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爲什麼要把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

李杜白


1804年拿破崙又一次挫敗歐洲大陸國家的反法同盟,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標誌著拿破崙個人的威望在歐洲達到了頂峰。而在其稱帝的前一年,法國卻在拿破崙的授意下賣掉了四倍於本土面積的路易斯安那,買主美國僅僅付出了1500萬美元,價格低廉到每英畝不足兩美分。

可奇怪的是如此“喪權辱國”的買賣並沒有受到法國人民的口誅筆伐,在後世對拿破崙的評價中也絲毫未見皇帝本人因這次賣地行為而失分。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七年戰爭當中,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等等歐洲國家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混戰,陸權國家在歐洲本土血拼,海權國家則在美洲殖民地爭鋒。最終大英帝國在戰爭中勝出,法國波旁王朝輸的盆幹碗淨,烽火散盡之後,法國不僅丟失了在加拿大的全部領土,就連新法蘭西的其餘部分也難以保全。為了感激西班牙在戰爭中的傾力支持,趁著美洲的殖民地還沒有完全丟掉,波旁王朝把路易斯安那轉讓給了西班牙。

對於勝利一方的英國來說,雖然打贏了戰爭但自身情況也極不樂觀。為了應付在戰爭當中的巨大開銷,英國政府把經濟負擔轉嫁到了美洲殖民地的頭上,這也間接導致了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眼見英軍陷入美洲起義部隊的戰爭泥潭當中,宿敵法國不失時機地派出海軍助華盛頓一臂之力,這也成為後來法美關係急劇升溫的開端。進入十九世紀之後,波旁王朝被大革命推翻,拿破崙已經在法國政壇站穩腳跟,美國也開始進入領土擴張的階段。

懾於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強大武力,西班牙對於含在嘴裡的路易斯安那卻不敢輕易吞下,在拿破崙許諾以意大利托斯卡尼的王冠來交換路易斯安那的宗主權之後,西班牙答應將路易斯安那歸還法蘭西。就在法軍逐步前往美洲取代西班牙佔領軍的同時,海地傳來拿破崙的妹夫全軍覆沒的消息,四萬多法國將士葬身於異國他鄉的加勒比海島上,這無疑對拿破崙在美洲的經營給予了重重一擊。

與此同時,美洲大陸上的地緣政治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英國依舊保持強勢,新生的美國也在逐漸崛起,法國政府開始隱隱擔心即便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路易斯安那也未必就能守得住。恰逢此時,美國政府流露出想要購買新奧爾良的意願,於是雙方很快一拍即合。當美國總統的特使羅伯特·李維頓到達巴黎之後,皇帝不僅想要出售新奧爾良,甚至打算把整個路易斯安那都賣給美國。

大吃一驚的美國人被皇帝的慷慨驚呆了,但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並迫不及待地滿口答應。因為美國為新奧爾良準備了一千萬美元,但法國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卻只叫價1500萬美元,雖然超出了特使的權限,但李維頓來不及請示傑斐遜總統就趕緊跟法國人簽了協議。而對於拿破崙來說,此時的路易斯安那仍舊在西班牙手中,法西雙方尚未完成交接,也就是說拿破崙是在慷他人之慨,充實自己的腰包。

後來拿破崙依靠這筆錢打贏了一次次的戰役,把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推向了頂峰。對於這筆史上最大的土地買賣案,拿破崙看中的似乎不僅僅是錢,用他的話來說:“路易斯安那決定了未來美國的實力,我送給英國一個海上勁敵,總有一天會讓驕傲的英國人低頭!”


