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知乎罕見提問,被程式設計師答主誤當大學生,勸其先掙20萬年薪


馬化騰知乎罕見提問,被程序員答主誤當大學生,勸其先掙20萬年薪

知乎最近搞了個“互聯網洞見者”的活動,從10月24日起,邀請10位互聯網頂尖人物(知乎上這麼說的)發問,全民思考、回答。顯然,作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知乎的投資者之一,馬化騰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一個被邀請來提問的互聯網大佬。

昨天,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但是發問沒多久就出現了下面這麼一幕:


馬化騰知乎罕見提問,被程序員答主誤當大學生,勸其先掙20萬年薪

馬化騰的提問更像是給1024程序員節送上的節日問候,迅速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其中一個程序員答主在接受問題邀請時估計是沒看到提問的人是誰,便針對提問的人進行吐槽。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測認為能提問這樣的人一般是無知的在校大學生,問題大而無當、泛泛而談。馬化騰因此”被建議“先踏踏實實工作幾年,先拿到20萬年薪再說。

不知道當事人知道這事之後會有什麼表情。

馬化騰知乎罕見提問,被程序員答主誤當大學生,勸其先掙20萬年薪

眾所周知,登山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爬的越高,看到的風景也就越美,而這些風景在山下的人是看不到的。同樣的道理,所在的位置不同思考的問題也就不同,馬化騰作為騰訊創始人,他思考問題的方向一定是戰略性和未知性的,如何預見行業發展趨勢及時佈局這是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該思考的。反過來想,作為一個互聯網大佬問這樣的問題才能匹配上身份。

另外,馬化騰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也是有原因的,事實上,騰訊內部過去幾年成立了一些實驗室都跟基礎科學有關,出了比較出風頭的AILab實驗室,還有量子實驗室,以及今年3月份剛剛成立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這些實驗室聚集了一大批海內外高校的科學家,來推動基礎科學的進步。並且這方面的佈局還在加大,及時獲取關鍵信息順勢而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