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云南南路只有短短250米,却依然被叫了近百年的“美食街”。和很多逐渐湮没在时间洪荒里的街道不同,它几乎从出生到现在都一直流光溢彩,是上海美食文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1917年,大世界游乐场建成,云南南路由此诞生,餐饮店一度聚集了上百家,1991年的正式命名为“大世界美食街”,98年更名为“云南南路美食街”。可以说是得到了官方的盖章。就算后来受到了其他美食街的冲击,它也迅速转型成主打老字号的美食街,如此,在美食如林的上海,显得愈发无法替代。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250米,好像实在太短了,可就算如此,盛名之下的老字号、新式餐厅、朴素的街边小吃,它有。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老上海的巷弄深深,市井烟火,它也有。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有些店在这里扎根数年,有些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有些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对于老上海来说,这里有旧时的味道,对游客来说,这里是遇见上海味道的地方。

洪长兴

忘不了的牛肉煎包

云南南路1号,和德大一左一右坐落在路口,颇有几分镇街的气势。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洪长兴是上海很早的一批清真羊肉火锅,“创始于1891年”的历史被牢牢镶进建筑里,这是老字号才有的自豪感。近百年的时光推移,慢慢就有了上海吃热气羊肉必去洪长兴的名号。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不过,对于很多老上海来说,那一口皮酥、肉嫩、汁多的牛肉煎包才是对洪长兴的初心,三块五的价格在这个连一个普通肉包子都要3块的当下,显得如此平易近人。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11点不到,爷叔阿姨们已经排好队,等着滋滋滋的煎包出炉,掌锅的是一位利落的阿姨,哟呵着大家排好队,一次只有一锅,排在队尾的人难免有些心焦,踮着脚,眼睛牢牢锁定窗口,生怕自己错过这一锅。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牛肉煎包煎的金黄,表面还残留着丝丝油星,带着些许光泽。对照生煎,个头更大,圆鼓鼓、胖乎乎,肉眼看着,表皮蓬发的更厚些,入口却是相当的松软,上下两面微脆,两种口感叠加的恰好。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剁碎的牛肉馅着实不俗,虽欠点紧实,但筋肉皆有,肉汁盈盈,浸染了内皮,一大口咬紧嘴巴里,是浓郁的满足感,那刹那,突然理解了为了一只煎包“翻山越岭”的人们。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飞饼在等你

鲜甜的飞饼也很曼妙

这实在是一家太小的店了,袖珍的镶嵌在一个串串店里,但遇见它,是今天意外之喜。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小编是被大叔转起来的飞饼吸引了眼球,薄薄的饼皮又软又薄,但奇妙的是,它却能乖乖的在大叔的手中旋转。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大叔有点可爱,一边转,一边抖着身子打节拍,我们碎嘴闲聊,来自山东的大叔在上海的大饭店里跟着印度的师傅学了好几年的飞饼,技术够了,自然就要单干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食物有时候真的包容性很大,只要你想得到,它就会出现,这里除了常规的咸口的牛肉、鸡蛋、培根···那些日常的芒果、榴莲、香蕉等水果统统网罗其中,2、3平的小店摊位,挤得满满的新鲜水果。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本能抗拒甜口面食的小编,算是被大叔的芒果飞饼一下子打动了,超薄的饼相当的酥脆,但不是咬一口就撒一地的干脆,而是热油渗入饼皮里,一点点的打磨出的脆劲儿。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每咬一口都有鲜甜的芒果作伴,温热的果肉丝毫不腻口,和饼皮融合的刚好。大叔也很够意思,我们在一边笑眯眯的让多加点果肉,大叔开心的跟我们说OK。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征服一个陌生食客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我们走的时候,又各自打包了一份带走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鲜得来

一份排骨年糕打天下

1921年就成立的鲜得来,一定是紧紧和排骨年糕连在一起的,据说,曾经每一个上海的小孩都吃过他们家的这道菜。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云南南路的这家店重新装修过,风格是典型的老派餐厅,灯光打下来有一种锃亮的感觉。价格是由衷的便宜,排骨年糕搭一份面筋百业汤的套餐不过21元。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排骨很大只,表面裹的那层面粉炸的微微脆口,伴着鲜甜的酱汁入口,倒是不错。可惜的是肉质实在是有些偏硬,和鲜嫩完全不搭边,失望自然免不了。年糕和排骨保持了一致,都是稍硬的口感。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面筋百业汤很鲜,面筋厚实,汤汁吸的满满,入口鲜美而嫩滑,百业有豆腐制品中超棒的韧劲儿,只是内馅着实小了点。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趁着时令季,小编尝了一回他家的鲜肉月饼,咬一口,满嘴酥皮哗啦啦往下掉,极狼狈,口感沙沙的,肉馅还不错,紧实饱满,不过就整体来说,只能说平庸吧。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午间时分走进店里时,几乎都是操着上海话的爷叔阿姨。就算是工作日,也依然需要拼桌,足可见它的热度。但就今日的体验而言,实在有些担不起如此赫赫的名头。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松涛人家

