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记忆: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线记忆: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线建设”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是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

直到本世纪初,随着三线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并消失,才逐步被揭开“天窗”。有不少史学家称,三线是前无有之、后无来者的一次中国工业大革命、大发展。

它的规模之大,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涵盖三线建设的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

地处中原的河南,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既是战略要地,也是屯兵布阵的后方基地。作为新中国的重要战略大后方,河南也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三线建设的军事价值如何?这是顶层设计,对于处在一线军工们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所要做好的就是搞建设抓生产。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军事工业布局,对中国工业建设而言,它历经我国三个五年计划,累计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

据河南省档案馆揭秘资料显示:从三线建设伊始到结束的10余年间,仅国家对豫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就高达109亿元,其中有200多个大中型骨干项目在河南落地生根。

从选址上来看,虽说有的军工厂偏僻了些,但总体上还是交通便利的。前进厂和工农就是这种类型的。工厂就紧挨着洛河滩,建在了孙留和陈宅两个村的后面。

三线记忆: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当然,也有些军工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其中有个军工厂就建在白龟山水库下游,而这个水库又是个病患,汛期一旦决口,厂区内的水深能达15—20米。

还有,在汝阳县的一处山窝窝里,有个汽修厂。由于交通不便,经常是开着刚修好了的汽车出山,还没出去又坏了,来往折腾,大大增加了成本,根本不利于战时的急需。尤其一到冬天大雪封山,运输蔬菜的车辆进不了山,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客观上说,由于三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准备打仗”,加上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也确造成了许多工厂的“先天不足”。比如,一是布局过于分散,许多单位钻山太深,缺乏社会依托;二是战线拉得过长,建设规模过大,忽视地质勘探;三是“村落式”、“瓜蔓式”布局,割裂了合理的工艺流程;四是搞所谓的“设计革命”,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职工生活困难……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正是这项从中央到地方,举全国之力“备荒备战”的三线建设,截止目前仍对现在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都还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百度百科资料显示,这场历时15年之久的三线建设,在西南、西北13个省区建设起来的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

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显著成绩:

——改变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布局。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新增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使三线地区铁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由1964的19.2%提高到34.7%。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至今仍有不少工业仍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支柱。

——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批新工业城市。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和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内迁,给西部荒芜的落后地区带来了千年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边疆的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等过去都是山沟野岭,现在成为世界著名的钢城、媒都、汽车城,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繁荣。

——加强了战略和国防力量。毛主席说过:“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是算命先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打,不知小打中打大打,只要有了充分准备就可稳如泰山。”三线建设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帝修反”势力紧紧把我们包围起来。日本不与我们签订和平条约,美国违反朝鲜停战协定,仍在韩国驻军,第七舰队侵犯我台湾,并支持蒋介石窜犯大陆,英美法苏都在支持印度,对虎视眈眈。国民党海陆空军经常窜犯大陆,自1959年到1967年,我先后击落其飞机14架,击伤2架。在我国北方边界,苏联陈兵百万,小的侵犯不断,在这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战备,有备才能无患。

——培育了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内容。当时的三线地区大多是山区,交通不便,贫穷落后,条件很差。有很多项目难度之大,工程之艰是前所未有,不少同志牺牲在工地上。有资料显示,仅全长1096公里的成昆铁路,沿途有16个烈士陵园,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位烈士,这种精神已成为教育激励后人的生动教材。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三线建设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那么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战略,将会遇到原材料、动力供应和社会矛盾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线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物质条件。

还有,三线建设给河南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这也是应该肯定的。尤其是它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使得河南省内铁路里程新增了129+公里,极大地改善了豫西山区的交通面貌;新建了舞阳钢铁厂、改造了安阳钢铁厂,形成了一定的特殊钢生产能力;河南的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构成了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的豫西铝生产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河南的三线工业仍继续支撑着全省的经济发展脊梁,全省工业炸药、雷管产量95%、钢产量的80%、有色金属的100%、煤炭产量的90%、电力和建材工业的80%、机械工业的70%、纺织工业的60%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生产科技能力,都出自三线企业。

三线记忆: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

由此可见,三线建设是带动国内的国防军事工业的一次大革命,它从客观上也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试想,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

……

由此来说,三线是国家的财富,对巩固国防,改变山区农村贫穷面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即使在今天,千万三线建设者们不畏艰难险阻,用青春和热血献身国家事业的奋斗精神,仍然值得弘扬和传承,他们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历史会永远铭记!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