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有球迷戏言,本以为这届国足打进12强赛是中国足球的谷底,没想到却是中国足球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巅峰。自从2010年开始,中国足球在最低迷的时候开始慢慢发展,在联赛的蓬勃发展下,中国足球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

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说实话,在这些年中超对外籍名帅不断的引进下,本土教练也取得了很好的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本土主帅的执教水准也是水涨船高,至于高的什么地步,完全看个人的造化。

然而U19国青这次亚青赛之旅挤破了这个“泡沫”。原来本土主帅在执教水准竟然几十年了还在原地打转,就像是划了一个5米半径的圆圈,本土教练这些年所取得的进步只限于从圆心走到5米外圆圈处,然后不断绕着圆圈跑步,就再也难以提高。U19国青主帅成耀东如此,贵如前国足主帅高洪波也是如此。

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亚青赛赛前,主帅成耀东信言旦旦已经“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但第一场输给塔吉克斯坦后却表示大赛首场比赛球员压力大没有发挥出水平,这么说来,其实还是没有准备好。难道赛前就没想到首场比赛的压力?

这让小编想起国足在12强赛首场踢韩国队时,主帅高洪波率领的国足在3球落后的情况下最终扳回2球。到底什么原因?近日国脚于海接受PPTV的采访,谈到那场比赛时也谈到了“压力”这个问题。在连丢3球后国脚们的压力最终得到释放,这才有了连扳2球的一幕。

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为何国产教练总是没有解决好“压力”这个问题?我们再想想里皮率国足踢剩下了的12强赛,同一支球队前后为何发生巨大反差?后来里皮表示他上任,刚开始对于技战术他动的手术不大,更多是解决球员的心理等方面问题,也就是所谓压力等非技术层面的东西。

国足后面的6场12强赛踢得不差,不出线是因为前面4场挖坑太深,这个怪不了里皮。最客气的是12强赛第四轮客场踢乌兹别克斯坦,国足自乱阵脚最后溃败,这已经彻底暴露出了国产教练的弊端。压不住阵脚,只会给球员压力而不懂帮球员释放压力。本来本土球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差,一旦无限地把压力放在他们身上肯定会事倍功半。

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而我们的球员为何踢热身赛时成绩相对较好?U19国青曾获得“熊猫杯”冠军,对此日前成耀东接受《足球报》采访时表示:“熊猫杯的对手比我们强,这也让我们球员在场上没有压力,包括我们教练员,也不会考虑输赢,心态会很好。”也就是说,没有压力的比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一旦有压力就实力开始打折。

几十年前,我们的国足也是经常在大赛中被压力所击垮,如今已是几十年后还旧习不改!不说技战术层面的指标,我们连“压力”这个非技术环节的东西这么多年都没解决好,谈话中国足球的崛起?这才是中国足球最悲哀的地方。

可悲!本土教练几十年竟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谈何中国足球崛起?

其实,中国足球要崛起,不光是球员水平的崛起,相关从业人员如教练,裁判等都要水涨船高,只有这样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才迎步赶上。而一个几十年前的问题至今本土教练都无法解决,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年我们到底学了些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