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

前几天发了一篇大学拉开的差距需要20年才弥补回来的文章。有一部分人在评论说,为什么去一个语言机构报班要一万多?很多家庭都负担不起这样的一笔开销,所以差距是从开始就有的。

我想一部分人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并不是所有人一进大学就是平等的,很多是由于个人见识和家庭条件等因素,让你们在大学一开始就拉下了差距。

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

今天还是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大部分人一听说别人花那么昂贵的经费去学习语言就会想到自己,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并没有那样的条件送自己去学习,甚至想到很多农村的孩子连好一点的东西都没有用过,拿什么去和别人比。

如果你这么想了,那至少说明你已经开始在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你的家庭不能负担这么一笔开销,不能让你去享受那样的教育,那你有没有想过,既然你的父母给不了你的,你又能不能给你的孩子呢?或者说,你没办法像他们那样去教育机构跟班,那你能不能找一些书籍资料多看看学一学呢?学习的途径永远不只有一种,只要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符合自己境遇的方式。少一点抱怨,多一些思考。

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

差距不是一天就形成的,那么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赶上的,有的甚至要花上几代人的时间,但只要你在慢慢的努力缩小这个距离,你所做的都是有意义的。毕竟他们父母的条件资本也是靠自己赚来的,所以不要觉得家庭条件所拉开的就是一切,你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去改善现在条件,这就是缩小差距。如果你的父母给不了你那样的教育,那你就努力,让你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样也是在变好,差距在减小。

记住,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希望你们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可以更加奋发向上。

我去年见过一个小男孩,8岁,上海人。

他一见某机构老师就说,“我要学英语。”

当时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要学英语,他说因为我的英语这次只考了97分,错在语法上了,我要学语法。当时我在旁边一听震惊了,怎么都没办法想象这句话是从一个小朋友嘴里说出来的。

后来老师告诉他,这里不教小朋友,只招大一大二。

这时候他的奶奶在旁边一听,就以为老师嫌他的英语水平不够才不收,然后马上解释道:“我孙子英语很好的啦,和外国人交流沟通完全没有问题的好伐?那些大学生有的还不如他的嘞,他绝对可以跟上老师的。”

后来那几个老师对眼前的孩子也很感兴趣,就让他去做了一个英语水平测试,结果确实像他奶奶说的那样,水平比大部分大学生都要好。

奶奶还非常骄傲的告诉我们,他从两三岁就请外教在家里教,不仅学了英语,还学了法语,暑假还去了毛里求斯,去教当地的孩子一些幼儿园的东西。

我真的毫无办法把这些事情和一个8岁的小朋友联系在一起。我映像里的8岁孩子,是在学简单词汇,一句长句都读不顺溜的。怎么会去毛里求斯那么远的国家支教?

之后沟通才了解到,这个孩子本身就非常的喜欢语言,喜欢和外国人交流,也享受那种优异感,但是这个优异感的背后,是几年几十万的代价。

那些老师因为规定最后也没有招收他,但都对眼前的小男孩表示佩服,都在猜测他的未来会有多不可估量的成就。

借用一句非洲女作者在一本书的结束语:“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is twenty years ago. The second best time is now.”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比你优秀的人都还那么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发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