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楊葉村:發展「稻鴨共生」的種養,打造稻鴨生態香米品牌

更多農業資訊,請關注“農家之友”!

位於容縣容州鎮楊葉村的稻鴨生態種養示範基地,有上百畝的稻鴨生態種養示範田,其採用“稻鴨共生”的種養模式和無害化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打造了稻鴨生態香米品牌。
容縣楊葉村:發展“稻鴨共生”的種養,打造稻鴨生態香米品牌

鴨子在稻田裡穿梭自如。

鴨子成為稻田的“守護者”

近日,記者來到容縣容州鎮楊葉村,連片開闊的示範農田,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豐收在望,鴨子在稻穀間穿梭自如,“嘎嘎”的叫聲此起彼伏,為寧靜的鄉村增添了生機與活力。當農戶發出特別的召喚聲,鴨子便從四面八方成群結隊趕來。

“這裡一共是18畝稻田,養了將近300只鴨子,每天它們都是在稻田裡覓食,基本不用管。”種植戶甘柱明介紹,因為把鴨子放在稻田裡混養,對稻田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在前期耙田時就大量使用有機肥,插秧10天后放鴨苗進去,跟水稻一起成長。鴨子在稻田裡活動覓食,將雜草、害蟲除去,而鴨子的糞便又可作為有機肥料代替化肥。鴨子一般長到兩三公斤重,就可以賣出去了。

“使用有機肥種出的水稻,長勢特別好,病蟲害也大大減少,與同一品種的水稻相比,質量遠超使用化肥的水稻。”甘柱明說。

容縣楊葉村:發展“稻鴨共生”的種養,打造稻鴨生態香米品牌

使用有機肥培育的水稻長勢良好。

效益與食品安全兩不誤

“稻鴨共生”是指將鴨子一天24小時都投放在稻田裡,營造良好的種養環境。其利用鴨子旺盛的雜食性,解決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同時也可利用鴨子在稻田中不停地行走刺激水稻的生長,其糞便還可作為稻田的有機肥料,促進水稻更好地生長。

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陳遠孟幾乎每個月都會來到該示範基地作技術指導,他告訴記者,“稻鴨共生”的種植模式,對提高效益有很大的作用,不僅可以節省人工成本,降低肥料用量,還可從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

由於稻鴨種養比單一種植水稻的效益高出不少,並且週期短、見效快,種一造水稻收兩批鴨,效益及增收明顯,非常適合扶貧產業。“在楊葉村的試點示範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帶動了更多農民加入示範合作社,提高了種田效益,也為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陳遠孟說。

生態種養促農增收

由於鴨子長期在田間活動,肉質結實,而有機肥種植的稻穀質量也很高。在廣西容縣甘田農業有限公司舉辦的品嚐會上,記者嚐到了今年早稻的生態米和稻田鴨,生態米軟熟飄香,粒粒飽滿,而鴨肉無腥味,肉質十分勁道。

據瞭解,位於楊葉村的稻鴨生態種養示範基地隸屬於廣西容縣甘田農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堅守“安全食品,從田間開始”的理念,根據生態農業的要求選擇優質品種。今年上半年,該示範基地的稻鴨生態種養模式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早稻平均畝產558公斤,畝產值比正常品種價值高出約一倍;養鴨每畝24羽產值約2000多元也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稻鴨生態種養示範基地通過示範帶動,今年上半年容縣稻田養鴨(魚)3000畝,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容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楊樹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