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之测试团队的建设思路

多年前,有幸步入了软件测试行业,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对测试的一些专业思路有了自己的感受。本文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组建测试团队、提高团队技能的一些工作方法。希望把自己在这几年时间里的一些感受与读者进行一次交流。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部门文化

之所以要提出部门文化,其实是有我的一些思考的。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它指引了每一个人员的前进方向。但是,企业文化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完全吸收、领悟的,因为它的意义、精神是深远的,需要慢慢体会和融汇。部门文化相对于部门成员来说,就容易消化和理解了。在充分理解和领悟企业文化的大前提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提出了测试部的部门文化,她是以部门精神为思想基础,以狼性特质为行动指南的统一体。

我在刚来到这家公司的时候,就特别提到了部门精神,虽然当时测试团队只有三个人,没有现在近30人的规模,但是一个团队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一个企业不能缺少企业文化一样。因为团队是整体的概念,又有别于一般的群体,它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走到一起的队伍。群体则可以是有相同喜好或不同兴趣的人的聚集,不需要达到某种志向形成何种意识。而我要讲的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而我要说的测试部的团队精神,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纳荣、传承、创新

●纳容

●容纳的原意: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

●引申为部门精神(容纳变成纳容):主动地去获取新事物或知识,并且变为自己的东西

●传承

●传递,承接,沿袭创新。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有承上启下的意思。

●引申为部门精神:互相承接对方好的方面,共同进步和发展

●创新

●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新事物

●引申为部门精神:突破已知,产生新结果部门的精神用一句话来说明: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突破自己,推陈出新,互相帮助学习,为团队的整体利益和目标奋斗!

正是部门创建之初的这个部门精神,指引着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向前奔跑。她使我们获得了这样一种力量,它摸不着,看不见,听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去深化。在一次次的项目攻关、部门合作中创造了不错的业绩。

但是,只有精神,没有行动指南是不行的,这一点我是在12年的时候确立的,我需要给大家一个行动指南,一个学习的动力。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与朋友的交流,让我发现了狼,发现了现在创新型企业都有的一种气质,即狼性特质。一提到狼性,顾名思义,它会与野、残、贪、暴放在一起。自古以来它总是与几千年的孔孟中庸之道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便是中庸之道的主导精神:“循规蹈矩、忍辱负重”。数千年来,以至直到现在,这种中庸之道的封建糟粕害得我国民性保守,惰性十足,同步自封,闭关自慰。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不善于进取拼搏,不善于向别人学习,至使我们落后其他先进国家几十年,某些方面至使落后上百年。而我要给大家说的,便是一种带有野性的狼性团队。

一个团队要发展,没有这种:贪、残、野、暴的精神是不行的。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

我们需要狼是因为在狼的身上具有我们常人少有的一股特质,那就是

1.勇猛强悍,结果导向

2.目标一致,同仇敌忾

3.以身作则,不计个人得失

4.生死存亡间不忘培训教育

5.为使命而战斗

正是这种狼性的特质,加上部门的精神,组成了现在的测试部门的部门文化。也正是这种文化,鼓舞着团队成员不断发展、部门不断壮大。

二、合乎发展的灰度管理

上面给大家说了一下部门文化(团队精神和狼性特质),现在就给大家描绘一下部门管理的一些方法。部门管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只要大家把部门文化融会贯通,相互信任,用什么方法管理部门,大家都会共同合作、进步,事情总是很容易的达成。当然,有个好的管理方法会让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所使用的,则近乎于灰度。这种方法听起来简单,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它与授权还有一些差别,因为灰度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个过程,而授权则是对具体任务或事件的授予执行。

既然是灰度,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所有团队成员的自主能动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团队成员的进步速度以及团队凝聚力,作为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适度管控。但是,灰度管理最难的也就是适度管控,因为管控过严,就会打击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带来的突破性创新或成果,与现在很多公司的任务分配制工作模式没有差别;但是如果管控过松,很可能由于成员的能力不够,不但调动不起来成员的自主能动性,还可能打击到成员,并导致工作跑偏或者是事情失败,而管理者也成了甩手掌柜的,离被炒鱿鱼也不远了。

浅谈之测试团队的建设思路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使用灰度管理时特别小心,并且不断的向相关行业的前辈或朋友学习,总结出了一种适用于本公司的灰度管理的方法。即灰度管控的原则与类型。

