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我的家鄉是位於 安徽省東北部的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宿州,它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全國網球城市、宜居城市及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有“舟車匯聚、九州通衢”之美稱.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一座歷史名城必有它悠遠的文化印記. 其中想給大家介紹“ 孝" 文化--鞭打蘆花牛車返村

春秋時期,孔子的有一個弟子叫閔子騫,他幼時常受後母虐待,卻懷"忠恕"之心,隻字不提。有一年冬天,子騫及二弟隨父坐牛車出門探親,行至蕭國(今宿州市蕭縣)一山村旁,大雪紛飛,寒風四起,車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騫則凍得瑟瑟發抖。其父見狀,怒用鞭打,剎時間子騫的襖爛而蘆花飛,騫父發現幼子棉衣則裹著絲絨,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趕車返家(今宿州市鞭打蘆花牛車反村)。怒休後妻,子騫則跪求父親饒恕後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感動認錯,一家人復又和好。後來,孔子知道了,誇讚道:"孝哉閔子騫!"(閔家居住的鄉村,即今宿州市閔賢鄉)。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古畫鞭打蘆花

後來,人們將其故事納入“二十四孝”,至今當地還流傳著一首民車牛返村鞭打蘆花謠:鞭打蘆花車牛返,仁義道德最為先;夫休後妻兒救母,子騫美名代代傳。並編成戲劇廣為演唱,遂使閔子之孝名揚天下。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宿州白居易樂天園

宿州還有有涉故臺、垓下遺址、龍脊山、中國宿州白居易文化園、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永堌古鎮、五柳風景區等旅遊景點,有虞姬、朱溫、劉裕、劉開渠、白居易、閔子、嵇康等歷史名人。

給大家說一些有關於景點古詩名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陳勝吳廣涉故臺-大澤起義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虞姬墓-霸王別姬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符離-賦得古原草送別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大五柳-陶淵明

一座歷史名城也必有它的美食文化.中國四大名雞-符離集燒雞 及 碭山酥梨

中國四大名雞指的是指河南的“道口燒雞”,山東的“德州扒雞”,安徽的宿州市“符離集燒雞”和遼寧的“溝幫子燻雞”。中國四大名雞味道都堪稱一絕。其中符離集就位於宿州市。

早在我國1959年國慶大典上,符離集燒雞被列為國宴名菜之一。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符離集燒雞

宿州市符離集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西通中原,東近洪澤,南接蚌埠,北臨徐州。這裡在遠古時是沼澤草甸,生長茂盛的就是符草,非常適合野雞等飛禽棲息。符離集燒雞的主要原料符離麻雞就是由當地野雞演化而來,其肉香味美有其獨到之處,可見符離集成為燒雞之鄉並非偶然。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符離當地土麻雞

符離集燒雞製作方法十分講究,從選雞到撈雞需經十二道工序:一、選雞,選用半年至兩年之間,重量為一公斤的毛雞;二、宰殺,活雞進廠需停食飲水半天,殺後血要放淨;三、燙雞,水的溫度在六十五度左右,泡燙時間約三分鐘;四、褪毛,毛要褪得全淨,腿、腳、嘴等處的老皮洗掉,硬殼颳去,保持雞身白淨;五、剖腹,開口要小,內臟要取淨;六、造型,兩隻腿交叉插入雞腹,雙翅插入嘴中;七、晾乾;八、塗色,雞晾乾後,要先均勻地抹一層飴糖稀;九、炸雞,炸時要掌握火候,油溫保持八十至九十度為宜,以炸到雞呈金黃色為佳;十、配料,有桂皮、良姜、砂仁、花椒、山奈、陳皮、丁香、白糖、食鹽等十三種,用料多少以氣溫高低來決定,一般是夏季較冬季為少;十一、煮雞,用陳年老湯煮雞,先高溫滷煮,後小火回酥,以求肉爛而絲連;十二、撈雞,撈時要小心細緻,防止破碎,影響造型。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碭山梨花開

宿州市碭山縣的酥梨 是古老地方優良品種其中含有糖分,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極為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頭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熱清痰止咳潤肺等藥用價值,是人們日常十分喜愛的輔助藥劑。碭山酥梨的主要品種有:金蓋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當家品種。其中以金蓋酥品種質量最佳。1987年碭山全縣產 梨一億多斤。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果,其中梨是水果的一種,多吃梨不但對身體好,對我們的皮膚更是有益。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碭山收梨季

碭山梨是一種馳名中外的特色水果,它是梨的一種,因為出產於碭山縣而得名,碭山縣是有名的生態園區,那裡出產的碭山梨個大核小,外表黃亮,皮薄汁濃,果肉是白色,肉質比較粗,有淡淡的香氣存。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酥梨嚐鮮

自明萬曆、清乾隆時就被列為貢品。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胡耀邦等同志品嚐後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至今更是聞名遐邇,譽滿四海。1985年全國優質名特產品評比會議上,碭山酥梨被評為全國名特水果;1992年獲全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最高獎;1993年獲泰國國際博覽會"龍馬金獎";1995年、 1997年連續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牌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鑑定並頒發了綠色食品標誌。產品遠銷美、澳、東南亞和全國各大中城市。

家鄉文化印記 宿州-舟車匯聚、九州通衢

三角洲公園

最後我的家鄉宿州市還有許多風景名勝,特產小吃,歡迎大家來參觀,遊玩。畢竟在這裡生活二十餘載,每當夕陽西下總喜歡坐在窗前俯瞰家鄉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