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专制的标志及前封建时代与后封建时代

封建专制的标志及前封建时代与后封建时代

按:本文运用类似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从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的视角,对封建专制的标志、类型和演化机制进行了基于逻辑和实证的辨析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反思人类社会封建专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封建专制的标志是社会资源的高度垄断。这种社会资源垄断包括两个方面:物质上的垄断和精神上的垄断。这两种垄断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备基础。

物质垄断又包括财产垄断和人身垄断,前者的典型表现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后者的典型表现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然,奴隶才是最严重的人身垄断)。

精神垄断包括思想垄断和言论垄断两个层次。具体来说,只能用同一种思维方式和思想理论进行分析思考,且该思想理论不得被质疑,即为思想垄断。如果做不到严格的思想垄断,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允许不同意见的公开言说,此即为言论垄断(更为细分地,如果憋不住,把不同意见给说出来了,也不得指名道姓和直指源头,此为言论垄断的弱化版表现形式;相应地,对质疑意见采取信息封锁和不回应不讨论的傲慢式躲避和封禁策略,则为言论垄断的强化版表现形式)。既敢想还敢说,思想垄断和言论垄断就很容易被打破,此时封建专制的基础就会被削弱甚至可能被打破。反之,如果既不敢想、也不敢说,则封建专制容易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指鹿为马、皇帝的新装、万马齐喑等即为封建专制登峰造极的典型表现。

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而不是单方面存在的。这是因为:纯粹的物质垄断容易遭受质疑,从而难以持久,必须辅以精神垄断和精神禁锢才能维持其物质垄断的超然绝对地位;同样地,纯粹的精神垄断没有物质垄断的配合也难以持久,在财产自有、财务自由尤其是生活物质基本富足的情况下,自由意志很容易自动发生,从而不断产生对精神垄断的质疑。

因此,若要长久维持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同时进行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否则,任何一种垄断松懈后,都容易导致封建专制统治的削弱甚至破产(只是这个消解过程相对于个人生命而言往往显得较长而已),而且往往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愚民教育和整体贫穷(但这种愚民教育又不至于过度愚蠢到太容易被识破,也不至于贫穷到因长期饥荒导致普遍暴乱)。

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长时间尺度和宏观视角来看,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现代科技力量的推广使用,使得这一经济进步过程在整体上更加明显和巨大。因此,封建专制统治的两个垄断基础尤其是物质垄断基础逐渐难以为继(放在较大的时间尺度来看的话,无一例外)。

上述现象所揭示的尤为重要的启发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一规律,在两个垄断的破灭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即往往需要先从物质垄断的破除开始,到逐步引发精神垄断的破除,再到进一步加剧物质垄断的破除……,从而最终导致对封建专制的彻底破除。需要强调的是,从以百年为单位的世界近现代历史(也包括许多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等这一类更长的历史演化)的回顾来看,上述推演显然应该是正确的,且一直在不断地被验证(只是时间节奏在不同国家有较大甚至巨大差异而已)。

由此,可进一步地依据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在封建专制发展过程中的消涨演化过程,大致划分出前封建时代和后封建时代。这两种时代本质上都是封建的,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和侧重不同而已。以物质垄断为主、精神垄断为辅的时期,以及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均达到相当高程度的时期,均可称为前封建时代或典型封建时代。以精神垄断为主、物质垄断为辅,物质垄断逐渐破除,精神垄断逐渐变得独木难支(即使时有死灰复燃)的时期可称为后封建时代或非典型封建时代。当然,具体到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其国内的封建专制发育过程和当前当时所处的阶段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性和个体特征。有些国家可能早已渡过了封建专制时期,有些可能仍处在封建专制的高峰期,有些可能已处于后封建时代且已无法逆转。

基于上述推理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封建专制的不断破除是无可扭转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自觉顺应这一过程,还是故意干扰阻碍这一过程;是在加速推动这一过程中建功立业,还是因延缓阻碍了这一过程成为历史污点和历史笑话。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既与品行有关,也与学识判断能力有关,身处其中的各方人士需要慎之又慎啊。

注:本文的内容如果用画逻辑推理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的话会更加有利于理解。

补充1:物质垄断和精神垄断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则为登峰造极的封建专制。

补充2:以全体共有的名义,实则权力把持者对所有物质分配都说了算的方式进行的物质垄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物质垄断形式,这种物质垄断更加隐蔽而且难以被轻易质疑,因为质疑者容易遭受道德指责和群盲围攻,从而不敢轻易质疑或难以进行有力的质疑。

补充3:物质垄断相对容易察觉和判断,精神垄断却不那么容易察觉,因为在精神层面的判断需要足够高的智识能力和勇气。尤其是考虑到在精神层面存在从众心理、主奴人格、精神驯化、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等心理学现象和心理疾病现象;以及存在思维僵化、思维定式、大脑神经网络过度拟合等认知缺陷现象;以及利益固化(不仅包括物质利益固化,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固化,比如地位利益、面子利益、羞于悔改故而拒不悔改等等)和阶层固化等等现象的存在,导致精神垄断的破除在某些情景下往往更加困难和滞后。正所谓破贼易破心中的贼难,或者剪辫子易剪心中的辫子难。

补充4:愚民教育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愚民,如有意限制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也包括在知识教育和传播中有选择地植入偏狭的知识理论体系,还包括通过危机教育、敌我教育等方式,人为树立虚构的敌人/迫害者,或过度夸大敌方/施害者的存在,使得人人自危不得不寻求自我保护和群盲保护,等等。

补充5:文首的“按”非摘要,只是全文的概略简介和引子。真正的摘要写法应有所不同,尤其是摘要中需要有文章核心结论和创新性的概括。

2018年5月1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