管控的原则:

三个不放手(总体计划不放手、总结审核不放手、关键功能不放手)

三个原理(控制趋势原理、例外原理、直接控制原理)

管控的类型:前馈控制(风险识别与防范)

现场控制(过程干预)

反馈控制(事后总结)

在上面方法的指导下,部门已经走过了n个春秋,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对于上面提到的管控原则和类型的把控,也越来越熟练。

三、个人与企业的目标调整

在个人与企业目标的问题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内心的选择,因为内心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公司的忠诚度。也就是说,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着重确认他自己的目标定位,如果目标定位大幅度偏离了公司目标,或者是很难与公司方向达成大体一致,后期是很难扭转的,那么这个人技术能力再强,我也是不要的。因为现在社会人才遍地有,但是能与公司共同发展的人才很少,而我的原则就是找一个可以与公司同舟共济的人才,二者缺一不可。这样做的结果,不管是对他个人,还是对公司都是有利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公司方向完全一致,怎么办?我是有一个解决办法的,就像旁边的图示一样。

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很重视应聘者自己的规划(当然,应聘者的专业能力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他的规划与公司方向背离(DOE区域以下),这样的应聘者我是不要的,一个是为了他好,一个是为了公司好。

浅谈之测试团队的建设思路

把人招进来之后的整个团队建设中,则需要使用AOE区域的方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可能就是绿色区域,但是一个团队要活下去,人心是不能散的,必须要有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就需要调整。尽量让员工在COB区域中发展,因为只有这样,公司才会给出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也没有背离员工自己的发展区域。慢慢不断缩小OC与OA的距离,达到员工的发展规划与公司规划越来越一致的目标,这样,不仅员工发展潜力大,公司也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因为目标是一致的,这是最主要的,目标一致,所有事情都好办。

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建设一支目标一致,凝聚力超强的团队?我的答案是让员工有适当的时间做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但是要保证做的事情对公司的发展是有利的,并且是可以传承的。如图示一样,这是整个测试部的擅长域体系规划:

浅谈之测试团队的建设思路

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擅长域,由于是他们擅长和喜欢的,所以干的特别起劲,也愿意加班加点完成。做出来的成果,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效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发员工的潜能。管理员工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员工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之中。例如,白盒测试擅长域的同志们,研发出了自己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为测试、检验的自动化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也提高了相关工作的效率;自动化测试擅长域的同志们,搭建了大型“网络模拟实训网”,能第一时间复现、组建用户现场的复杂网络环境,为解决问题赢取了时间;网络工程擅长域的同志们,编写出了很多网络疑难问题解决思路,贡献给相关人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网络安全擅长域的同志们,也给大家分享了很多网络安全和攻防方法,为公司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大量参考;……。

给员工一个发展空间,员工会还公司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有这些擅长域的存在,整个团队、甚至是公司,会更加的团结,都会朝着OA的方向发展!

四、为每个成员搭建一个发展愿景

在测试部,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发展目标,而作为部门的管理者,为每一个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愿景,并且帮助他们朝自己的方向发展,是必做的一个工作。就像图示一样,是我在12年做出来的部门成员的发展规划。

浅谈之测试团队的建设思路

他们的发展方向也都跃然纸上。像图中所示一样,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有着三个不同的发展路线,技术路线、业务路线和服务管理路线。

根据每一个人的发展规划,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帮助他,多做与自己梦想相关的工作。例如,有人想走业务路线的行业专家,那么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就让他多做一些与行业相关的深层次的工作;有人想做技术路线的售前工作,继而成为一个合格的部门经理,那么就让他多与用户交流,多了解售前工作;……

五、结语

测试部的纳容、传承、创新的精神和狼性的特质是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面貌。一个好的企业,首先应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 有鲜明的团队精神,是一群在草原上奔跑的狼,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洋溢着时代气息的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发展着自己,也促进着企业。用灰度管理的方式鞭策每一个人不断前进,时刻保持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变,唤起他们对发展愿景的展望与实施,保证团队成员都能在公司的大舞台中,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这样达到的效果就是整个团队忠诚于企业,也忠诚于自己,他们有着超强的执行力、学习力!

●作者李龙,山东织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织雀教育首席讲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人文大学云测学院院长、高工,国内软件测试“川模型”的提出者,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致力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