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爲什麼要拿走我的小毛衣!它是我的寶貝!

美美有一條粉紅色的小毛衣,她很喜歡,每天睡覺都要拿著她,捏一捏,聞一聞,然後安心的睡覺。一直到三歲,還是沒有戒掉小毛衣,即使已經洗得陳舊,她依然不捨得扔掉。

離上幼兒園的日子越來越近,美媽開始焦慮不安,難道還要每天把小毛衣帶到幼兒園去午睡嗎?那樣會讓小朋友笑話的。於是她把毛衣給藏了起來。晚上睡覺,美美到處找那件毛衣,到處都找不到,她不肯睡覺,哭鬧不止……一直折騰到十一二點都不罷休。最終,美媽還是妥協把毛衣給拿出來了。
媽媽,你為什麼要拿走我的小毛衣!它是我的寶貝!

按照心理學上來講,這叫小毛衣就是美美的依戀物,是能夠給她們帶來安全感的一個載體。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可能是出生後,不能時刻和父母在一起,就尋找了一件替代性的物品,來承載對父母的依戀,這件物品可能是一個枕頭,一件毛衣或是一個小玩具。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在嬰幼兒時期都是屬於正常的。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剝離孩子與依戀物,那樣會讓他們焦慮,憤怒,缺乏安全感。

媽媽,你為什麼要拿走我的小毛衣!它是我的寶貝!


孩子需要依戀物,有時也正說明父母的陪伴不夠。父母需要耐心的陪伴,給予孩子呵護,讓他們能體會到父母的關心。

等寶貝再長大一點,上了幼兒園,與同伴、老師建立起社會關係以後,通過學習、活動、交往等會轉移掉他們對依戀物的注意力。

屆時,再拿出那件小東西,他們可能看都不看一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