽快地去除一个传统观念,就是大城市不需要低技能劳动者。”陆铭说,因为这是绝对错误的。

城市创新需要一点“思想空间”

结合西安的发展战略,再加上西安已经具备的条件,陆铭认为,西安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新经济是西安的卖点和引爆点,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智能化、大健康等产业是这座城市的重点,西安可以以此打造“中国新经济之都”。在科技创新方面,西安独具优势。而要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陆铭认为,一个城市的创新需要一点“思想空间”。

他解释说,创新不是大家想象的都是在实验室里,它其实更多的是在咖啡馆里、茶馆里、走廊里。所以,提高西安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就是要建更多的咖啡馆、茶馆,让城市更有创业的氛围、让创业者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空间。

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安市已建成创业咖啡街区、众创空间等各类众创载体500家,总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进驻企业团队1500余家,创业人数达到25万人。各种创新创业资源正源源不断通过孵化器及创业咖啡街区聚集起来。而当城市将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起来,并且提供给大家更多的“思想空间”,我们会发现,其实“窄马路的小街道模式”在物理形态上,不仅能缓解交通拥堵,而且更加宜居。

在纽约、东京、伦敦这样的世界一线城市,目前出现的趋势是人们重新回到市中心,原因在于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恰恰需要更多的人口集聚,借助于人口密度来进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同时,紧凑型的城市发展可以减少人们的通勤距离,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碳排放。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导致的结果是人们进行互动和知识交换的需求受到抑制,城市活力下降,甚至进一步拉长了人们的通行距离,反而加剧了拥堵问题。

陆铭认为,大城市吸引各类人才聚集,本质上是因为大城市具有强大的创业就业和收入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人口仍然在进一步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圈集中,未来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大城市和都市圈之间的竞争,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一驱动力之下,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应朝着建设紧凑型城市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集聚人口,并做好顺应人口增长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宜居方面能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查看往期消息

专家学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让大西安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投资西安

机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