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写诗方面有什么讲究?

北冥有鱼呀


问题:古人在写诗方面有什么讲究?

......

前言

这个问题比较大,作诗要注意问题非常多,古体有古体的讲究,近体有近体的讲究

一、近体诗基本规则

近体诗的对仗、平仄、黏连、押韵是标准的规则。在初盛唐会有一些半古半律的近体诗,但是以试帖诗的标准来看,科举考场上的规则非常严格,拗体、失对、失黏对于考生来说都是致命的错误。

二、四声八病

古人总结了很多中”诗病“,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声八病“,四声不是病,但是根据四声而来的八病却影响很大。不过八病中有些内容古人也不以为然,老街觉得鹤膝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的。

有的书把唐人说的鹤膝与上尾混为一谈,鹤膝上尾都是古人四声八病中的内容。《老街诗词闲话142-四声八病 您知道哪些要避免哪些不必太在意吗?》

例如杜甫很注意回避鹤膝,在他的很多诗里可以看到1、3、5、7句的白脚是分成上、去、入三声来回避的。杜甫《春日忆李白》:敌、府、树、酒,分别是入、上、去、上,很明显,杜甫这首诗非常注意避开了鹤膝。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三、用字的讲究

古人作诗喜欢用字有出处,例如刘禹锡非经书的字不用:《老街诗词闲话22-谁让刘禹锡作诗不敢用“糕”字?》

这里的用字,包括了用典。黄庭坚评价杜甫、韩愈“无一字无来历”,有来历的字如同一个有故事的人。

四、典故的讲究

故事短小,为了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经常要用到典故。用典的太生僻,读者会有阅读障碍,类似于王国维说的”隔“,吃不透、搞不懂。也要注意不要堆砌太多,如同猜谜语一般。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太多,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104-浅说古诗词中的用典》、《老街诗词闲话105-浅说诗词创作中用典的忌讳》

结语

以上只是随便说了几处,写一首诗很容易,但是写好一首诗却很不容易,古人作诗看似随便其实深有玄机。大多数人只能看到皮毛,所以背诗的人多,写诗的人少,写打油诗的人多,写好诗的人少。老街也是其中的小学生而已。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诗歌《泊船瓜洲》里的名句,尤其以“绿”字为世人所称道。据南宋洪迈 (《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古人写诗,除炼字之外还有哪些讲究呢?
诗有四要素,分别为字数、对仗、韵、平仄。古人写诗,这几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先看字数的讲究。这里又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三言即一句三个字,四言即一句四个字,其他的类推。近体诗则以五字和七字为主。五律八句,七律八句,这里的五律和七律是一句为五个字或七个字,而且整首诗要有八句组成,否则就不能称为五律或七律,杜甫《春望》和《登高》就是五律七律的典型代表。而超过八句诗就称为排律,并且句数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要求为偶数。五言绝句,字数为五律的一半,七言绝句,字数为七律的一半,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再看对仗,对仗有两种形态,一是对局(双数句)与出句(单数句)相对,两句中对应字词的词性要求相同或相近;二是在满足前面条件下,相对字词所组成的句子成分相同或相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感时”与“恨别”,“花”与“鸟”,“泪”与“心”词性就是相同的。这里的词性常用的有名词、专有名词(例如地名)、方位词(东西南北)、数词、代词(吾、尔等等)、一般形容词、颜色词、动词、副词以及其他虚词等。此外,副词还有连用词(同义连用或反义连用)、重叠词、联绵词(双声和叠韵)。此外,古体诗一般不讲究对仗,近体诗的对仗(五律、七律、排律、绝句)则更为讲究。
韵的讲究,古人作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在韵上有不同用法。近体诗只能用平声韵,格律诗只能在30个平声韵部中选择押韵的字。一般两句一押韵,韵脚都在偶句句尾,偶有首句押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不允许邻韵通押,更不允许四声通押,只允许首句起韵时用邻韵,且韵字不能重复。用邻韵的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中”字尾一东韵,“浓”“钟”“峰”“松”都是二东韵,东韵与冬韵是邻韵。古体诗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上、去、入三声押韵,而且上去两声有时通押。韵位置的位置安排上,除了有两句一韵外,还有三四句一韵,以及一句一韵。读诗时可以注意。用韵既有和近体诗一样一韵到底的,也有换韵的。换韵又称转韵。既可从一个韵中选择韵字,也可以从相邻几个韵中选择,前者称本韵相押,后者称为通韵。古体诗中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最后看看平仄的用法。古代汉语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二声是“平”,三四声为“仄”,平仄安排要错落有致。古人作诗时,一句之中,讲究平仄相间,仄仄-平平-仄;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平平-仄仄-平;各联之间,平仄相粘,如果上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那下联则是这样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或者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里可以参见陆游的《游山西村》和杜甫的《蜀相》细细品味。
古人作诗,字斟句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究颇多。诗词藏美,美而不言。
参考文献
黄杰晟; 黄谷甘:《五言诗联的矩阵聚类分析与“平平仄平仄”特拗而律》
朱炜; 尉迟治平:《韵诠》五十韵头三考——《韵诠》研究之六
肖晓阳:《诗钟对仗与嵌字技巧探微》

历史研习社


古人写诗除了在用字方面讲究外,还很注重写诗的场景和仪式。

如曲水流觞,让酒杯在水流中流动,流到谁面前要即兴作诗;

斗酒投壶,把箭羽投到酒器中,根据投的数量,输的人则要被罚写诗;

其他还有猜灯谜作诗或者像红楼梦中小姐丫鬟们玩的诗词游戏等,情趣盎然,诗兴才可大发。


风潇云淡易水寒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格律诗。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至唐朝完全定型。古体诗没有声律与队仗的要求,形式比较自由。用韵上既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平仄上不需要遵守近体诗的平仄格式。近体诗就是唐代的格律诗,简称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在句数、声律、押韵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相对古体诗更为严格。


诚堡



油然而生!触景生情和触景伤情。有感而发,随心所欲,没有无病呻吟的!传承下来的大多是极品精品!民间流行的是有一定代表性和特色的《张打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