地圖帝


從美國的觀點來談,當年的美國總統傑佛遜鑑於沒有新奧爾良港的控制權,害怕法國控制密西西比河,阻礙美國的商業輸,另一方面他也需要路易斯安那州來統一從東到西的領土。因此派遣特使到法國提議購買奧爾良島,從而試圖控制新奧爾良和密西西比河的航道。

拿破崙在1819年被放逐於聖赫拿島時自述,1804年他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自己稱帝,之前就已預見需要大筆的錢財,而且若賣路易斯安那州的西部給美國,可使美國與佔據路易斯安那東部的英國正面對抗,使在歐洲重新開打的法英戰爭,能由新大陸的美英戰爭來掣肘。

因此當美國使者抵達法國時,拿破崙對美國的提議非常感興趣,三天之內,就完成了談判,沒有任何的阻力,拿破崙就決定賣地,5月3日,拿破崙就簽定賣契,行文財政部和外交部。

不過,當初拿破崙要求價碼在五千萬到一億法郎之間,最終是以六千萬法郎成交,雖然幾乎是法國當年五分之一的財政預算,但美國並未給整數,僅僅給了一千兩百五十萬美金,因為傑佛遜扣除了法國革命者檢查美國商船,因而損失的兩百五十萬美金。而為了這塊土地,美國沒有選擇的向英國和荷蘭的兩銀行借錢,利息是百分之六。

當時法國有人激烈反對,具有烏托邦視野的當代文豪夏鐸布理昂(Chateaubriand, 1768-1848)就認為這是一大片可以保有並開發的地區。美國方面也有反對的聲音強調這片沼澤荒地的代價太高。

就這段歷史,對當時的法國,是一樁非常好的買買,因為長久以來,沒有人想要路易斯安那州,即使當時這一塊地有美國領土的一半面積,而今天又是法國的五倍大,但要照管僑民的代價實在不小。當時該州的生產力很小,氣候也差,黃熱病和沼澤地等都是問題。至於後來此地區因棉花和蔗糖致富,已經是1812年之後的事情了。


驃騎校尉83


我反對票數最高的答案認為美國從拿破崙手裡購買路易斯安那是”趁火打劫“的結論。因為提出要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的是法國,不是美國。而且美方作出購地決定的是派往巴黎的談判代表,他們當時根本就沒拿到總統和國會的授權。

美國擴張圖,白色為路易斯安那

事實上,路易斯安那購地案的起因是因為美國希望永久解決密西西比河使用權問題(因為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出產的農產品長期沿著密西西比河航道運輸出口),因此想購買新奧爾良港口和今天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以東部分一小塊土地。

但長期商談下來,有人認為法國和美國要想解決在北美的利益衝突,必須就整個路易斯安那問題作出徹底了結。然而,當時美國總統傑斐遜本人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都不同意這個決定。談判拖了兩年之久。

直到1803年,因為法國在海地的軍事鎮壓行動困難重重,再加上英法關係緊張,法國備戰的原因。拿破崙授意財政部長向美國使節提出2250萬美元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的計劃(之前美國打算200萬美元購買新奧爾良),在巴黎的美國代表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答應此動議,才達成了購地案。

為什麼法國會將200萬平方公里土地低價賣給美國呢?看似這是賤賣,實際上價錢便宜有價錢便宜的理由。

路易斯安那雖然是法國人開闢的殖民地,但因為七年戰爭中法國敗給了英國,其盟友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羅里達被割走。於是決定將路易斯安那轉交給西班牙作為補償。直到1800年拿破崙透過在1800年簽署的《聖伊爾德豐索密約》(Treaty of San Ildefonso),法國由西班牙輕鬆取回了路易斯安那的主權。原本拿破崙可能有在北美大展宏圖的想法,所以美國即使想購買新奧爾良港都無法成交,但國際局勢的變換讓拿破崙改變主意。

首先是英法爭霸的格局發生變化,拿破崙於1802年和英國達成《亞眠和約》,雙方結束敵對行動。這是美國提出購買新奧爾良動議後,拿破崙不急於同意的原因,因為在英法和平的情況下,沒有英國海軍的封鎖和干擾,法國還是可以進一步發展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的,當時法國外交部長塔列朗也是持這個意見。但是1803年後,英國佔領地中海馬耳他島不歸還,英法矛盾再次加劇。拿破崙已經預見將要再次和英國為首的反法聯盟開戰,因為海軍不佔優勢,預計將無法經營北美殖民地,不如把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籌措經費。

