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君不見,鞍馬廟堂為官者,幾人復得白衣歸田園?權利這個東西有毒,一旦沾染,便終不能自拔,入仕為官者,哪一個不是為了最終能夠封侯拜相?而謀權的道路上,都使出渾身解數,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貪汙陷害,手段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蘇秦為謀高位,刺股苦讀,遊說連橫,終拜六國之相;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獨攬漢室大權;就連漢光武帝劉秀也曾感慨:“仕宦當作金執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見,鮮衣怒馬,高官厚祿對一個宦海仕子有多麼致命的吸引力。然而,漢初能臣韓安國,他氣量如海、文韜武略,大有一國丞相之風,卻戛然官止御史大夫,究竟是命途不濟,還是另有原因呢?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為什麼說有一國丞相之風呢?首先,他對政局洞若觀火,凡事以大局為重。最初,韓安國在梁孝王劉武身邊任內使的時,梁孝王門客公孫詭、羊勝和勸說劉武向漢景帝上書請求立自己為皇太弟,並加賞封地。由於當心朝廷大臣反對這件事情,就密謀暗地裡刺殺了原吳國國相袁昂。事情敗露,漢景帝盛怒,派人全國各地緝捕公孫詭、羊勝歸案。劉武顧惜情分,將二人藏在梁王府內,任使者搜遍梁國上下也徒勞無功。這時,韓安國淚流滿面地去見梁孝王:“主上受辱,臣下該死,事情現在既然抓不到公孫詭和羊勝,也是我的沒用,請您賜我自殺。”被韓安國這麼一折騰,梁孝王一頭霧水,很是不解,這件事本不幹系韓安國,為什麼他如此自責還要出言自盡,於是問道:“你何必這樣呢?”

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韓安國反問梁孝王說:“大王您自己忖度一下,您與皇上的關係比起太上皇與高皇帝以及皇上與臨江王哪個更親?”劉武回答道:“比不上他們”。見到時機成熟,韓安國當即以高祖皇帝奪取天下,卻不許自己的親生父親劉太公幹預朝政;當今皇帝漢景帝因大臣的幾句讒言就將太子劉榮廢為臨江王的實例說與梁孝王聽,並告訴他現在出了這樣的大亂子,皇上只抓公孫詭和羊勝而沒有牽扯到他本人,全因為皇帝顧念太后情面,不然南逃追究。劉武一聽,恍然大悟,最終公孫詭、羊勝自殺,漢景帝也沒再追究,一場政治風波得以化解。由此不難看出,韓安國不僅明察時局,更懂循循善誘,面對梁孝王的懵然不知,他並沒有直言不諱,而是迂迴誘導,讓劉武心服口服更感激涕零,這正是國之重臣應有的智慧。

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俗話說得好,宰相肚裡能撐船。作為一國之相不但要有立足大局,定盤乾坤的智慧,更要有足夠的氣量。一次韓安國犯法獲罪,被關了進蒙縣的打牢,當時,有個叫天田甲獄吏踩低就高,對他百般侮辱。韓安國將這種小人嘴臉看得一清二楚,就問田甲說:“你這樣肆意妄為,是因為覺得死灰不會復燃嗎?”田甲不以為然,傲岸地回答:”一泡尿就可以澆滅了!”後來韓安國從獄中復出,官至2千石內史,非但沒有找田甲秋後算賬,還調侃他:“你現在可以撒尿了”,最終既往不咎,饒過了田甲。如此氣量,著實非常人能比,像同時代的竇嬰、田蚡為了一點錢財土地明爭暗鬥一輩子,實在不值,也難怪太史公在《史記》中評價韓安國:“壺遂之內廉行修,斯鞠躬君子也”。

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到底天不藏賢良之才,韓安國自入朝為官,深受皇帝賞識,一路官運亨通,官至御史大夫。丞相田蚡死後,韓安國代理丞相職務,深受武帝器重,有意拜其為相。可是在一次為皇帝導引車架時墜下馬車,摔跛了腳,因此與丞相之位失之交臂。漢朝人才著實不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韓安國也終難封相。然而,韓安國真的是因跛腳而無緣相位嗎?恐怕是其以跛腳作幌有意推辭吧。為什麼這樣講呢?這得從皇權加強說起,歷史上,相權逐漸削弱,皇權逐步加強是不可逆改的趨勢,漢武帝又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削弱相權不可避免。漢武帝在位時期前後任命丞相竟有13人之多!這13位丞相中,有4位被免職,3位自殺,2位下獄死,剩下就命短的是在職死亡,除了國舅田蚡和輔助漢昭帝的田千秋幾乎沒有善終的。可以說,漢家丞相不好當啊,漢武帝時代的丞相遠不如高祖時的蕭何曹參那般風光。

漢初名臣韓安國,天生相才卻終難封相,是時運不濟還是另有其因?

如若韓安國順利拜相,那便是漢武帝的第五位丞相,前邊的衛綰被免職、竇嬰被殺、許昌被免職,唯獨田蚡因為是皇帝舅舅幸得善終。這其中端倪,睿智持重的韓安國想必已經有所察覺,因此是無意摔跛了腳還是有意為之,不得不令人深思。戰國時期的張儀曾為了忽悠楚懷王墜車跛腳,韓安國這樣做是不是也別有用意呢?畢竟高處不勝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哪能坐得安穩,而且還是在漢武帝手下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