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專員的《專員帶你看國內鏈圈發展第一篇——阿里系》、《專員帶你看國內鏈圈發展第二篇——騰訊系1》、《專員帶你看國內鏈圈發展第三篇——騰訊系2》、《專員帶你看國內鏈圈發展第四篇——網易系》、《專員帶你看國內鏈圈發展第五篇——京東系》已經不知不覺出了五篇,剩下的還有百度篇、迅雷篇、小公司番外篇這幾個。從這幾篇文章裡,大家是否有發現,不同於公鏈(包括各種DApp),聯盟鏈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如果大家經常關注新聞,會發現,現在真正有價值的落地應用大多都集中在聯盟鏈: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而其他包括各種基金會的成立、XX公鏈項目投資多少進行開發的新聞都是沒有特別大價值的,多半是以噱頭為主。順便提一句,現階段,不建議大家投任何私募、項目,儘量以薅羊毛為主。

原因有三點: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① 除了hashgraph或者Algorand等新技術有機會掀起新一番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革命,包括什麼物流鏈、打車鏈、公信寶,專員都不是特別看好,原因有很多,如果大家感興趣專員之後專門發文來說。

② 現在大環境不好,大部分“優質項目”都在推遲眾籌,以前溢籌幾個億的可能會讓一些優質團隊十分心動,但是現在這種縮水到只有幾千萬的資金量,並不能引起一些優秀團隊的興趣。

③ 好的項目不缺錢,大家可以關注下Algorand,這個項目如果公開眾籌,各個大佬們肯定搶著送錢,但是人家不差錢,這就很尷尬了,hashgraph也是類似的情況。

回到正題,

專員對現階段的區塊鏈發展仍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不過這些樂觀主要是針對聯盟鏈和少部分公鏈中。

在聯盟鏈中,以螞蟻金服為首的阿里系公司和以微眾為主的騰訊系公司可以說是悶聲搞事,用遍地開花來形容其落地速度毫不為過,再加上京東、網易、百度這些公司的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聯盟鏈想不發展都難。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不過現在的發展還有一點不健康的因素在,大家都各自搞自己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規範,雖然大家都在落地項目,但是真正項目質量咋樣、平臺水平如何還未對外公開。這一點公鏈就具有天然的優勢了,然而公鏈的團隊從執行力和資源等方面都無法和聯盟鏈的團隊相比。

大公司的崛起,小公司的沒落

上面我們講了關於大公司的崛起,下面我們聊聊小公司的衰落。

專員就和大家說說國內的情況,小公司的主要缺點體現在幾個地方:

① 資金緊缺:現在的ETH價格已經達到了2017年7月以後最低點,之前眾籌融資的公司的資金已經縮水了最多90%,對於本來就沒幾個認真做事的幣圈公司來說,就有更多的理由去圈錢或者甩鍋了;

② 人才短缺:雖然現在有很多區塊鏈專家紛紛下海,但是實際上,現在更多的行業專家紛紛湧向大公司,同時大公司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平臺,大家要知道,人工智能最火的時候,很多高校老師都被吸引到google、亞馬遜等大數據公司,對於個人和公司來說是雙贏的行為。

③ 政策傾斜:很多小公司只是剛好趁著這一波區塊鏈牛市起來,實際上可能連牌照都沒有,甚至很多商業行為是有害用戶隱私的,比如說最近非常火的某信寶。

文末

現在的情形是,專員不建議大家對小公司抱有任何的幻想,尤其是國內的小公司,現在機智的投資機構已經推遲了很多項目的上線,他們都不敢投入資金到市場,說不準就被友商割了。

專員今天實在太忙!抱歉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