其次是遠征海地的失敗。

法國大革命開始後,法國控制的海地殖民地黑奴發動了反抗奴隸主的起義,到了1800年前後黑人起義軍已經控制了大半個海地。1802年底,拿破崙派遣妹夫勒克萊爾將軍從本土率3萬達軍前往鎮壓,結果遭遇失敗,不得不接受海地獨立的事實,小小的海地都無法制服讓拿破崙對於繼續保留路易斯安那信心更加不足。

當時,路易斯安那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60000名法國殖民者,基本上集中於新奧爾良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些戰略要點,對於廣袤的內地根本沒有實際控制能力。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活著很多各自為政的印第安部落。因為法國殖民者的控制力度太弱,美國總統傑斐遜根本就不願承認法國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大部分地區的主權。

所以法國名義上是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但實際上只是出售的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些戰略要點,美國若要獲得真正的全面管轄權,還必須自己處理印第安部落問題。

第三,出售路易斯安那有利於鞏固美法關係,拿破崙希望美國在未來的英法之中傾向法國或者至少保持中立。

另外,當時英美關係並未緩和,將路易斯安那給美國不僅可以緩和法美矛盾(這個行為相當於宣佈法國退出北美大陸並把領地轉交美國),還可以加強美國的力量,這對佔領加拿大的英國其實是牽制,事實上,1812年確實爆發了英美戰爭。

綜上所述,法國廉價賣出路易斯安那,有鞭長莫及,人力兵力不足的客觀限制,也有聯美製英的外交打算。

總體上來說,路易斯安那不在當時拿破崙帝國戰略的中心,因此可以放棄,正如拿破崙1799年放棄了法國遠征埃及事業一樣。在他眼中,歐洲大陸才是法國最關鍵的爭霸舞臺。


昭楊


其實,美國買到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是一樣的,都是趁火打劫的傑作!

現在的美國坐擁937萬平方公里的大片領土,但是建國之初它只有十三個州,它是通過一步步向西擴張才成為現在世界上的領土第四大國的。


然而,當我們仔細審視美國向西擴張的過程時,會發現有兩片土地,即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分別從法國和沙俄購買,這兩大列強都是吃肉不吐骨頭的主兒,咋就把地賣給美國了?其實在這兩片地上,美國才是那個趁火打劫的。而且美國運氣好,這些歐陸大國雖然在美洲有殖民地,但是自己老家總是打仗,殖民地總是顧不上,北美又只有美國一個大國,美國買下它們的殖民地也是順理成章。

路易斯安娜——法國的無奈

話說這路易斯安娜本是法國的殖民地,然而法國在北美和英國打了場七年戰爭,把法國北美最好的殖民地加拿大拿走了。法國還不得不把路易斯安娜讓給西班牙,以補償西班牙與法國同盟後損失掉的佛羅里達。

拿破崙上臺後,法國勢力強大,又從西班牙處拿到了路易斯安娜。本來法國是想努力開發加勒比海一帶,藉此帶動路易斯安娜,沒想到法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獨立了,法國本來想去鎮壓,按說也是萬無一失,但是法國軍隊在海地遭遇瘟疫,損失慘重,不得不接受海地獨立的既成事實。

這樣一來,法國想建立圍繞加勒比海的殖民帝國的圖謀就破滅了,路易斯安娜也就變成了法國的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而另一件讓法國糟心的事是,由於法國在大革命和隨之而來的拿破崙時期是動不動就要和全歐洲開戰的,此時法國眼看著它的歐陸敵人越走越近,第三次反法同盟快要建立,更要命的是英國馬上就要加入。如果英國成為法國的敵人,英軍可以從加拿大南下佔領路易斯安娜,而法國不掌握海權,對英國到時候的軍事手段連增援的可能都沒有。

