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父母知了

一年級的專題連著幼升小,算是一個整體,正好64篇(其中幼升小55篇,一年級9篇),取了一個標題《幼升小的秘密64篇:父母怎麼做,孩子輕鬆上一年級!》,大概20萬字左右,暫時先告一段落。

從今天起,回到一般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分享,當然,如果有較為典型的一年級話題,也依然會保持關注,但重心轉向更為寬泛的家庭教育範疇,應該說非常享受前面兩個月的專題寫作過程,保持了每天的精力專注,注重細節呈現和合適的理念傳遞,從年輕父母的反饋來看,基本還是達到預期效果的,許多父母提出了高質量的問題,有了良好的互動,這一點我希望可以繼續下去。

今天要聊的話題也從一條留言說起,這裡我隱去了父母的一些信息:“有件事想請教您一下! 孩子在學校裡對老師有陰影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的同桌要抄作業,孩子不同意,同桌就不依不饒。孩子不想被同桌打擾,就借了作業。 這件事被老師發現了,狠狠的批評了孩子,孩子感覺很委屈。晚上睡覺前我和孩子聊天,無意間提到老師她就害怕,委屈,還說不喜歡上老師的課,害怕看到她。 陳老師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首先要感謝這位家長的信任,將孩子遇到的問題如實的講述出來,事實上對問題本身的正視就是一種反思,開始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解決最好,例如諮詢其他懂教育的老師,或者從書本里面尋找方案等等,這樣的父母,一定是經歷不斷學習的過程,他們懂得反思,並且善於合作,屬於家庭教育水平較高的家長。

我單獨給了這位家長一些建議,這裡就不贅述了。

舉這個例子,是因為還有許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常常是無視的,忽略掉了孩子的生命體驗,這將對孩子成長是有一些阻礙的。父母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也有一些類型可以簡單歸類。

一般的原生家庭,大概可以概括為四類父母:

第一類父母:有能力,積極正向的引領孩子

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薰陶,或心理學的訓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是努力鑽研,個性化理解和掌握方法的。

即使有些父母原來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後天的努力學習可以彌補他們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保持人生的時常更新狀態。

懂得如何正向、積極、關懷、尊重自己的孩子,給孩子自然快樂的童年,充實有度的少年,奮發向上的青年。

他們視孩子為平等的生命個體,非自己私人財產,同樣也非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工具。並非那種自己不努力,卻要孩子成龍成鳳的父母。

他們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養,他們能跟孩子心靈溝通,嚴而有愛,極有界限感。和孩子一起成長、學習,給孩子做榜樣!

知道孩子面對的問題是什麼,父母不迴避問題的存在,如果自己確實不能解決,也會積極想辦法諮詢和努力解決其中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懂得如何愛人,如何做自己,如何成功,如何人格健康。

這樣的父母,不能稱之為完美的父母,但確實需要越來越多的父母以此為目標盡力做到。


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二類父母:愛,即控制

父母為什麼會對孩子有控制呢?

雖然他們潛意識層面在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不影響他們的控制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

比如不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孩子這麼自私,長大了會混不下去。為了讓孩子將來過得更好,必須現在就學會無私。

比如父母為什麼會在孩子粗心做錯題的時候打他呢?

因為他們就是會覺得你做不好題,就考不好試,就沒有好大學上,這一輩子就完蛋了。這就是他們從一道題推演出來的遠景未來,常常讓孩子莫名其妙,不就是錯一道題麼,爸爸媽媽為何像凶神惡煞一般。

雖然他們的邏輯之不合理,方法很難稱得上科學。

但他們會且只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關心。

你讓他們尊重孩子,無異於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萬劫不復,遁入苦難。簡直太難受了。

他們控制孩子的出發點無非是一個:希望孩子將來能好好活著。

他們沒學過如何消化自己的心理需要,沒學過正向表達,沒有接受過心理學訓練,甚至沒有接受過較好的教育。他們在上一代那裡看到和學到的就是他們現在的方式,僅僅是一些技術手段變化了,本質沒有變,責罰、打罵是常態。

