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一块裹尸布,为什么拍出1.3亿天价?有人说是炒作!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年来收藏市场异常火爆,屡屡拍出天价,比如上海藏家刘益谦曾用2.8亿港元卖了一个鸡缸杯喝茶,一时之间名声大噪,许多人既羡慕又愤愤不平地说,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杯子,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啊!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一天价文物更令人诧异,它只是一块听上去十分不吉利的裹尸布,但却拍出了1.3亿天价,它为何如此价值连城,且听小编讲述。

乾隆的一块裹尸布,为什么拍出1.3亿天价?有人说是炒作!

这可不是一般的裹尸布,它是清朝乾隆皇帝死后用的,光听名字就知道不同凡响,其名为“陀罗尼经被”,它曾先后3次上拍卖会,首拍仅拍了9万,第二次就拍出了令人目瞪口呆的7205万元,第三次拍竟然逆天的拍到了1.3亿,一时之间震动了全社会,许多人冷嘲热讽:一亿多买一个裹尸布,真的值得吗?真是人傻钱多!但正所谓“存在即合理,事出必有因”,裹尸布拍1.3亿天价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原因有三!

乾隆的一块裹尸布,为什么拍出1.3亿天价?有人说是炒作!

其一,这块本名为“陀罗尼经被”的裹尸布是当年活佛为乾隆皇帝量身制作的,曾有多位密宗大师开过光,然后盖在死去的乾隆身上,寓意是让他去往西天极乐世界。这是一块皇帝的裹尸布,中国人对于名人、有钱人、有权人有一种天然崇拜,而皇帝更是集有钱、有名、有权于一身,所以自然就受到人们的疯狂追捧。

乾隆的一块裹尸布,为什么拍出1.3亿天价?有人说是炒作!

其二,这块裹尸布的原材料为藏羚羊绒和金丝等,金丝的价值自不必多说,而藏羚羊绒指的是羊尾巴下的一点点绒毛,要知道这块裹尸布长2米、宽1.38米,需要多少头藏羚羊啊,奢侈程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原材料贵重外,它的工艺是制作龙袍采用的“缂丝”工艺,工匠们整整制造了3年,正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其制作成本同样不可小觑。

乾隆的一块裹尸布,为什么拍出1.3亿天价?有人说是炒作!

其三,文物之所以价值连城,最重要因素是历史价值,这块裹尸布上蕴含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它既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实证,又见证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盗掘,之后几经辗转、重见天日,历经2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于是拍卖价格扶摇直上,拍出了惊人的1.3亿。但在小编看来,这是一种病态畸形的追捧,它真的值1.3亿吗,这会不会只是炒作?各位朋友你们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