另外,美國剛剛建國,對領土的渴望也很灼熱。路易斯安娜就在西邊,就是美國下一步想要的對象,如果法國不能好好處理與美國的關係,美國出兵佔領路易斯安娜也並非毫無可能。

此時的路易斯安娜對法國價值已經不大,又面臨北邊和東邊兩個勁敵,拿破崙也只能同意把路易斯安娜賣給那個看上去稍微和善一點的美國,總不能白白便宜老對手英國吧!

法國就這樣把路易斯安娜賣給了美國,而這次也談不上法國有多失敗,路易斯安那購買條約1803年4月30日簽字,5月18日英國就正式向法國宣戰了。可以說,美國這次趁火打劫節奏感掐得比較好。

阿拉斯加——沙俄擴張也有極限

沙俄擴張速度和麵積都很驚人,甚至早在彼得大帝時代,沙俄就開始探索白令海峽一帶。後來沙俄移民逐漸到達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但由於阿拉斯加氣候嚴寒,直到19世紀60年代阿拉斯加仍然是人口稀少的蠻荒之地,似乎沒有什麼可供開發的價值。

除了沙俄移民,來自美國和英屬加拿大的移民也逐漸來到阿拉斯加。沙俄意識到了南方的兩個鄰居——英國和美國也對阿拉斯加有所企圖,對此也十分警惕,但由於阿拉斯加離自己核心區太遠,似乎也沒有好的管束辦法。

這次美國的好運又來了。如同以前的歐陸霸主法國一樣,強大的陸權國沙俄也深深介入了歐陸爭端,樹敵很多,導致了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英國、法國、撒丁王國和奧斯曼帝國聯手對抗沙俄,沒想到沙俄外強中乾,軍事力量弱,後勤差,在離本土很近的戰場被遠道而來的英法聯軍暴揍。這還不算,英法的艦隊都已經打到了遠東的堪察加半島。

沙俄很害怕英國藉機從加拿大入侵阿拉斯加。沙俄的慘敗也導致國內政局不穩,經濟壓力大,此時的沙俄統治階級急需用錢。

那怎麼辦?既然阿拉斯加快要保不住,又急需用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賣掉,而買家也就只有美國了。

美國這次又趁火打劫買下了阿拉斯加,當時美國國內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阿拉斯加除了冰雪什麼都沒有,嘲笑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蘇沃德,笑話阿拉斯加是“蘇沃德的冰箱”。至於後來阿拉斯加豐富的黃金和石油資源,就不是美國人當初購買的時候能料到的了。


葉子評論


路易斯安那地區是法國在北美大陸的殖民地。這塊殖民地並非是指1812年美國建立的路易斯安那州,而是指從密西西比河直至落基山脈,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灣的廣大地域。歐洲七年戰爭(1756-1763)中,法國戰敗,割讓了一部分北美殖民地給英國,為防止英國得寸進尺,它主動將路易斯安那及新奧爾良市轉交給盟友西班牙。1799年,法國拿破崙上臺,1800年,他強迫戰敗的西班牙籤訂秘密協議,歸還路易斯安那。
法西密約一年後才公開,1801年5月傑斐遜風聞此事,認為路易斯安那在軟弱的西班牙手中尚且無妨,若易手軍事強國法國,將後患無窮,拿破崙會進一步“盤算加拿大“,“挑動印第安人騷擾美國邊境”。他提出,美國“必須取得通向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和新奧爾良的通道,否則就將最後失去阿巴拉契亞山脈後面的一切”。
(傑斐遜)


為此,美國製定了一個購買這一地區的計劃,1802年,美國與法國開始談判。不料談判非常的順利和迅速,法國政府的讓步使美國人驚訝的合不攏嘴。其實,法國是為形勢所逼,迫不得已。