快20年的本帮餐厅

在一群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堆里,20年的餐厅都显得年轻了。不过和别的国营老字号不同,这家餐厅是两位上海老阿姨经营的。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小店实在不能说大,区区五张桌子,几十平米。我们到店的时候只有一桌一家三口,不算忙碌,老板娘阿姨五六十上下的年纪,操着一口上海普通话,趁着人少,倒是聊开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讲到多年前阿姨和自个姐姐在云南南路开了这家店,那时候鲜得来还没这么高大上,旁边席永记还没来,凌晨要去菜场挑食材,每天营业快20小时,说到现在,年纪大了,忙不动了,也不用那么拼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我们稍微有点饱,就点了一份酒酿元宵,15元/份倒是很大碗,入口自然甜丝丝,酒味是淡淡的香气,不冲不刺,一颗颗圆润的小圆子糯糯的,店家倒是很有心,里面点缀了蛋清,让一碗酒酿圆子丰富了起来。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这样的老店子,说好,它自有它的魅力,说缺点,服务全凭老板娘的心情、效率也是麻麻。如果没有那口惊艳的味道,大概在老板娘正式退休之后,也会慢慢的功成身退吧。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小金陵

没有一只鸭能活着走出他们家

说到吃鸭子,北京有烤鸭,武汉有鸭脖,南京也有盐水鸭。“小金陵”的名字一听,就知道和南京同宗同源,据说在这里,一天能卖出2000多只鸭子。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小金陵开在这里已经十几年了,那些阿姨叔公们也就排了十几年的队,连窗口上负责斩鸭的师傅都和有些客人相熟起来,一边等着,一边还能聊上几句家常。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盐水鸭一上桌,皮白肉红,从侧面看,脂肪不多,鸭肉也相当厚实,吃到嘴里,表皮细腻滑嫩,鸭肉咸鲜,因为切的较薄,肉吃起来也不柴,无咸涩味,也无鸭腥味。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只是如果单单吃一份盐水鸭,还是有些齁了,配上一碗老鸭粉丝汤才正好,汤汁极白润,入口更是鲜到肺腑。特有的山芋粉软糯Q弹,每一根都是萦绕着鸭鲜味儿,整个上海,可能都找不出这么地道的鸭血粉丝汤!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和一旁的师傅聊上几句天才知道,早上十点半开火后,十只鸭子就在大锅子开始熬着了,中途满满加水,所以到了下午那口鸭汤已是浓郁至极,就是上海那句: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席永汤包馆

便利店式的苏州汤包

在上海,真的不缺的就是这样的连锁小吃店,在售品种繁多,点心、汤面、盖饭等等,环境简单干净,价格普遍亲民,对于日常解决一顿餐食是极好的选择。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连店名里都带着“汤包”之名,便知道它在席永记的地位,所以一叠小笼必不可少,7元/6只,算得上实惠。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坐下没多久,小笼就上桌了,和生煎的昂首挺胸不太一样,汤包皮软汁多,品相上自然是软软的趴在笼屉内,用筷子夹起来,汤汁和肉馅瞬间滑至底部,颇有摇摇欲坠之感。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咬个小口,吸掉里面的汤汁,入口清淡透鲜,边缘的表皮浸润了油星,嫩滑而鲜美。肉馅却有些失望,微微绵软,没什么嚼头,不过对于肉末丸子来说,这个要求倒是苛刻了点。整体来说,却是一种很普通的好吃,仿佛机器卡着一分一厘的作业,不出错却也不惊艳。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配了份酸辣汤,用料倒是不错,还有个厚实的肉块,只是真的太酸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顾记葱油饼

一口酥脆的老弄堂味道

和席永记紧挨着的就是顾记葱油饼,讲到老上海弄堂里的那些个美食,葱油饼总是绕不开的。顾记在上海有些年头了,分店开了十几家,连做饼的阿姨都说不清时日,只知道自个是做了几十年的葱油饼。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一块圆形的黑色铁板上,可以放上十几只葱油饼,醒发好的面团用圆形小工具一按就瞬间摊开,热油滋滋滋的直冒,撒上葱花,温度慢慢升高,香味也一点点四散开来。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这一口子葱油饼,绝妙的时候自然是刚刚出锅,滚热透过指尖传来,外面的包装纸皮被油星染的透明,一口咬下去,烫的人直咧嘴,不过那外皮的一口酥脆实在迷人,葱香点缀其中,为葱油饼减少了几分腻味。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除了葱油饼,像油墩子、韭菜饼、蛋饼这些都有,都是表皮微脆的金黄色,肚子饿的时候,这样朴实的食物大抵才让人心心念念。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沈大成

