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一些進行了剖腹產的媽媽最經常疑惑的一個問題是:

我的孩子漂亮聰明,但是與鄰居順產的孩子比較起來卻敏感膽小,協調能力很差,運動起來笨手笨腳,上課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難道剖腹產的孩子真的比順產的孩子差嗎?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些現象和剖腹產有關係嗎?

其實,這個問題在產科界有個形象的比喻:順產的寶寶是“由門而來”,剖腹產的寶寶則是“破牆而出”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在順產過程中,孩子將接受到人類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最強有力的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的體驗和學習過程。特別是頭部受到的擠壓,激活了孩子大腦的神經細胞,是他第一次主動參與的“感覺統合”訓練。

可是剖腹產的孩子呢?這樣的體驗是完全沒有的,他們是完全被動地,在很短時間內就被迅速娩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他們沒有接受到必要的感覺刺激,缺乏生命中第一次“感覺統合”訓練。

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代醫學中,剖腹產的孩子感統失調的概率比順產孩子更高。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如果說,孕產過程是人類第一次的“感覺統合”訓練,即觸覺和運動覺的統合,而剖腹產的孩子恰恰少上了這麼“一堂課”。

這一堂課的缺乏雖然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但卻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笨拙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在多特兒童專注力龍巖校區就有一位名叫昊軒(化名)的學員,在與昊軒爸爸的接觸中,我們瞭解到:

因孩子出生的時候,腳卡在胎盤上,最後無奈選擇剖腹產生下了孩子。

等到孩子長大,昊軒爸爸慢慢發現孩子在運動協調方面比較差,跑、跳、手眼協調方面也相對比較弱。

另外在性格方面,孩子比較內向,也可以說比較“乖”。

為了改善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和內向的性格,昊軒爸爸曾給孩子報名參加了小主持人訓練和學校的街舞社團及學習繪畫,因為沒有明顯效果只好放棄。

後來,爸爸媽媽還特意帶孩子搬到學校居住,讓孩子與更多同齡孩子接觸。再加上,在今年的2月,爸爸因為認可中科院這個品牌,也試聽了課程,參加了中心的測評,最後給昊軒報名了多特的感統和專注力訓練課程。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經過半年多的系統定製化訓練和與同齡人更多的接觸,昊軒的爸爸很高興的對我們說道:“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和視覺分辨、視覺廣度都有比較大的提升

。”

“在社交方面,內向的性格也得到了改善。原來基本上不懂得怎麼跟別人交流,就是站在看邊上看別人玩,然後等到沒人的時候他才上去玩。現在昊軒會主動跟別人交流,聊一些超級飛俠、恐龍之類的話題。”

另外,昊軒爸爸在聊天時還分析說:“在孩子出生之後,可能因為爺爺比較疼愛的緣故,一直抱著很少讓孩子下地運動,這可能對孩子在運動協調方面產生影響。

的確!在大多數感統失調的孩子中,還有那些平時被過度保護的孩子。

因為孩子需要動作發育,來訓練感統,這些動作包括翻身、摸、爬、滾、打、蹦、跳等,一旦這些動作被剝奪後,孩子又失去了一堂“上課的機會”,缺少了諸如對前庭平衡覺的刺激。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感統失調的孩子要從哪些方面進行訓練和改善?

前庭覺訓練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胎位不正、臍帶繞頸、體重過大等,是造成剖腹產的重要因素,通常會導致胎兒大腦前庭功能發育不足。這樣的孩子在出生以後,他們在注意力方面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最好的訓練方法是:

孩子出生後的前3個月,家長可以適時適度地抱著孩子輕輕搖晃,讓孩子的大腦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鍛鍊;在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訓練孩子的爬行能力,幫助孩子更好的鍛鍊手腳協調能力;當孩子再大一些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進行走平衡木、盪鞦韆、旋轉木馬等遊戲。

觸覺訓練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由於缺少人生中第一次觸覺的機會,剖腹產出生的孩子在兩三歲以後還是很喜歡吮自己的手。除此之外,他們還喜歡咬指甲、咬筆頭,比較容易發脾氣、膽小、緊張、愛哭、偏食,喜歡招惹人等等。

家長應該讓孩子多進行觸覺方面的訓練:

從小讓孩子玩水、玩沙、玩泥土;讓孩子學習游泳;經常讓孩子光著腳走路;讓孩子玩羊角球;給孩子洗完澡以後用比較粗糙的毛巾給孩子擦身體,並用電吹風給孩子吹乾身體;經常用毛刷子給孩子刷身體;用毛巾把孩子捲起來和孩子一起遊戲。

本體覺訓練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剖腹產出生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覺反應比較遲鈍,是由於缺乏產道擠壓這一最自然的本體感訓練,身體的協調能力相對較差。

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做事拖拉磨蹭、做作業需要很久時間等毛病也隨之顯現,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語言表達有障礙和尿床等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本體感比較差。

可以讓孩子多進行各種體育活動:

從小就可以讓孩子翻跟斗,再大一點讓孩子拍皮球、跳繩、游泳、打羽毛球等。

結 語

剖腹產的孩子缺少的“一堂課”,要這麼補才行!

感覺統合是每一位孩子的必修課,是孩子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

因為感覺統合的發展就像蓋大樓一樣,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向上的。

如果第一層次的統合沒有發展好,那第二層次的統合發展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下面的基礎扎不穩,上面的樓就蓋不高。

因此家長必須儘早糾正孩子的感統失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