首先,就在美國提出購買計劃不久前,拿破崙命令2萬大軍進攻海地,不料在海地遭到慘敗,連褲子都給虧進去了。拿破崙急需新的資金,用來繼續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第二,拿破崙認為,法國與英國再次互掐,英國必將進攻新奧爾良乃至路易斯安那。法國在北美大陸的軍事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可能守住。眼瞅著就要被英國人佔領,還不如順水推舟,賣給美國,讓英國人天狗吃月亮——無處下牙。最後,法國人從北美大陸撤出,可以集中力量,應付歐洲戰事。畢竟拿破崙的理想是統一歐洲,不是耗在北美。
(拿破崙)


1803年4月30日,美法兩國簽訂條約,美國付給法國8000萬法郎(約1500萬美元),從法國手中購買了整個路易斯安那地區,總面積達260萬平方公里。這筆交易,正如美國曆史學家亨利·亞當斯在《美國曆史簡介》中所說的那樣,“美國政府付出瞭如此小的代價,就獲得瞭如此多的東西”。

參考書目:
1、約翰·加拉蒂《美國簡史》,紐約1981年
2、《美國曆史簡介》,美國大使館文化處編譯出版,香港1982年
3、吉爾伯特·菲特、吉姆·里斯《美國經濟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

歷史研習社


每個國家的行為都是當時的執政者根據對自己/自己國家有利的情況來選擇的。

法國當時賣殖民地給美國,一方面是自己對那塊土地的控制越來越難而控制成本失控,一方面更希望集中資源確保自歐洲和其他地方的利益,那麼賣掉那塊殖民地獲得多少資金不重要,但能同時獲得新興的美國(有錢有人有新技術)對法國在歐洲和世界範圍內的利益支持是很重要的。

不去完整客觀的瞭解當時的情況,就很難理解當時那些聰明人所選擇的“最正確”的方法。

我們身邊最相類似的情況,是日俄在滿洲進行的戰爭中,滿清政府居然聲明保持中立,看上去是十足的沒骨氣+賣國行為。

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滿清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和實力在滿洲地區抗衡俄國或抗衡日本,直接對抗的結果必然是滿清徹底失去滿洲地區從名義到實際的控制權。

所以李鴻章等權臣判斷日俄誰都不可能獨立控制滿洲的情況下,力主引狼入室的策略,讓日本人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與俄國人死拼,這樣不管誰最終獲勝(最好是兩敗俱傷),滿清都能在兩強之間保持名義上的領主+實力上的第三方存在,避免被單獨一方或兩方聯合驅逐出滿洲的最壞結果。

而事實上,正是因為當時只能做無米之炊的“巧婦”選擇了這樣的“賣國”策略,給日後張作霖等代表中國利益的土匪、軍閥這樣的中國勢力的崛起機會,滿洲也最終迴歸中央政府的實際控制。

全面、客觀的瞭解歷史,才能真切、真實的理解歷史,再去判斷歷史人物行為的主觀目的和客觀得失。


理得心安


很簡單,這個問題要說起來就是三個原因。

首先,第一個。對於拿破崙來講,此時的美洲已經喪失了由法國人來經營,並且把它經略成為一個殖民地,作為一個法國資源的一個主要輸出地的一個條件。

因為在這之前,法國人的殖民地,也就是加勒比海中部的海地地區,擊敗了由拿破崙的妹夫帥的4萬法國軍隊,無數的法國將士魂歸他鄉。與此同時,法國經營美洲的美夢也混斷他鄉,在海地的失敗讓法國人徹底喪失了與英國在美洲地區一爭高下的實力。

此時此刻,路易斯安地區還是在西班牙人的手裡,只不過西班牙人明面上把把這個地區的主導權讓給了法國人,讓法國人自己主持這個地區的工作,恐怕大家都沒有聽說過一個事實就是在拿破崙戰爭期間,西班牙是法國人的附屬國,當時法國說什麼西班牙就得照做。

