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娃的历史启蒙之门从此开启(结尾有福利)

六岁娃的历史启蒙之门从此开启(结尾有福利)

孩子最近迷上了三国演义,每天必听凯叔讲三国、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的福利也给了《三国演义》动画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三国故事》那本书更是爱不释手。不仅如此,对其他历史知识、历史人物、朝代更替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终于培养起了她对历史的兴趣,老母亲感到很欣喜。

孩子的自主阅读始于四岁半,那年春节放假期间我自己带孩子,惊喜的发现她竞然可以出声的朗读《乌鸦面包店》,我俩玩起了角色扮演,两人分段朗读这本绘本,从此亲子阅读让步于自主阅读,孩子很少缠着大人给她读书了,自己随时随地拿起一本书就看起来。

她阅读喜好轨迹是,先是四岁之前的绘本——随后是以神奇校车全系列为代表的科普书——其后是以《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为代表的罗尔德达尔系列、棚车少年系列等章节小说,目前已经看完《棚车少年》前三辑总共十二本。

我一度发愁她不喜欢中国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陌生。因为看的外来译本太多,她向往美帝,对洋节的由来、习俗了然于胸,总是娓娓道来,去美国看自由女神像一度是她的愿望;对我从图书馆借回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看都不看一眼;对囤积一两年的一大箱《最美的中国童话》兴趣一般,很少看,从未像看《神奇校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那样痴迷。

转机来自于成语故事。今年初与同事的一次闲聊提醒了我,她家女儿在读小学一年级,老师要求掌握一些成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开始重视起成语故事,搜集了一些成语音频资源,在吃饭坐车等零散时间里时常给孩子播放。成语故事是在历朝历代沉淀下来的,如望梅止渴、凿壁偷光、老马识途都有对应的历史朝代和具体人物,在听的过程中,孩子对朝代有了初步的印象,不时会有问题迸出。

由此引出了对《朝代歌》的学习,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当通读了《朝代歌》之后,她又想了解具体某个朝代。我又找出了久存的百度硬盘里的《王芳老师讲中国历史》,满足她对知识的渴求。由此孩子培养起了对历史的兴趣,开启了历史书籍的阅读。

敲黑板说重点

八个字:培养兴趣、利用资源。

一是用成语故事做引子,要想孩子入门有兴趣,不妨从动画片开始。其实林汉达讲三国那本书买了有一年多,孩子开始读却是在看了三国演义动画片、听了凯叔讲三国之后。动画片生动形象,控制好每天的观看时间也未尝不可。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后,她自发的看起了三国相关的书籍。

二是借助现成的资源,你需要不断尝试哪道是孩子喜欢的菜,别让你的资源闲置。其实给孩子讲历史我没有底气,上学时学过的历史差不多全还给了老师,剩下了一些支离破碎。好在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资源,奶泡泡讲成语,听钱儿爸讲成语、钱儿爸讲的超级名人传,王芳老师讲中国历史,凯叔讲三国,资源一大堆,挨个给孩子试听,总有一款适合她!需要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诉我,给你们分享这些资源。

三是千万别小觑零散时间。昨晚带孩子去看演出,周五下班晚高峰,路况堵,平时四十分钟就能到的路程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让我欣慰的是带了平板,她在后座上听起了凯叔讲三国,一集接一集,得听了三四集,完全沉浸其中,丝毫没有因堵车产生烦燥不安。孩子九月份要上小学了,开学后课内作业加练琴,英文阅读,数学思维的培养,还要有运动时间。资源很多,要学的东西很多,考验家长要做好时间管理,用好零散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