老上海的糕点团子

就像云南南路在上海美食街的地位,沈大成在众多老字号里也是颇有代表性。光绪年间成立,如今是一百三十多年的老店了,春天的青团,秋天的鲜肉月饼他们家都是榜上有名,便可一窥沈大成在糕团界的地位。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云南南路上的这家装修颇为新式,白色的砖墙上挂着文艺的画作,上方垂下铁艺的吊灯,颇有几分时下流行的宜家风,少了几分老字号的古董感。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鲜肉月饼当然少不得,一口下去,也是哗啦啦的掉渣,皮子入口没什么味道,只有沙沙的口感在舌尖,若是嘴巴张大点,一口咬到了肉,两种滋味一中和就很妙了,肉馅比之鲜得来更紧实,调味也更重,这样一搭配,连表皮都不难吃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这个时节还能吃到青团的,只有沈大成了,收银的大叔自豪的说,全上海也只有我们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青团。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和之前相比,那层糯糯的外皮更像是青色而非春天里的鲜绿色。咬开时,微微粘牙,细细品一会,还能嚼出淡淡的甜味儿,肉松也是绵软鲜甜。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跟时节有关,总觉得没有当时那个场景下好吃。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阿宝炸猪排

宇宙网红级别的炸猪排

无人不知阿宝炸猪排,是一家网红店,上过电视也上过新闻,总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吃货在排队,据说一天能卖出上千块。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价格不贵,10元/份,付了钱之后老板会给一个赌场100元筹码,凭这牌子取猪排,颇有几分特色。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炸好的猪排,表面呈现出完美的金黄色。沥完油,在一旁切开,一刀下去猪排咯吱脆响,再淋上他们标配的辣酱油,便可以拎着一份带回家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吃了这份猪排,切身感受了期望有多大,大概失望就有多大,外皮炸的过于香脆,乃至一口咬下去居然觉得硬邦邦,里面的内层猪肉也太薄了,入口居然都感受到不到肉感,也可能是炸的过久,稍微干了些,所以也实在吃不出所谓的外酥里嫩,用小伙伴的话来说就是,如同咀嚼一块炸过头的面包糠。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想来这样一家小店能在猪排界制霸上海滩,必然是有拿得出手的手艺的,绝非几次营销即可,或许只是今日份的小编运气不佳,但依然希望那些辣子鸡们,能坚守对食物的初心。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阿姐炸猪排

猪排与猪排的pk

在阿宝不远处,就是这家阿姐,听食客们说原先是在弄堂里,之后在寿宁路有了店面,后来才真正定居在云南南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其实阿姐家品类相等丰盛,炒粉丝、炒年糕、炒饭等等,但小编的恶趣味上线,总觉得两家炸猪排,就得上线比一比。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两层的门面,炸猪排的档口就在门面的一角,负责炸猪排的是老板娘的老公,猪排明显的厚实的多,表面裹着一层满满的面包糠。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相比阿宝,他们家的炸猪排切的更小一块,每一片都可以看到内层厚实的肉饼,吃下去表面依然有些硬,但好歹能吃出肉,如此一比,小编明显偏向于阿姐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阿叔熬奶茶

血糯米奶茶的鼻祖?

云南南路上的这家阿叔熬奶茶,据说是风靡大江南北的“阿姨奶茶”的发源地。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小小的门面上挂了一排的奖项,做奶茶的小妹说他们家才是做血糯米的鼻祖,而阿姨奶茶不过是跟风而已,实在理不清“阿叔”、“阿姨”还有“沪上阿姨”们之间的风波,不如正经喝一杯奶茶。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一杯自然是招牌血糯米奶茶,血糯米给的很足,隔着杯身也能看到近半杯的分量,一大杯下去,俨然是喝了碗大分量的粥了,不同于别家的大颗粒,阿叔家的血糯米很有精细感,煮的糯糯的,奶香大于茶香,不过倒是不腻,入口甜丝丝,不过同行的小伙伴却嫌弃太甜了。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我们还尝试了可可碎冰爽,大概是夏日特供吧,冰沙打的极细腻,和融化的可可融合,上面还挤上了奶油,不过,这一杯实在是连小编都驾驭不了的甜度,可能更适合那些爱甜的仙女们吧。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后记

其实开头也说了,云南南路真的很短。但就算如此,文章却依然放不下整个云南南路。

正在整修的五芳斋光凭粽子就能闻名遐迩。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路过的小绍兴据说有全上海超好吃的白切鸡。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唯一入选米其林必登榜的大壶春生煎。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吃烤鸭有“北有全聚德,南有燕云楼”的说法。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附近还有热气羊肉一条街,聚集了很爱吃羊肉的那批人。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

上海大概不会再有一条路,如云南南路般聚集如此多的美食,250米的路上没有一家和餐饮无关的店面。

来这里走一遭,便是一次长肉的旅行。

云南南路,真的很妙。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 更多精彩推荐 #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

上海人:生煎包就是我的命

藏在居民区里的老字号小店

住在云南南路,就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更多上海吃喝玩乐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