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把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兰州市以北60公里的秦王川地区,从此大地得润,万物鲜活——这就是引大入秦工程。1994年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顺利建成通水,秦王川居民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靠水吃饭的转变。

2015年,引大入秦工程全面竣工。至此,我省兰州、白银、景泰、皋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200多万群众和近2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得以解决。

大通河的水,助秦王川踏上了脱贫致富路,也为兰州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工程建设

创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生存工程和发展工程”。同时,它也创造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的许多奇迹。

引大工程项目的施工地偏僻,自然环境恶劣,难度大。“30A隧洞是总干渠第二座长隧洞,全长11.649千米,一边开挖一边衬砌一次成洞,创造了13个半月建成的世界纪录。先明峡倒虹吸单根管线长524米,内径2.65米,管道设计最大工作水头107.12米,建成时是世界第七、亚洲第一大钢制倒虹吸。”时任引大入秦工程总工程师、如今已85岁高龄的张豫生介绍,“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经验,仔细钻研,给美国制造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提出了两条改装建议,让美国人大为赞叹。经过改装后,由原来的日成洞进尺20米提升到70米。在后面的38号隧洞施工中更创造了月成洞进尺1000多米的纪录。“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大通河水

助秦王川居民走上快速致富路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大通河的水,解决了主灌区40万人和2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让5.64万移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有了水,秦王川从此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路。

秦川镇榆川村地处永登县秦王川盆地,作为引大入秦工程移民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榆川村于1996年正式建村安置,村民主要来自榆中县青城等乡镇和永靖县部分干旱贫困山区。现全村共310余户1100多人。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榆川村脱贫致富了,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引大工程和兰州新区的建设。如今的榆川村,全村建有日光温室蔬菜大棚320座,产业收入达到450万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65%以上。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左右。榆川村的改变,只是秦王川的广袤大地受益引大工程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昔日的旱砂田变成了水浇地,秦王川当地居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亩产由通水前的6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主灌区40万人和2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不再是难题。从此,由我省宕昌、东乡、永靖、天祝及永登、皋兰、榆中、七里河等县(区)贫困山区搬迁的5.64万移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踏上了致富快速路。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工程

历史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引大工程历史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的优化,受益区生态效益日渐凸显。昔日干旱的兰州新区,现在绿树成荫、水体繁多……

为了用好引大工程的水,兰州新区建设了生态工程,通过河湖连通人工水系,将引大的水留在新区,用一个湖及辅助工程带动周边生态环境改变,目前已经建成了6个湖。如今的栖霞湖,周围水草繁茂,绿意盎然,已经是兰州新区标志性生态景点之一,是居民避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引大工程为兰州新区的快速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引大入秦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累计引水29亿立方米,受益区人口达200多万人。近年来,随着秦王川灌区和兰州新区生态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区域生态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渠路田间防护林网建设逐年发展,造林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8%提高到15%以上,小气候明显改善,风沙天气逐年减少,降雨量年均增加50至80毫米,昔日“十里不见树”“电杆比树多”的旱塬,如今变成了“粮田万顷,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新型灌区和生态环境优美秀丽的国家级兰州新区。

引大入秦工程润泽秦王川 助推兰州新区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