現在作為法國人的前進基地,海蒂已經喪失了管理的能力,或者說法國人在這個地區的統治地位已經被徹底根除了。法國人已經沒有一個前進的戰略基地來管理路易斯安那地區,所以與其費勁兒地派出大量的軍隊去住渣子們一塊兒不需要的土地,到還不如順水推舟把路易斯安那地區直接。送給美國人。

為什麼要讓給美國人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二個原因總結起來,四個字遠交近攻,這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外交相和宰相範睢提出來的一個建議,當然,現在很多國家也一直在用這個計策。

英國人在美洲地區表現得很強勢,法規一直看英國人不順眼,認為你這個國家趁著我們歐洲內亂的那段期間,你佔領了很多殖民地擴張了自己的實力,(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還把我們國家搞的一團亂糟糟的,所以法國人恨透了英國人。

法國人不滿英國人這個行動,所以他們主持讓美國人獨立起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人出的力氣是最多的,不僅派遣艦隊去封鎖英國皇家艦隊,對於美國人的干涉,而且還派出陸上部隊去支援美國人的作戰,現在,美利堅合眾國的自由女神像就是法國人贈送的。

但是美國人無論怎麼扶持都打不過英國,這是事實,美國人曾經想拓張自己的勢力和地盤去進攻加拿大的溫哥華,結果呢,被英國人揍到了華盛頓,把白宮給燒了。

所以這個時候,法國人失去了海地這一塊兒前進基地,沒有辦法管理路易斯安那地區了。這個時候把這個地區一言不合的讓給英國人或者西班牙人,他心裡難受,不想這麼幹,所以他就想把這個地區讓給美國人。我把這個地區讓給你你拓張實力跟英國人在這個地區接著鬧下去,我讓英國人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地方多一些,我歐洲那方面可以減少一些壓力。

這就是遠交近攻之策,向遠的地方,我結交美國這樣的國家,這些國家跟我的利益不相侵犯,同時我去進攻英國這一個比較臨近的國家英國跟我的利益有所衝突,這樣的話,美國這個國家,我把他武裝起來,讓他跟英國鬧,然後又損害不到我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遠交近攻。

同時,這塊地區也不是無償的給你美國人的,我要收錢1500萬的美元,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對於拿破崙來說,這一筆錢幫了大忙了。法國連年征戰,軍費什麼的早就已經捉襟見肘,這個時候有這麼一筆鉅款支持他的戰爭,對他來說再好不過。而且這一筆錢肯定不是兩個國家交易的主要內容,其中還肯定包括美國人的資源,比如說各種各樣的木材或者是煤炭等等一系列東西都是可以交給法國人來處理的,總之我給的一塊我不要的地區我還可以獲得更多資源,我這筆交易,我必須得做。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和法國良好的關係。這個原因大家在第二個原因裡面,我已經有所贅述了,所以我就不加多說了,總之,這三個原因造成了法國人你看似廉價的價格將路易斯安那地區讓給了美國人,那時候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外交不是錢可以用來衡量的,法國這一次以1500萬美元將路易斯安那地區讓給美國人更多的就像是一次投資,我看中你的潛力,我把這個東西投資給你,最後我收的一個善果。

不得不說,拿破崙在這件事情上表現的要比西頭的稍微理智一點,希特勒在後期就是對於國土瘋狂的執念問題,導致部隊去防守根本就不可能防守的寬大領域,最後他的不對一點一點的被前蘇聯美國人,英國人給蠶食掉,自己反而是吃力不討好。


漩渦鳴人yy


印第安人太強悍法國移民不願意去 種植成本高,加之和阿拉斯加一樣被英國威脅和缺錢。美國對印第安人的鬥爭也不簡單,基本上都是打完印第安人打內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