他們沒有機會撫平自己的創傷,沒有機會消化自己童年被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竭盡所能去用已經繼承下來的方式、邏輯、模式給孩子所謂的“愛”,其實,都是一半以上的舉措都是“害”。


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第三類父母:缺少能力,愛有殘缺

這一類父母或是出於重男輕女的家族傳承,或出於工作繁忙、現實困境、多胎出生而無力撫養,不得不對孩子進行了寄養、留守、冷漠、忽視等方式任憑孩子自由生長。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是缺位的。

親戚、老人、福利院等人群充當了父母,然後他們偶爾來看看孩子。但是這些撫養人的愛是非常有限,且是有嚴苛條件的,孩子的生存環境會非常艱難,在不得不看別人臉色的童年裡艱難地長大,活了下來。

這樣的例子我就遇到好幾個,有一個12歲了才來上一年級的男孩,看上去木訥,少言寡語,目光也很遊移,看得出他內心的緊張時,缺少愛的孩子會有兩個極端,要麼極端的暴躁,要麼極端的自卑。在過去幾年發生的一些悲劇性的事件裡面,一些從小失去家庭之愛的孩子,往往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裡例子就不舉了,那些轟動全國的惡性事件裡面,追根溯源,都能找到這個原因。

那些留守在鄉村,失去父母之愛的孩子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爸爸媽媽能打自己一頓,因為至少那個時候是可以看到爸爸媽媽,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的,曾經有一張照片在微信刷屏,就是一個奶奶帶著孩子送他的父母去打工,孩子哭鬧,不願離開。但孩子的父母轉身上了車,連告別也沒有,馬路上只留下婆孫兩人瘦弱的背影。相信看過那一幕的人都會覺得鼻子一酸,這些父母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社會學意義上的父母的職能,僅僅是生養一下而已。

那天在父母成長營結束之後,有一個爸爸特意留下來講了自己的事,原來他一直在外地打工,現在因為孩子上了小學,他毅然放棄外面的工作,回到本地,堅持自己帶孩子,“錢雖然少一點,但我覺得很踏實,我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孩子現在成績很優秀,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這位父親選擇和孩子在一起,顯然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他是一個有能力愛的父親。


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第四類父母:愛,完全不在場

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但會經常打打電話,孩子起碼還有個期待,逢年過節父母會回來看看,在心靈裡完成了一次寄託,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見他們一次,但孩子起碼在委屈的時候,可以依然通過各種方式向父母傾訴或者得到他們來自遠方的指導,這依然不算愛的缺失。

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就社會學意義上消失了。其中有一些客觀的原因,例如難產、意外、父母智力或者精神存在嚴重缺陷,當然還有主觀的原因,那就是拋棄,讓孩子成為了完全失去父母之愛的孤兒。這其中,幸運一些的孩子會找到養父母充當了父母活了下來。

更多的沒有被寫進故事的人、沒有被新聞報道、沒有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以某種方式艱難地流浪著,活著。

更多的孩子,雖然爸爸媽媽是有的,有的甚至生活在一起,但卻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因為他們本身由於從小的被嬌慣成為“巨嬰”,至今還在孩子爺爺奶奶的照顧下生活。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個奶奶,她語速很快,比較強勢,孫子的事無論大小,都是她來處理。而她的兒子和兒媳婦,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從來沒有帶過孩子,用她的話說“我現在是帶三個孩子,我是老高中生,我兒子只有初中畢業!”當時沒有好意思反駁她,自己的兒子帶成了初中生,孫子準備帶成啥水平?從現場來看,那個孩子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好動,將來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世間父母無非四類,第一類大概有5%的父母做得到,看看啥標準?


回憶你的童年,你擁有著哪種父母?

如果你現在已經為人父母,你又在希望做哪一種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